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酒吧里蹦迪的话,非点酒不可。
熟悉这张“特色酒单”后,你是酒吧里最优雅的酒徒。
今日特色酒单
神医特调酒·酒中板蓝根
太上皇的私房酒
唐太宗喝了都赞不绝口
东坡罗浮春
凉山葡萄甘拜下风
你一定没喝过的羊肉酒
神医特调酒酒中板蓝根
书名荟萃才偏逸,酒号屠苏味更熟。
——屠苏酒
屠苏酒因何而得名,有两种说法。
据唐代韩鄂的《岁华纪丽》所述,屠苏乃是草庵之名。
而据宋代王安石的《王临川集》所说,屠为割,苏为药草,砍了药草泡的酒,称为屠苏酒。
两书中都记录:晋时有人住在草庵,每年除夕将药囊丢到井中。到元日取水出来放在酒樽中,全家喝此酒,可以预防瘟疫。
可见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故事,屠苏酒应当都是出自晋朝某位无名“神医”之手,堪称酒中板蓝根。
关于屠苏酒,还有一个有趣的传统,那就是正月一起饮此酒时,是年轻的人先喝,年长的人后喝。
为何会有此种风俗,据北魏议郎董勋的解释,是因为过年对于少年者是“得岁”,值得庆贺,而对于年长者则是“失岁”了。
苏辙曾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也体现了这种风俗。
神兽纹玉樽 西晋刘弘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太上皇的私房酒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新丰酒
所谓新丰,是“新迁的丰乡”之意。而丰乡,乃是汉高祖刘邦之父、太上皇的故乡。
据东晋时葛洪的《西京杂记》所述,太上皇他老人家住在长安时,因久居深宫,很不快乐。刘邦便打听原因,原来是太上皇因为在长安喝不到酒、吃不到饼、玩不了蹴鞠、看不了斗鸡,十分思念故里丰乡。刘邦便为太上皇建了“新丰”,搬来了“新丰酒”。
汉 奔马纹小壶 故宫博物院藏
自刘邦的这一番操作后,新丰酒的美名遍享誉天下,成为文人墨客诗词之中的常客。
英僚携出新丰酒,半道遥看骢马归。
——唐 王昌龄《送郑判官》
愁忆新丰酒,寒思季子裘。
——宋 陆游《雨中买酒镜湖酒楼》
脱下纮骦裘,换得新丰酒。
——明 张时彻《侠客行》
唐太宗喝了都赞不绝口
蠕渌胜兰生,翠涛过玉薤。
——蠕渌、翠涛
或许你不知道,魏征,就是那个“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唐代名臣,还有着造酒的好本事。
他造的酒以蠕渌、翠涛两种最佳,深得他老板唐太宗喜爱。
唐太宗有多喜欢魏徵制作的酒呢?
他曾专门为这酒题诗:蠕渌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兰生是汉武帝时期的名酒,玉薤是隋炀帝宫中的名酒,唐太宗一番拉踩,无非就是想说:还是魏爱卿为朕造的酒好喝。
而“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则是要表达此酒的酒精浓度高,因此让人容易醉且能长久的存放。
值得一提的是,蠕渌和翠涛乃是绿色的谷物酒。
这不足称奇,因为唐朝的谷物酒多为绿色。白居易和刘十九喝的是“绿蚁新醅酒”,李百药在《和许侍郎游昆明池》中提到“羽觞倾绿蚁”,李德裕在《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一首》中写“行觞举绿醪”。
明代的《本草纲目》讲酒时提到古代酒的起名规则,说“红曰醍,绿曰醽,白曰醝”。可见xx醍是红酒,xx醽是绿酒,xx醝就是白色的了。
唐 越窑青釉“大中元年”铭划花执壶 上海博物馆藏
东坡罗浮春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微客。
——罗浮春
元代宋伯仁在《酒小史》中例举了一百多种酒,其中就有东坡罗浮春。
罗浮春得名自惠州名山罗浮山。
苏东坡被贬到惠州后,可谓是“吃遍惠州”、“喝遍惠州”。
他向当地的客家人学习了独具特色的酿酒方式,自制美酒罗浮春。
在惠州期间,他对罗浮春的喜爱可称痴迷,曾在诗中写道: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狮钮注子温碗 上海博物馆藏
凉州葡萄甘拜下风
赊取松醪一斗酒,与君相伴沥烦襟。
——松醪酒
让名酒凉州葡萄酒都甘拜下风的酒,也只有松醪酒了。
1974年,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中山王墓中发现两壶古酒,其中一壶呈绿褐色,出土时仍有酒香。
经专家鉴定,这保存了上千年的古酒,正是史料中记载的“千日醉——古松醪酒”。
松醪酒在西汉中山贵族之间颇受喜爱,中山靖王刘胜墓的酒器中也曾发现残留的松醪酒。
鎏金银蟠龙纹铜壶 河北省博物馆藏
鎏金银蟠龙纹铜壶 河北省博物馆藏
到了唐代,松醪酒愈发受欢迎。
自称刘胜后人的刘禹锡写下“橘树沙洲暗,松醪酒肆香”的名句。
李商隐的《复至裴明府所居》诗中则有“赊取松醪一斗酒,与君相伴沥烦襟”之句。
北宋时,苏轼出任定州太守。他根据当地的松醪酒酿造工艺,收集当地的黑龙泉水,自酿松醪酒。这酒的美妙,让他不禁作赋赞美:味甘余之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葡萄。
凉州葡萄算什么,在松醪酒面前,都得俯首称臣。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花口杯、葵口托杯 上海博物馆藏
你一定没喝过的羊肉酒
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
——羊羔儿酒
羊羔儿酒,酒如其名,因加入羊肉而得名。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南宋时的高级酒店供有此酒,售价八十一文一角。
街南遇仙正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缾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宋 赵佶 文会图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本草纲目》提到羊羔酒的养生价值,说其“健脾胃、益腰身、大补元气”。
《遵生八笺》记录了羊羔酒的具体做法。准备糯米、肥羊肉、麯、杏仁等原料,发酵十日可食。
羊羔酒:
糯米一石,如常法浸浆,肥羊肉七斤,麯十四两,杏仁一斤,煮取苦水,右同羊肉多汤煮烂留汁七斗,拌前米饭,加木香一两同醖,不得犯水,十日可吃,味极甘滑。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
到了清朝,羊羔酒更是深得雍正喜爱。
他曾在给年羹尧的奏折中写:在宁夏灵州出一羊羔酒,当年进过,有二十年宁夏不进了,朕甚爱饮,寻些来,不必多进,不足用时再发旨意,不要过百瓶,密谕。
时隔二十年仍记得其美味,可见羊羔酒的魅力了。
清 雍正款祭红釉酒盅 故宫博物院藏
参考资料:
刘美辰.唐代酒肆研究[C].黑龙江大学,2018.
周爱金.从《漱玉词》看宋代酒俗[J].语文建设,2017,(2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