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干书书法:四级课程(形式篇)293354入轴2
第三,什么是圈子?
上一课简要介绍了作品的画框,不懂章句,不能说幕后手卷、书面等。
立轴是装裱中最基本的一种,今天继续深入介绍。标题跟从上一课来:三,什么是圈档?《正字通·木部》说:"档,俗称横木框档。"支撑或分隔器物用的木条称为档,如床档、门档之类。譬如"潢池",那是四边围住的积水池,"潢"是指中间的水池,四边的木框就是一个框档。
3.1单色裱
作品四边用镶料围住,等于一个框,称为"圈挡"。具体来说,天地头、左右边组成了一个圈文件,圈住作品。圈档四边只用一种颜色,四边用四种颜色肯定不好看。如果装裱一件作品,只用一个圈档,然后装上天地杆、轴头等零件,这是单色裱的立轴。立轴的长短,是根据什么来决定呢?一是作品本身的长短,作品长装裱出来的立轴当然也长了。二是建筑物的高度,也就是天花板有多高。
通常立轴的长度
如果你拿一张作品去装裱,不提供尺寸要求,那就等于由装裱师傅来决定立轴的长度。装裱师傅没去过你家,那只能根据行规来决定。以前的算法是从作品开始,往外加宽加长:
■作品宽一尺,长二尺:立轴宽一尺五寸,长六尺。
■作品宽一尺,长三尺:立轴宽一尺五寸,长七尺。
■作品宽一尺,长四尺:立轴宽一尺五寸,长八尺。
这样的长度适合以前那种中式厅堂。
简言之:
■作品装裱为立轴,总长度是作品的二至三倍。
■立轴挂在什么地方,事先要心中有数。
■也可以把需要的总长度量好,然后去装裱。
现在西式住房天花板高度,只有八九尺左右,立轴悬挂起来,离开天花板和地板至少要一尺,很多人装裱后拿回家,才发现立轴太长了。所以可以反过来做,由你提供立轴的总长度,把这长度告诉师傅,师傅根据这尺寸来配镶料。
中式厅堂
举例来说,旧时中式厅堂,中间八仙桌,两边太师椅,背后有一长案,又称为春台。板壁中间位置,习称中堂,这是最引人注目的位置,所以有些人把挂在这个位置的字画也称为中堂。挂在中堂位置的作品,至少要四尺整幅,这时装表长度是先度量实际总长度,然后减去字画长度,余下按六比四分配天地头。顺便说一句,挂在中堂位置的字画,都是单色裱的。
香港大会堂
家中悬挂的立轴尺寸,未必适合展览。如香港大会堂展览厅里的展板高3.4米,也就是10.2市尺,这种情况下,八九尺长的立轴悬挂就没有问题了。照片上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展览,这些作品都是单色裱。你可以看到装裱出来的长度不同,七长八短,布置时候,应该根据作品的中点排齐。
3.2双色裱
如果作品不大,而房顶很高,这时当然希望立轴长一些。但作品是不能加长的,只好加长天地头。在单色裱中,加长天地头会觉得色彩很单调。这就应该考虑用双色裱,双色裱是圈档外边再加天地头,这个天地头的颜色和圈档不同,形成双色裱。
双色裱引起一些术语上的变化。在单色裱中,圈档上面是天头,下面是地脚,有些人称为地头。到了双色裱中,中间是圈档,圈档上面是天头,下面是地脚。那这样一来,原来圈档的上下边叫什么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新名词:隔书。有些书把"隔书"写成"隔水",上海也这样混称。
我想是上海话中"隔书"、"隔水"几乎同音,引起误会。2005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书画装裱款式百例》一书,这是装裱高手杨正旗先生的遗作,可惜没有完成,身后由他两个弟子徐远新、徐战补充,得以出版。这本着作有传统装裱,还有不少新派设计,我这里选几幅作为例子,我这课程主要是讲传统的款式。现在很多人去装裱时,完全心中无数,什么要求也说不上来,现在很多人去装裱时,完全心中无数,什么要求也说不上来。如果有这本书,你可以指着一种样式,说"请给我装裱成这种样子的",那就确定了装裱结果。
第一幅是标准的双色绫裱,作品周围一个圈文件,淡色,上下加天头、地脚,注意图片上没有标示天地杆和轴头。
第二幅是他们的创新设计,作品(就是画心)先加长,在作品上下加了淡色隔书,然后外面一个深色圈档。看上去也相当悦目,我认为是一个成功的新设计。
这一幅双色裱多了两样东西:一是作品上下多了两条深色的边,称之为锦眉。有了锦眉,看起来就比较醒目了。二是在天头上还有两条,称之为惊燕。古时候这两条惊燕是活动的,犹如飘带,当燕子飞过,必然有风,这飘带就飞扬起来,可以赶走燕子,以免污损立轴。现在惊燕已转为装饰,贴定在天头上,不能飘动了。
惊燕不能太宽,通常是天头的百分之三。举例来说,如果天头二尺宽,惊燕就是六分。中国装裱中惊燕的颜色,通常和圈档颜色相同。
3.3三色裱
立轴的配色,最多可用到三个颜色,这就是三色裱。
三色裱可以更长一些,名称又有点增加。作品四周是圈文件,最外边是天地头,这个没变化。圈档的上下边,现在叫上下隔书,这和双色裱一样。但现在隔书和天地头之间多了一个颜色,这叫什么呢?这是副隔书,上下副隔书也是六比四。
注意没有四色裱、五色裱,颜色太多会俗。
这是很典型的三色裱,配有惊燕。请注意圈档颜色最淡,越往外越深。
日本装裱跟中国有所不同,这里不详细讲了。
3.4宣和裱
古代装裱传至今天的款式,有宣和裱一种,有些书称之为"宋式装"。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
■自晋代以前,装褙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褙。
范晔就是《后汉书》作者,南朝刘宋时人。《宋书·范晔传》说他:"家乐器服玩,并皆珍丽",又说"晔性精微,有思致,触类多善,衣裳器服,莫不增损制度,世人皆法学之。"
此人很会享受,故装裱必要求很高。但范晔的装裱究竟达到什么水平,看不到了。
赵宋徽宗宣和年间,建立画院,并且规定了装裱尺寸、式样、用料等。装裱设有提举宫,这样装裱水平大为提高。
宣和裱的格式最大的特点是有"竹边"。竹边就是在作品四周,围以古铜色的细边,然后上下加隔书、天地头。也可以说,宣和裱的圈档是用竹边框起来的。
杨正期《中国书画装裱款式百例》
我们再来看看杨正期先生的设计。
这一个作品四周有竹边,竹边外有浅色隔书,然后上下天地头,很标准的宣和裱。
这一幅有点不同了,首先作品上下加了米色隔书,然后加竹边,隔书在竹边里面。竹边外加天地头,这也是宣和裱。
这一幅竹边不是一个框,左右两边古铜色细边延长了,跟整个立轴的长度一样长,称之为"通天边"。通天边是装好天地头后最后加的,有包边的作用,立轴的两边就不容易损坏。
郑逸梅先生曾记录过这样一件事情:沈寐叟请吴昌硕画一幅山水,吴昌硕完成后交件,沈寐叟看了不大高兴,觉得这作品只是应酬作品,不大开心。但等装裱之后,效果完全不同,沈寐叟评为神品,并且向吴昌硕道歉。
装裱就有这样神奇的功能,学书画者不要忽视。
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什么是圈档?
■单色裱、双色裱和三色裱。
■宣和裱的特点在于有竹边。
复习思考:
■这是几色裱?请讲出这立轴上每一部分的名称。
复习思考:
■这件装裱好的立轴,有什么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