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精细饲养应达到料肉比2.4—2.6:1,日增重1000克以上,育肥期不过90天。要求饲养人员精明强干,选猪精益求精,饲养精耕细作,成本精打细算,称“精”细化管理。
一、圈舍准备
可建经济实用单列塑料暖棚猪舍,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每次转群后彻底消毒栏舍、饲槽,并空闲一段时间。每期(批)育肥猪饲养3个月,4个月1个周期,年出栏3批。
二、选购仔猪
到无疫区内的标准化猪场选购健康三元猪。进猪后5-7日内严禁过量采食,仔猪适应环境后,安排去势、防疫和驱虫工作。驱蛔虫口服伊维菌素,驱疥癣注射伊维菌,然后保健用药1周。注意不权去社会购买土杂猪。一是病,二是生产性能。
大量试验证明,二元杂交猪日增重比纯种猪高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高25%左右。目前国内多采用长大杂交母猪与杜洛克、皮特兰或汉普夏等公猪交配,获得最佳的三元杂交组合。
三、适度规模
小型养殖场,每批适度规模为100-150头为好,一般不超过300头。坚持“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即在转圈时转多不转少,留弱不留强,转大的,留小的,防止因转圈带来的应激,大欺小等,防止打架。要按来源、品种、体重大小合理分群合圈,合圈时安排在晚上,白天不合圈。每圈饲养10-30头。
四、优质的饲料
五、供给清水
乳头饮水器高度为中猪35-45厘米,大猪45-55厘米。一般冬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3倍,春秋季4倍,夏季5倍。猪的饮水必须消毒,即便是自来水,也要消毒处理。有质还要进行过滤沉淀。不消毒的饮水极易导致猪的腹泻。
六、重视调教
猪只进入猪舍后3天内不离人,及时调教,尽快养成采食、排泄、躺卧三点定位的习惯。可在猪舍内一角放些水和粪便,引导在此拉粪拉尿。
七、环境调控
肥育期适宜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63-68%。注意换气,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温度低时要采取保温措施,可在圈舍栏增加垫料,覆盖彩条布和塑料薄膜等方式来增加舍内温度。温度较高时,地在洒水,采用通风排湿来降温。
八、卫生防病
注意消灭“四害”,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保证生物安全。搞好圈舍卫生,保持猪栏干净、干燥,日清扫2次,每周消毒1-2次,疫病期间每日1次。经常观察健康状况、精神状态、采食、躺卧、排泄情况,注意防治呼吸道疾病,病猪早发现早隔离,重病者静脉给药。若场内或周边疫病流行,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疫病多发季节,或饲养管理条件和天气突变等情况下,选用以下用药方案:1吨饲料中添加15%金霉素公斤、50%黄芪多糖200克、板蓝根2公斤、防风300克、甘草200克,连续饲喂12天。(仅供参考)
九、日常管理
1,组群规模:
气温低时,头数多点,相反则少点。
2,饲养密度
3,温度
温度过高,猪会出现烦燥不安、气喘、不愿进食;温度过低,猪相互拥挤,采食量增加,不但浪费了饲料,而且体重还会下降。
4,湿度:湿度在40%—75%之间。杜绝:高温高湿、低温高湿。
5,通风:保证通风良好,使舍内空气新鲜,降低氨气、硫化氢的浓度。经常保持圈舍卫生,减少污浊气体和水气的产生。
6,光照:只要不影响饲养人员的工作操作及猪的采食即可,不要强光,以影响猪的休息和睡眠。
7,给料:
给料种类:小猪(15—30kg)、中料(30—60kg)和大猪(60kg以上)三种。
换料方法:在一周内换完,不能少于5天。发酵的餐厨剩余物过渡时间为7-10天,不能少于7天。
喂料次数:喂料次数,体重(kg)次数给料具体时间
8,坚持“三看”
看吃食:观察吃食表现,看食欲好坏。
看粪便:观察干、稀、颜色和气味。
看动态:观察行动表现及精神状态。
十、适时出栏
90-110公斤体重出售效益佳。猪崽价格低或卖价低时,出栏体重不宜过大,猪崽价格高或卖价高时,出栏体重可大。
采用发酵的餐厨剩余物喂猪,适宜出栏体重130-160公斤。这期间表现较好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