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节开幕后,金敏导演的经典电影《红辣椒》也将再次上映,特别是对喜欢这部电影的我来说,这真的令人吃惊。(大卫亚设)。
这篇文章,就想说说《红辣椒》这部电影,让还没有看过的影迷朋友对本片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说起《红辣椒》的经典之处,我觉得,应该归功于它将现实和梦境做到了有趣的结合,这和同样是讲梦境的电影《盗梦空间》很类似。
两部片子都是在讲梦境,不免就会把两者做一下对比,前者上映于2006年,后者则是在2010年才上映。
讲梦境的电影并不算少,但能把梦境作为一个单独的维度世界来塑造还真不多。
很多影迷都会把这两部电影里面的一些细节作对比,然后发现《盗梦空间》里面的很多细节,都与《红辣椒》中的高度类似,可以断定,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前者一些想法,仅仅是这些想法,就让它所塑造出来的梦境世界趋近于完美。
《盗梦空间》塑造的是一个什么世界?
一个维度世界,这个世界是分层的,浅层梦境和深层梦境的时间、空间的维度是存在明显的差异的,梦境的维度越深,人们距离现实世界越远,越不容易回到原来的世界里,所以这里的「维度概念」很重要,它几乎支撑起了整部电影的逻辑线。
这个概念从哪来的呢?
从《红辣椒》中,你可能会找到答案。
《红辣椒》的「维度概念」是不完整的,因为它是一部很有实验性作品,导演今敏本身也是一个深受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影响的人,他把大部分具有文化特色的(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的)东西和电影融合在一起。
那些出现在日系文化中的夸张风格,在电影中都有保留,此外,关于逻辑设想这方面,又和西方的主流文化契合,比如片头曲部分,主角红辣椒在不同的平面上自由穿越,又能越过维度界限,从角色的衣服背景中或电影里出来,打破了维度世界的墙壁。
这是《红辣椒》里面「维度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展现。
也由此,我们也能看出《红辣椒》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梦境题材的开山之作,这个“开山”不是说它是梦境题材的「开山者」,而是说,它打破了梦与现实中间的那堵墙,成为了第一个将梦和现实彻底连接的影片。
这个结论如何得来的?
深入到电影细节里面,你就能发现我说的这一点。
在以往的日系电影,所谓的妄想题材要占一定的比例。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是汤浅政明的经典之作,以大胆的色彩,夸张的动作,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而更出名的大友克洋,是以《阿基拉》、《蒸汽男孩》和短片集《回忆三部曲》而为人知晓的。
这些都是特别风格化的作品,哪一部挑出来都能一眼看出导演的风格和片中展现的文化元素,即使是以蒸汽时代为蓝本的《蒸汽男孩》,在故事编排上,也是以日系的叙事手法来推进的,《阿基拉》这部非常具有想象力的科幻作品,内里浓浓的日系科幻风表达的淋漓尽致。
相比严谨的,甚至有时有些拘束的西方科幻,日式科幻更喜欢用想象力来填补科幻作品逻辑上的不足。
这一点差异,从《红辣椒》和《盗梦空间》身上就能看出来。
梦境究竟该是一个什么样子?
它如何与我们的生活产生联系?
这两个问题,是电影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对于梦境的理解,可能最早来自于弗洛伊德写的那部《梦的解析》,但这本书只提到了梦是现实的某种暗示,没有告诉我们究竟如何进入梦境,控制梦境。
我们总想要控制梦境,因为梦境的世界总让人感觉会更自由一些,我们的这个需求,科幻电影满足了我们。
还记得《红辣椒》最开始的事件吗?
科学制造出了一款可以进入到人类梦境中的仪器,叫做DCmini,它是打开梦之门的科学钥匙,佩戴它可以自由进入到另一个同样佩戴仪器的人的梦里,实现精神性的内部治疗,但因为梦是错乱的,没有逻辑,多数时候它只是提供一种暗示。
比如一开始的时候,治疗师红辣椒进入到了粉川警部的梦境,治疗他的精神创伤,这里,红辣椒就是医生,而粉川则是患者,只不过治疗过程是在梦境里进行的。
粉川的梦境里,有马戏团的跟踪场景,有人猿泰山的场景,还有火车上的打斗场景,最后是一场抓捕犯人的场景,不过这个场景里,犯人开枪打死了受害者,粉川没能追上他,之后画面泛白,梦就结束了。
粉川的梦很乱,如果他自己不去解释的话,别人很难理解梦的内容,不过后来我们也知道,梦里面的情景都与他之前的经历是相关的。
比如,有这么几点:
人猿泰山、马戏团、火车上的片段,和粉川自己曾经执导过电影的经历是相关的,这些场景都是电影里的场景;
抓捕犯人的片段,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粉川中途退出了电影之路,选择了逃避,而那个犯人枪杀的,正是粉川自己,所以后面出现粉川自己杀死自己的暗示;
前两部分如何你认为和电影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强的话,那么第三点,在梦境里出现的电影院和电影,几乎就肯定了梦境和电影的联系了,正因为粉川既爱电影,也害怕电影,才会让电影的暗示出现在自己的梦里。
DCmini的作用是窥探别人的梦境,也被称为梦境共享,如果得到这个仪器的人正确利用它,那么精神治疗将得到推广,但如果利用它的共享机制侵入到别人的脑意识里,那么,也可以利用它来做一些危险的事情。
比如电影里出现的梦境的同化。
「梦境同化」是什么意思呢?
