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祝君波专题之关于艺术跨界、跨国别、跨文化的学习与思考讲座在上图举行

2021年10月10日下午,上海图书馆4楼多功能厅举办了由上海图书馆、上海文化出版社主办、长清文化专业基金共同主办的“艺术跨界、跨国、多元文化学习与思考”讲座。

讲座邀请了著名艺术家丁绍光、资深出版人祝君波作主讲嘉宾,上海文化出版社社长姜逸青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讲座交流。

讲座现场

2个小时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听众,上图四楼多功能厅全部坐席满座,备用椅也全部用上,仍有很多听众坐在台阶和站着听完讲座。

丁绍光先生在现场作主题演讲

祝君波先生在现场作主题演讲

姜逸青先生主持了主讲嘉宾与听众的交流

主讲嘉宾丁绍光、祝君波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并在特邀嘉宾姜逸青的主持下与听众作了交流。

讲座由雅昌艺术网、哔哩哔哩网进行了全程直播。夜光杯特发丁绍光先生同主题的文章,以飱各位。

丁绍光先生为上海文化广场创作的玻璃画

《关于跨国别、跨种族、跨宗教、跨文化的学习与思考》

丁绍光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潮涌现,各种力量重新站队,叠加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虐与蔓延,人类命运面临着越来越多变的格局。在此背景下,世界华人美术家协会于2020年年底推出“艺术0距离——2020线上国际展”,艺术家以温暖的心,借助线上平台,将温暖的作品迅速传递到世界各地,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和谐 1986 年作

全球化波涛汹涌,不可阻挡。现代人类渴望自由迁徙和自由生存,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族群相聚,互为邻里、和谐共存,文化多元并生、美美与共、和而不同,那将是整个人类未来最美的图景!一定有人会说:你这是空想,面对因过度开发而被破坏的千疮百孔的地球,还有多少人类生活在贫困饥饿、连自己的影子也看不到的暗黑天地里。但是这美好的图景,不正是老子“道德经”、贝多芬“欢乐颂”、孙中山“天下大同”所期许的吗?

宗教与和平 1997 年作

人类的救赎之道,首先离不开互相沟通。文化与跨文化沟通崛起的“新轴心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当代心理学家的宣言。当今社会正处于“农耕时代的暮年,工商社会的壮年,信息社会的青年,智能社会的幼年”的历史时期。清华大学当代心理学著名学者彭凯平教授,最近出版了《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一书,提出大国崛起不仅是科技与经济的强大,更是跨文化沟通的雄厚暖实力。沟通无界,仁者无疆!当代世界传统的社会结构、政治经济结构、全球文化结构与人类生存生活结构,正在发生剧烈而持久的嬗变。当今信息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正鉴于此,才有了我们的“0距离画展”。我们号称世界华人美术家协会,我们协会的艺术家活跃在世界各国,与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宗教、不同肤色的族群生活在一起,为跨文化的沟通学习和思考,提供了有力条件。

母与子 1986 年作

文化就是人化,协会艺术家们全身心投入到所在国主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与世界多种文化相沟通融合,带来的是更加丰厚更加先进的中华新文化。在全球语境和视野下去思考和发展中华新文化,创造一种“以和为贵”“天地人和”“天人合一”全人类喜闻乐见的新文化。我们认为,“和谐共存”才符合未来的潮流,才能开启建立未来世界新秩序和交流的新通道。人类社会经历了力本位——武力致胜,金本位——金钱金融致胜,到今天的知本位——科技文化致胜。虽然有变化,但力本位、金本位和知本位同时存在,控制着人类命运,而且正向全球化发展,武力、金融、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文化……正以各种基金会、跨国峰会、跨国大公司等形式席卷整个世界。

微风 1987 年作

中华民族崛起,在世界求生存,需要全面的强大实力,世界并未大同,只能从竞争中求和平,弱国无外交,只有比赛中胜者才有资格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各种实力的竞争中,在当代科技以几何级数飞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更加丰厚时,人类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必将出现人类史上空前的高潮!历史将再一次证明:精神、文化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过去所谓的“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这只是真实宇宙中的一角,与当下人类发现的世界宇宙相比,真是短小得可怜。现代科学家发现宇宙有137.7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也就2万年,当代人的视野比历史上人类的视野要长远广阔的多。现代科技正从可视的物象出发,去发现更多以往看不见的、神秘变化中的亿万新物象。

