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综艺《我是唱作人》一口气请来了两个失踪人口。
他们曾经爆红,却没有把握机会成为流量明星,而是选择低调地学习和搞创作。
喜提好声音冠军的他没有乘胜追击,而是依选择回到学校考研究生,令圈内圈外都觉得不可思议。
被嘲笑绵羊音、没有音准的她,专心创作、用作品说话,多张原创专辑豆瓣评分大于8分。
这两位业界奇葩就是梁博和曾轶可:
《歌手》请了梁博五年,他才松口;曾轶可《快女》之后,在大众视野中消失了整整十年。
在《唱作人》里,艺人们不允许唱老歌,所有演唱的歌曲必须是自己原创,并从未发表过的作品。
在所有的表演中,最让我惊艳也是梁博和曾轶可,因为他们的作品真实、打动人心,而且个性十足。
从不被看好的爆红选手,到寂寂无名的不营业艺人,再到《唱作人》中的惊艳表现,他们在这几年中到底经历了什么?答案并不意外,是带着对音乐的热爱沉下心来搞创作。
这让我们不禁深思:同样的是选秀出身,为什么有的人淹没于人海,有的人成了令人惊艳的唱作人?
普通的人与有才华的人,区别到底在哪?难道是娘胎里带来的天赋吗?
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却说,并不是,世界上并没有所谓天才这回事,几乎所有人类历史上的“天才”,都只是坚持“刻意练习”的普通人。
01、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关于“天才”的传说?
莫扎特是天才吗?七岁环欧洲旅行演出,能弹奏多种乐器、能作曲、具有完美音高,能识别出升 A调或降E调。
这就是天才啊!如果他不是,普通的孩子为什么做不到这些?
可是你知道吗,莫扎特的父亲也是一名音乐家,在培养出钢琴演奏家的女儿之后,他更加用心地训练年幼的莫扎特,使他得以在极小的年级,就得到大量且目的明确的练习。
然后,父亲再传奇地讲述他,让人们都觉得莫扎特是一个天才。
那么,天才与普通的人区别到底在哪?就在于能否进行刻意练习。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
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对于任何行业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都是黄金标准,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02、什么是“刻意练习”呢?
刻意练习和重复单调的练习不同。
比如说,我们每天早上都会刷牙,有谁因此成为了刷牙的高手吗?没有。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不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刻意练习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它有三个特点:
①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是我们在做一项有难度、有挑战的工作时,给自己设定定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通过拆分成具体的小目标,引导练习过程。
比如说,小K的目标是成为公司里的销售精英,那么他需要制定的刻意练习目标,就是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和销售业绩,然后他把这个目标分拆成了每个季度、每个月要达成的小目标,然后依据这些目标督促自己进行练习。
再比如说,如果你在练习吉它:那么,可以每次练习都给自己制定目标,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
具体做法:在学校录制老师的一段视频,每次练习之前,先看一次老师的视频,然后开始练习。在家里每一次练习都录视频,自己先判断错误。如果自己觉得没有错误存在时,听一遍老师的,看有什么差别。
②专注并且走出舒适区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它要求练习者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不是一伸手就能够到的苹果,而是跳起来摘下的苹果。
因此,需要付出一定程度努力和专注。
小K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让他觉得有挑战性,但是没并有达到“望而生畏”的程度,而是觉得努力一把应该可以。因此,他有点跃跃欲试。
③有指导、有反馈
一定要有反馈,以及为应对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
在练习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随着时间的推移,练习者要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调整。
为了训练自己的销售技巧,他买了一些书和网络课程,而且还在公司中结交了一个可能给自己指点迷津的前辈。
有的时候,他会给前辈打打杂、跑跑腿,或者是请前辈吃个饭,在接触的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销售人必备的东西。而且,遇到难题,也不用再自己想破脑袋了。
还有一种反馈是自已修正自己,毕竟,再好的教练也不可能24小时指导自己。
怎样进行有效的自我反馈呢?就是要建立一种叫做“心理表征”的东西。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信息相对应的心理结构。
讲人话是这样的:小刘在开车,他已经是个老司机了,虽然开车时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控制车速啦、看红绿灯啦、看路况啦、脚的位置、踩踏板的力度,打方向盘的力度啦等等。
但是,这些对他来说并不难,他轻松地把车开到了公司。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开过几十万公里,所有开车的步骤都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牢固的心理表征。
如果开得太快了、或者是方向盘打得太多,他的心理表征会提醒他,有点不对劲,然后及时的修正过来。
开车就是一种刻意练习,老司机们的“车感”就是一种心理表征。
常常运用刻意练习,我们就能够形成有效的心理表征。然后,这些心理表征又会在今后的练习中,不断的帮助我们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让练习的效果更好。
03、怎样运用“刻意练习”提升自己?
现在,小K知道啥是刻意练习了,他这个人不认命,虽然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但是觉得,只要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好,就是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因此,他决定利用这个知识,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具体咋做呢?
首先,他在公司中定位了一个自己最敬佩的人,作为精神导师。
销售总监李总,虽然是大领导、业绩好,但是对人总是很和蔼,常常鼓励自己。暗暗钦佩的同时,小K每天都在观察和学习他。
同样是做销售出身,李总是其他人有什么区别呢?
小K看到,李总和穿着打扮总是干净、简洁,让人觉得清爽;李总和人说话的时候,语气是坚定、自信的,眼神也很真诚;李总见客户的时候,常常表现得轻松和风趣,让客户信赖他、和他成为了朋友。
然后,小K结合着这些观察和自己学到的技巧,在工作中给自己提炼出了一套训练方法,把每次拜访客户都当成了一次对自己销售技能的练习。
拜访之前,他给自己定下了几个小目标,然后对着这个清单进行检视:
这次训练的目的是否明确?请将目的写下来放在手机里,在路上、在练习时反复回顾。
这次训练能否让自己走出舒适区?自己会感觉到有一些些压力,但是还是动力十足?
这次练习过程中我是否专注了?分心时候做的事情是否也是围绕这个目的的?
这次训练过程是否包括反馈,让自己了解对错?以及改进的方式?
他照着自己总结的方法去拜访客户,在拜访的过程中,他让自己尽量放平心态,放慢速度,去观察、应用和体会。拜访完成后,他又对照自己的方案进行了总结和反馈。这样做,使他每次都感觉自己有进步、而且学到了新东西。
后来,他的业绩提升了,又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目标,这个目标还是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到的苹果。
不断给自己反馈、不断的修正目标、以及不断的向心中理想人物学习,让他保持着良好的学习动机,而且,时刻感到自己在进步,以及拿到手里的厚厚奖金,也让他干劲十足。
你知道吗?得到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并不是所谓的天才,测验显示,他们的平均智商水平略低于其它科学家。
无论是从事哪种工作,想要做的好,靠的都不是一时的灵感或是天赋的能力,而是持续、耐心的投入。
那些被视为很牛的人,只不过是通过正确的训练与练习,才获得了非凡的能力。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提高自己的表现和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学习的充实、投入的快乐和达成目标的成就感。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职场人,坚信“脑内千山万水,不如脚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难题,而是想象。 通过阅读、理解和尝试,能够帮助我们走出人生的重重迷雾。 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共同探讨职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