用电影里的话来说,其实就是通过DCmini和其它精神治疗仪器连接,来侵入正在使用那些仪器的人们的意识过程。
这个过程本身并不危险,但如果梦境的拥有者是像「重度妄想症」这样的精神病人的话,病人的梦境会对侵入者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电影所提到「过敏反应」,即梦与梦会连接在一起,新的梦境会与原始宿主的梦境混合在一起,并被宿主的梦所吞噬。
电影里面,研究所的所长,冰室,甚至是红辣椒,以及后来被卷入到妄想梦境里的所有人,都是因为接触到精神类仪器产生「过敏反应」,从而被梦境吞噬的。
理解DCmini的机制并不难,它就像《盗梦空间》里那个连接梦和现实的仪器一样,属于搭接梦和现实隔阂的一道桥,后来他所产生的吞噬效应,我觉得可以作为《红辣椒》所塑造的梦境世界其实是一个整体的世界的佐证。
什么意思?
梦的世界是相通的,人与人之间的梦被模糊的墙壁隔开了,但是DCmini则可以让这堵墙失去作用,让梦连接起来。
在梦里,千叶有另外一个人格,就是红辣椒,红辣椒是千叶的梦之化身,她只在梦境中出现,但通过DCmini,她也可以在别人梦里自由穿梭,治疗他们。
电影里没有明说,但我们也看得出来,梦其实是有贯穿的潜力的。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妄想症患者」能从一个个体的梦境逐渐通过吞噬、侵蚀,进一步达到增值,甚至产生巨大的妄想。
想一想电影里的细节,红辣椒在给粉川治病的时候,妄想梦境突然就从背后侵入到粉川的梦境的,做梦者自己根本无法意识到这种侵蚀,因为梦境本身就是压抑的和错乱的,没有敏感的知觉去感受差异。
这是梦境的展现,本片最有冲击力的还不是这里,而是最后一段。
《盗梦空间》是深入到梦境世界里,挖掘梦的深度,而《红辣椒》呢,它则是在探究梦和现实的联系,甚至到了最后,梦和现实混到了一起,妄想的世界产生了,说起来,讽刺性要比科幻性强多了。
电影里面的梦境游行,我想看过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
这场游行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从最初的妄想阶段,到后来的侵蚀阶段,以及最后的混乱阶段,基本上就覆盖了我前面所提到的内容以及我将要说到的部分。
妄想阶段,说白了,就是梦的阶段,这一部分,最清晰,也最容易解释,刚开始妄想症患者的梦境还没有侵蚀的阶段,就是妄想阶段;
之后,妄想梦境与DCmini相互产生作用,触发了「过敏反应」,侵蚀阶段就开始,妄想梦境还是侵蚀其他人的梦境,并通过吞噬来将梦境同化,让自己增殖变大。
最后的混乱阶段,需要好好解释一下。
梦与梦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之后,梦境通过吞噬增殖放大,但后来,电影又往前了一步——梦和现实产生了实质性的联系,妄想世界和现实世界重合,梦的暗示作用和现实重合。一些人们不敢在现实中出现的行为或想法,在梦里都有暗示,但如果这种暗示被贴上了现实标签,那么梦境其实就很好辨认了。
游行队伍里面的政治讽刺、偷窥等人性上的展现,应该可以说今敏对现实生活在抽象暗示上的一种精准提炼,我印象最深一个场景时偷窥者化为手机的模样,实行偷窥,这种形态上转变,既消除了偷窥者的忌惮心理,让他们心安理得的偷拍,又形象塑造出了梦境的情境暗示。
梦境的暗示,说白了,就是用一层遮羞布掩盖住做梦者不想或难以启齿的经历和想法。
这种混乱,其实就是现实和梦境融合的结果。
最明显的一个证据,就是千叶和她的梦分身红辣椒同时出现,两个世界以这样一种奇妙的方式融合,并保留了原有世界的完整性,当然,这种完整性也随即塑造了一个大反派的崛起,即:理事长。
很多人可能没看懂为什么理事长最后会成为一个黑影巨人,那是因为他在梦境中的角色极度邪恶所致,现实中的理事长只能靠轮椅运动,但在梦境里,他无所不能,后来,两者融合,造就了这个巨人。
不过,关于梦境和现实融合的这一段,我觉得逻辑并不强,DCmini作为治疗梦的仪器,应该是没有能力将梦引离人的身体的,精神世界,说到底是人的大脑所创造的世界,它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这个世界按理说是离不开我们的思想的,就更别提梦和现实两个世界的完整融合了。
如果能对这种融合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的话,那么后边这一段就可以接受了。
有合理地铺设,也有恰当的想象力,这就是《红辣椒》。
对于梦境,我们还是知之甚少,但梦境分析却早已过时。
但《红辣椒》的魅力,我想,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