白马 1999 年作

三维全息虚拟技术大规模的进入商用,人们通过VR、 AR技术进行远程交流,视频通话已被广泛使用,新媒体艺术正在突破人类的视觉经验,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向画家提出了挑战。我们绝不能再掉以轻心,视而不见。“每个人都有知识的盲区,每个人都有狭隘的世界观、价值观,承认了这两点,才意味着你的思维并不狭隘。”人的一生正是不断摆脱狭隘,走向通达的过程。

回声 1990 年作

人类史围绕着物质世界、金钱、权力的搏斗与占有,朝代更迭,无休止的战争,亿万生灵涂炭,许多历史人间的悲剧,“换汤不换药”的不停循环重复,毁灭了人类几大古老文明。为什么中华文明依然能够延续至今,不单纯是因为文字的延续,而是文字包含的精神。中国古代哲学,从易经开始确定了“天地人和”的思想,中国文化尊重宇宙,尊重天地,尊重万千生灵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宇宙还在,天地还在,中华文化的根基就在,中华文化就不会消亡!

幸福鸟 1988 年作

人类史和个人的生命史,都是由昨天、今天、明天组合而成,昨天属于今天的昨天,明天属于今天的明天,这当中只有今天是实体。活在今天,活在当下,尼克松说“把今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们协会海内外的艺术家,生活在全球各个角落,沟通、学习、思考、了解不同国度、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文化,成为宣扬中华新文化的桥梁。利用协会的有利条件,通过网上网下,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研究,发掘和培养可以立足全球的当代中国的美术评论家、理论家、策展人,举办全球巡回展,扩大在世界画坛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争取建立艺术基金会,建立收藏家群,组织以协会名义定期的双年展,这样才能无愧于中国世界美术家协会的称号。作到这些的前提是我们能拿出好的作品,否则一切免谈。

古代文明 1997 年作

在疫情期间,我们艺术家居家隔离正好可以静下心来,省察一下自己。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沒有意义。反省自己,去追逐智慧的一生,要么在摆脱愚昧的路上,要么就在获得智慧的路上”。作为艺术家,应当属于精神贵族,要具备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和自由灵魂与独立意志,所有这三大支柱,都绝对沒有遗传性,不会与生俱来,好的基因最多可以给你带来高智商,而三大支柱只能靠自己在生命过程中去追寻和积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比你们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丰收季节 1995 年作

学无止境,艺海无涯。宇航员镜头下的宏观世界,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万事万物,大到天庭宇宙,小到原子、量子,都在瞬间即逝的变化之中。万物皆流,无物常住,哲学家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当我们选择了艺术这条路,就注定了是一条孤独之路,是一条苦行僧之路,是一条永无尽头之路。怀着对亿万生灵慈悲,对艺术真诚深情,对孤独释怀,塑造艺术家清澈、丰盈、饱满的内心世界,以大爱把人生的悲苦留给自己,把真善美还给人间!

摇篮曲 1988 年作

17世纪哲学家葛拉西安的“智慧书”提出人生犹如一出三幕戏剧:第一幕是和逝者对话,向前人学习;第二幕是与生者交流,向同时代人学习;第三幕才是最重要最伟大的一幕,就是和自己谈心。而和自己谈心并非易事,很多人的悲剧和失败,就是拒绝与自己谈心。自省、自觉、逆向思维,敢于否定自己,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目标。人生是一个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中不断追求精神的升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自我是人的心灵宇宙的中心点”。

一衣带水 1997 年作

在现当代西方心理学中,有一个“20个问题的自我申明”,这要求我们每一次要对“我是谁?”回答20次,每个回答都要以“我”字来开头。经常这样做,所有答案的综合与变化,就是对自我的解剖。人类的潜能如深不可测的大海,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在休眠状态下的“超级宝藏”,这本是每个人独具的内在力量。以巨大的勇气去开发,穷一生之力寻找自我,独辟蹊径,正如石涛所说“独行不求伴侣”,你才可能创造出鲜明的、闪烁着智慧之光的个人风格。艺术不是单纯的继承和改良,而是需要原创,颠覆性的原创。我们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守望相助,取长补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共同融入当代,融入全球主流文化的洪流,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今天,为我们的后代,铺垫一条无愧于祖先的、庄严博大的光华之路!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