同道大叔
半路出家学美术,考上清华美院,大学四年一直在创业。
成名以前,同道大叔就像武侠小说里面被名门收留的主角——潜心钻研怎样红,默默无闻憋大招。
然鹅,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他只能放出这些不痛不痒的招式:
比如
有人说也还好啊,92的评论呢。
骚等!少侠再看
其实都是同道大叔火了之后粉丝回去挖矿的结果。
他还画了这个:
还有~这个
据说同道大叔当时画什么都不固定,就像刚玩游戏的骚年把手柄上所有能组合的键都轮番按一遍。
故事终于到了两年前的今天(2014年6月2日)!
这一天,同道大叔跟几个女孩子聊情感,然后聊星座。
女孩就是女孩,一说情感就是星座,诶。
咦?!星座?这一聊不得了,仿佛剧中主角失脚摔落悬崖掉在半山腰洞口,巧遇一群武功秘籍,然后赶紧发了条微博告诉朋友们这个喜大普奔的消息:
两天后,你们熟悉的同道大叔登场了!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各种逗逼(此处省略一万图)。
大众“闺蜜”变身为温柔总裁
好了,话题拉回来我们还是正经的商业频道。如今,同道大叔已经是自己公司的老板啦,他的微博粉丝数量也已超过千万。据说,同道的粉丝中70%是女性,而且年龄集中在17岁到27岁。于是小封也替同道粉丝们八卦了一下:同道大叔你以前是不是很容易打入女生圈成为她们的闺蜜啊?
“唔···确实有很多异性朋友,喜欢一起聊星座,聊情感。至于是不是闺蜜,得她们说了算!”
同道大叔做了老板之后,还是保持了以往那个跟朋友一起聊情感、聊星座的温柔作风。
“我觉得我算是个比较宽松的老板,一般会给员工很大的权利和支持,让他们把事情做好。”同道大叔说。
那做同道大叔的员工是怎样一种体验呢?
一位员工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她刚入职的时候,有一天下楼接前来开会的同道大叔,外面的大风把一位外卖员的单子吹落在地上,同道大叔见此赶紧弯下腰去追小票。后来他微笑着把票捡起来递给外卖小哥,小哥道谢后弱弱地说了句“其实可以不要了······”
咦,表达的意思有点跑偏~那换一个,他的员工说,同道大叔会在和员工一起乘车的时候,走到前面打开车门让员工先进去,他确实是个暖暖的老板。
想做电商平台,考虑跟BAT深度合作
目前,同道大叔团队的公司名为“深圳同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有三家全资子公司:同道传媒、同道生活、同道影视。
“其实现在的公司架构已经不止三个部分了。”同道大叔介绍,“衍生品业务也会占据很大的比例,同时电商平台也会成为今后主推的一项业务,未来还会有游戏业务的需求。”
针对迅速火起来的短视频,同道布局主要在2016年上半年,投入大量精力、将之发展成为核心内容。同时,同道也在努力开拓网络剧、影视方面的业务。据了解,针对网络剧,他选择和专业的团队合作,投入1000-2000万,帮助研发剧本,而具体的拍摄、制作、宣发等都由合作方完成;电影制作投入4000万量级,是一本关于星座、爱情、梦想的喜剧电影,预计2016年底或2017年初上映。
如今,像阿里、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带着重资金进军影视领域,给行业带来了一些冲击,当被问到有没有考虑过跟巨头合作的时候,同道大叔说:“当然有过考虑,不过还是要具体落实在项目上,还是要结合双方的发展规划和业务能力来做。”
说到公司未来上市的事,同道大叔表示会考虑。“公司在目前阶段还是需要继续积累经验,提升业绩,如果公司达到需要利用二级市场资源满足公司发展与财务需求的程度,那么应该会考虑上市。”
变现难,以后的网红更不好做
在不断摸索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他发现公司已不单纯是做“同道大叔”的业务,而是形成了一套网红IP商业化的方法论。于是,公司定位为“现象级新媒体文化IP的服务商”,为互联网上不断出现的网红、一些现象级的文化IP进行商业落地、加速,帮助他们进行资源整合。
“网红本身是当下比较热门的文化产品,是内容的创造者与演绎者。从微博微信到手机直播甚至未来有可能出现更新的传播途径,各个平台的网红都以他们的能力输出各种内容产品以满足多元化的文化产品诉求。”同道大叔说。
针对当前的网红,同道大叔认为他们中大多数的产业资源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在变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网红变现的逻辑上有两点很重要,第一点是影响力,更多的人知道你,更多的人愿意分享你的内容,这一点决定了变现的基础受众群体。第二点是转化力,有的内容不适合商业化,有的内容适合商业化,这一点需要做好把控。未来网红产业还会继续发展,优胜劣汰。”
其他部分问答:
封面新闻:为什么名字后面加的是大叔,不是小鲜肉之类的后缀呢?
同道大叔:当时大叔是个大家都挂在嘴边的词,觉得做一个大叔的形象还挺有意思的,所以就叫大叔了。
封面新闻:你喜欢粉丝叫你真名还是同道大叔?
同道大叔:同道大叔吧。
封面新闻:作为处女座,您生活和工作中处女座的气质明显吗?
同道大叔:工作中还是比较明显的,我对产品对工作要求都比较严格,会有完美主义的倾向。
封面新闻:大学时期几次创业,您最重要的收获是什么?
同道大叔:在知识层面懂得了我们这个时代做产品的基本概念与逻辑,在经验层面也积累了许多管理与运营方面的经验。
封面新闻记者 艾晓禹
更多阅读:
为困境儿童编织关爱之网(评论员观察)
大类招生将在多所高校更大范围实施
谁来呵护寂寞的小明(忧事优解·关注留守儿童·深议)
封面专访!同道大叔:两年前的今天完成蜕变 现在想联手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