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分比较来看——碳钢最硬
在选择材料时,一般会考虑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各方面性能。而钢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一种硬度最高的钢材呢?
根据对各类钢材分析比较,碳钢因其简单的组成结构成为了最硬的钢种之一。
通常来讲,钢材中钢铁的含量超过了998K,就可以称作是纯钢了。这样的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损性能好等特点,但是由于铁的含量过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都将大打折扣,从而保证了钢材的塑性和韧性。所以说在制造工具等硬度要求较高的物品时,这种纯钢就未必适用了。
而碳钢的成分比较简单,至少含有90%的钢铁和0.01-2%不等的碳元素。其中,碳元素是提高碳钢硬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想状况下,如果将碳元素的含量变为1.35%左右,那么钢材的硬度便可以达到56HRC左右。
从物理性质角度来看——固溶态贝氏体体积分数越高,钢材硬度越高
我们所说的硬度是物体对另一物体产生牵引,摩擦、磨损等作用下表现出的抵抗程度的数值。具体地讲,钢件硬度的形成涉及钢材组织、化学成分以及微观形貌等各个方面。而在钢材的硬度成分中,晶体的形态对钢材硬度的影响很大。
一个物体硬不硬主要取决于其内部晶体的形态,也就是晶格结构。而钢材的晶格结构两个重要的类型,分别是奥氏体和贝氏体。
奥氏体的晶格构造比较松散,所以硬度略低。相比之下,贝氏体的晶格更加紧密,因此与奥氏体相比,贝氏体在硬度、强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当然,如果钢材的体积分数能够达到100%的话,贝氏体的优势将会被进一步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钢材中不仅仅含有奥氏体和贝氏体,还会有类似余晖体、马氏体等其他组织。而这些组织的形成取决于钢材的组织转变过程,这也就导致了除物理性质外,钢材硬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属性。
从应用角度来看——钢件使用在不同环境下,要求的硬度也不同
同样,作为硬度极高的钢材,不同环境下,其最适用的硬度也不一样。
例如:刀具、模具、紧固元件等需要极高硬度的物品,碳钢便能够作为有效的材料选择。但是在汽车制造、苛刻的钻井环境等方面,钢材要求的高还需要适当的低迷,这就对钢材的组成以及硬度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近年来,一些无需加热处理的超硬钢材也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些超硬钢材硬度特别高,达到甚至超过70HRC。与同样硬度的钢材不同的是,超硬钢材中同时拥有了优越的韧性和塑性,这意味着超硬钢材能够坚持在剧烈的机械摩擦下稳定运行,能够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总结
钢材是我们日常生活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但是硬度高的钢材并不在少数。要想选择出最适合自己使用的钢材,需要全面考虑钢材的化学成分、物理结构、应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从而确定出最佳的硬度以及属性需求。
无论哪种钢材最后被选择,只要能够做到“硬度”与“韧性”的平衡,就必然会成为生产制造领域里的耀眼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