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葫芦瓶专题之葫芦瓶,不止于“福禄”

你好,我是木言。

那个经典的《葫芦兄弟》是80后小时候记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众所周知的“葫芦娃、葫芦娃、藤上七朵花……”还有“蛇精,我爷爷”、葫芦幻想的万能葫芦娃。

而自古以来,中国对葫芦就有着无可替代的偏爱情节,无论是使用、观赏还是收藏都少不了葫芦和葫芦器型之物。对于葫芦瓶,很多人都是“动情”的,爱它浑圆饱满的器型,爱赋予它祥瑞之意,它所映射出的“福文化”早已深深浸透到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大量葫芦瓶造型的彩陶出现,这件人面纹彩陶葫芦瓶有专家推测很可能是代表这个远古氏族的权威象征器物,这种器物只有氏族首领才能使用和拥有。

人面纹彩陶葫芦瓶/甘肃省博物馆

此后,在历代各大窑口均有烧造葫芦瓶,在历史的发展中,葫芦瓶的造型也随着观赏及使用的改变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此类器物的喜爱,也表明古人对“圆”的审美,对于圆满、完满的无上追求,而葫芦就像两个弧线相交的圆形组成,满足了人们对于圆的向往。在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观点中:“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圆形之物,让人由生一种温和与亲切之感,葫芦线条柔和,圆润且立体饱满,形体对称,既有圆形之美,又有圆体之美,集庄重与和谐之美于一身,自然是让人无限欢愉和赏心悦目。

瓷质的葫芦瓶在唐代出现,陶瓷葫芦瓶在葫芦本身形制的基础上有了拓展和演变,有单纯模仿式的“仿生式葫芦瓶”,还有在保持葫芦整体性质基础上进行创造加工的“派生式葫芦瓶”。多种多样的葫芦瓶的出现,是对它爱不够的体现。

我今天想说的这件葫芦瓶是烧造于唐代耀州窑的黑釉双系葫芦瓶,耀州窑自唐代初创之时起,就已经大量烧造黑釉瓷器,是我国古代烧制黑釉瓷的重要窑口,产于此间的黑釉瓷器瓷胎烧结度好,质地坚实,精品有之,也属珍稀难得之物。

唐/耀州窑黑釉葫芦瓶局部/北京邢定文物商店

黑釉双系葫芦瓶由两个上小下大的圆球体组成,曲线优美,圆润流畅,它最特别的就是内敛的小口,对比无论是同时期还是后世烧造的葫芦瓶,这样的口径很少见,假使从葫芦瓶内收的颈部分割两部分,上半部分与唐代巩义窑白釉水盂器型一致,比例结构匀称,取其一部分都是独立的器物形制,如此讲究之物大抵是作佛供器使用。



唐/巩义窑白釉水盂/北京邢定文物商店

葫芦这一意象除了在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佛教中也多用葫芦宝顶作为镇寺庙的宝贝,有“宝葫芦”之称,“八宝”是佛教中常用并象征吉祥的八种法器,其中“罐”有两种造型,通常是普通的罐状,还有一种就是葫芦造型,可见葫芦造型在佛教中也多有使用。唐代陶瓷葫芦瓶并不多见,造型也多是古朴,在佛教处于鼎盛时期的唐代,稀有的葫芦瓶优选供奉佛前。佛教讲求内敛锋芒,谦卑处世,烧造这样口径的葫芦瓶也正是契合此意。

在辽代圣宗贵妃墓中,出土的“官”字款剔花仰覆莲纹白釉葫芦瓶是定窑罕见瓷器珍品,在表现出辽代宫廷用瓷气派,也可想象这类葫芦瓶不同于俗物的“身份标签”。从葫芦瓶的莲纹和口径的内敛小口,此件多半也是佛教供养之用。

“官”字款剔花仰覆莲纹白釉葫芦瓶/辽代圣宗贵妃墓

这样内敛小口的葫芦瓶在美国芝加哥博物馆和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也有收藏。


唐/

长沙窑/

堆塑蝴蝶纹葫芦瓶 /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南宋/

青瓷葫芦瓶/

美国芝加哥博物馆藏

细观这件黑釉葫芦瓶,简化繁缛装饰,更增素雅禅意,深邃的釉色,散发内敛肃穆的气息,传达着静谧、高雅、含蓄的审美境界,浸染寺院庄严肃穆之气,意境淡雅幽远。葫芦瓶承载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对虔诚信仰的执着与憧憬,对已知世界的感悟与未知世界的探索。这些加持让器物不只是器物,我们也希望从器物中读到更多,感悟到更多。

唐/耀州窑黑釉葫芦瓶/北京邢定文物商店

葫芦瓶的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