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自缢,清军入关,明朝覆亡。改朝换代,政权更迭,痛苦的不光是大明帝国子民,也有皇家贵胄。国破家亡之际,崇祯皇帝的四个皇子不知所踪,两个公主也遭到了父皇的斩杀。
据《明史》《大明毅宗烈皇帝实录》《长平公主诔》等记载,崇祯皇帝共生六个公主,老大、老四、老五、老六均夭折,明朝覆亡前夕只有老二长平公主和老三昭仁公主在世。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十五岁(《明史》作十六岁,误)的长平公主到了出嫁年龄,崇祯皇帝礼部会同司礼太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最后选定太仆公周国辅之子周世显(一说周显)做驸马。宫廷正准备筹办婚礼时,李自成大军进犯,京师告危,人心惶惶,长平公主的婚事不得不停办。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入京,皇城沦陷,崇祯皇帝自知大势已去,决定殉国。在处理完后妃、安顿好皇子事宜后,崇祯皇帝想到了两个公主,决不能让她们落入贼手,受到贼人侮辱。进入寿宁宫,长平公主见父皇杀气腾腾,于是拉着父皇的衣服直哭。“汝何故生我家!”说完这话后,崇祯皇帝以“左袖掩面,右挥刃”,连续几剑将长平公主砍翻在地。随后,崇祯皇帝又进入昭仁殿,杀死了昭仁公主。在痛苦中煎熬了一夜后,次日凌晨,崇祯皇帝悲壮地自缢身亡。
然而,长平公主并没有死。崇祯皇帝挥剑时“手栗”,这一哆嗦,让长平公主“止命”,侥幸存活。不过,这几剑“断左臂”,“右颊三剑痕”,长平公主满脸是血,连疼带吓,昏死过去。五天后,长平公主苏醒,随即落入李自成手中,李自成让部将刘宗敏救治。清军入关后,赶跑了大顺军,仓皇之际,李自成没来得及带走长平公主,长平公主又转手落入了清军手中。
初入关内的清廷立足未稳,急于笼络人心,巩固统治。为此,摄政王多尔衮下令,一是为崇祯皇帝发丧,重新下葬,上谥号怀宗端皇帝;二是好生照顾身残病重的长平公主,生活上给予优待;三是排兵布阵,西追李自成残部,南攻南明朱由崧弘光政权。在寄人篱下的尴尬环境中,长平公主心焦如焚,度日如年。不过,此时的长平公主还抱有一线希望,希望弘光政权能够驱除鞑虏,恢复大明;与此同时,她也在悄悄打探几个皇子的下落,希望骨肉能够团聚。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弘光政权内忧外患,覆亡已成定局,几个皇子也杳无音信,长平公主的精神支柱崩溃。不久,她上书顺治皇帝和多尔衮,“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跼蹐,即谨慎恐惧,局促不安;髡缁,即去发,穿僧人黑衣;罔极,即对父母的无穷哀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妾身我侥幸死里逃生,尽管清廷待我非常不错,但我仍感到恐惧不安,如今我万念俱灰,看破红尘,想去发修行,以此来稍稍表达父母的生育之恩。
想摆脱清廷控制,自由自在地置身世外,这可不行!顺治皇帝和多尔衮得知长平公主曾与周世显有婚约,如今周世显在明亡后业已归顺大清,于是“诏求元匹,命吾周君,故剑是合”,由满清皇帝做主,将长平公主仍下嫁周世显。同时,清廷还给予了一份厚厚的嫁妆,“土田邸第,金钱牛车,赐予有加,称备物焉”。一个身残孱弱的前朝公主,如何能与清廷抗争,长平公主含泪做了人妇。
婚后,周世显待长平公主不错,长平公主也“视都尉君加礼”。然而,长平公主的心却一天天憔悴,“御臧获,阳笑语,隐处则饮泣,呼皇父皇母”。次年(1646年),长平公主“泣尽继以血,是以坐羸疾”,于“丙辰(误,应为丙戌)八月十八日薨,淑龄十有七耳”,当时“怀娠五月”,带着未出世的孩子香消玉殒,“都尉藏所遗容”。一些小说、影视中,把长平公主演义成身怀绝世神功的“独臂神尼”,不符合史实。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长平公主葬于彰义门。惊魄与魂应共语:有生莫坠帝王家!长平公主的遭际令人扼腕。(刘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