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帖为先,笔画学习服务于临帖
这个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我的观点是临帖开始,对于笔画做初步了解学习即可。因为我们最终对于书法的学习是要落实在每一个字、每一个作品的书写上的。
因此,对于笔画的学习,当然要有一个轻重,也就是说最后要落实的是每一个字的具体安排上。我想,是从来没有一个书法家,靠着只写汉字笔画,就可以把书法作品写好的。
二、只学笔画,不会写字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人学习书法的时候,写单个的笔画写的很成功,然而当你让它把这些笔画组合成一个字,他便没有了办法。
最简单的例子是,有些人学会了横和竖这两个笔画之后,再让他写一个横加竖的字——十,它便没了办法,不仅结构上把握不准,对于笔画的书写,也没有他单单写笔画的时候写得好了。
而之所以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就在于笔画的笔法学习和汉字结构的学习之间的断裂。
三、笔画和结构不可割裂
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笔法、结构和章法缺一不可。我们去看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寒食帖,这些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作品的书法,可以看到,他们都是笔画、结构、章法的佼佼者,他们在这三个方面达到了完美的融合,高度的一致和统一。
但是我们去想,王羲之在写兰亭序、颜真卿在写祭侄稿、苏轼在写寒食帖的时候,他们哪一个部分是想到了笔法呢?那一个部分是结构?那一个部分是章法?
我想,他们在书写这些作品的时候,没有也不需要想这么多的,他们肯定不会,一边写,还一边想着,这一笔,笔画要怎么摆,那一笔结构要怎么压缩、扩大,这一个字和那一个字要怎么安排的疏密远近。如果他们这样算计安排,估计也成不了大书法家。
如果书法作品都可以这样计算,都可以这样分割,那么我想,这些书法作品就不是艺术了。我们之所以隔了几千年,仍然去欣赏他们、赞赏他们的书法作品,是因为这些书法作品都是艺术,都是不可以被制作出来、被计算出来的。
所以这些书法大家,欧阳询、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苏轼,他们写书法作品,就是在写书法作品,他们不会割裂笔画、结构、章法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他们就是很自然、很流畅的书写。
而我们学习书法的过程,也要这样!
四、掌握平衡
但是,我们说,让初学者去学习过于复杂、笔画过多的字,实在是强人所难。这也是很多初学书法的人办不到的,那该怎么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我觉得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学习:
第一、选字临帖
选字临帖,就是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字例进行学习。选字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那些笔画比较少的字,这些字,因为笔画少,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的笔画,让初学书法的我们笔画得到锻炼,同时也不会让我们完全割裂了笔画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一举两得。
第二、由简到繁、由难到易
比方说我们学习欧体书法九成宫,开头几个字,“九成宫醴泉铭”这几个字,其中比较有学习价值的,是“九成宫”这几个字,当然不是说醴泉铭这三个字没有学习价值,而是这几个字笔画较多,对于初学者来说,先学习简单的,九、成、宫这几个字,有助于我们笔画的学习。等到有一定基础,回头攻克“醴泉铭”这几个字就很容易了。
第三、从笔画到、偏旁、结构的过渡
在选字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字都有学习的重点,而这个重点也往往是一个字的主笔,比方说九成宫这几个字,九的主笔是横折弯钩,也就是第二笔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成字的戈勾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宫字的宝盖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这些从字的一个笔画,到主要笔画,到主要偏旁,到结构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我们学习书法、临帖的一个基本过程,也是较为科学的过程。相信只要经历了这三个过程,学习书法,也不是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