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清明要回复
你知道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吗?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清明节的习俗较多,如禁火、冷食、祭扫坟墓等是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而踏青则是融合了上巳节的习俗,这和中医学有很大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活动。
春季,人们经过秋冬的“收”与“藏”,外加清明节的思愁,往往会有过度忧伤的情绪,从而造成脾胃和肺的气机郁滞。
人们在郊外祭祖之余,踏青欣赏美丽的春色,调节悲伤的心情,既可以使心情得到舒缓,也可以疏散体内的郁结,增长阳气,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02 夏至宜长阳
你知道夏至时有什么饮食习俗吗?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北半球的白昼是一年中最长的,而且越往北越长。
老北京有句俗语“冬至饺子夏至面”,说的就是夏至这天,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吃面的习俗,这个面包括凉面和热面两种。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阳气最重,吃凉面可以降火开胃,而吃热面则有助于祛除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
此外用小麦制作而成的面食极具营养。《本草拾遗》说:“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由此可见,夏至吃面不仅是一项传统习俗,也是中医养生思想的体现。
此外,《黄帝内经》曰:“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如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在夏季,人们应晚睡早起,调节心情,滋养阳气。
03 立秋宜养收
你知道立秋时,人们要做哪些事吗?
哪些是有中医学依据的?
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中医学有“五化”的说法,即生、长、化、收、藏,其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季节,与秋季相匹配的便是“收”,因此,从立秋开始,大自然就进入了“养收”的季节,而人们养生也应遵循这个原则,以保养内守之阴气。
在生活起居上,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因为早卧有助于收敛阳气,早起则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
在饮食上,应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少吃葱、姜等不利于养收的食物。
在情绪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以保持神志的安宁。
当然,如果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如气功、慢跑、太极拳等动静结合的运动,更有助于摆脱“悲秋”的情绪。
04 立冬宜养藏
你知道立冬时,人们要做哪些事吗?
哪些是有中医学依据的?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季寒冷,阳气收藏,因此人们应顺应天时,采取正确的养生方式。
在生活起居上,一定不要扰动阳气。“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在冬天,人们应该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冬季还是一个适宜滋补的季节,食补在冬季养生中特别重要。萝卜是冬季的节气美食,不仅能够润肺祛燥,也能促进滋补食物的运化吸收。
冬季,万物凋零,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
中医学认为,入冬后,情志恬淡安静,才能够保证阳气养藏,因此,人们应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振奋精神。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普酱紫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