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河东流
————————
今天是祭祀灶台的日子。
我家乡农村有“官制三、民制四”的说法。
” 至于后面的就变了味,说什么王八祭五鳖祭六,那是调侃。我们那一带是二十四祭灶,平民百姓只能在官后面祭了。至于咋形成的这规矩,父辈也不清楚。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过了祭灶就非常热闹了,一般蒸馍炸散子炸鱼肉都是在二十五六,那几天满村飘着香味,蒸馍的馍香味,炸鱼炸丸子炸散子的油香味,炖肉的肉香味,交织在一起,难得一年到头闻这样的香味儿。
蒸馍
一般蒸馍放在最前面,几天前,我们弟兄几个就把劈柴劈好了,准备蒸馍炸东西,蒸馍炸东西得用硬火,一般的柴火热量不够,顶不起来气,所以每年都要准备好劈柴,一般挑选树根、树枝子等没用的木材,有用得舍不得用,留着做家具啥的。
提前两天父母开始用酵子发面,冬天冷,面不好发,父母都是把面盆用被子包起来,或者用火加温,增加温度让面发好。
我家蒸馍一般是父亲和二哥活面,和面是力气活,和面时脱了棉袄,袖子捋多高,活好后醒面,得揉好几次。
那时候蒸馍杂面馍蒸得多,白面馍少得可怜,留着来拜年的亲戚吃。杂面馍也分几种,有纯杂面的,用高粱面、红薯面等掺和一起蒸;还有包皮子杂面馍,皮和中间两层是白面,其他主要是杂面;另外还有杂面角子,就是包子,不过是包成大饺子形状,馅是用粉条、红萝卜叶子、芝麻叶、红萝卜等掺和做成的,馅里油也不舍得放多,反正不好吃。
蒸馍时,先揉馍,把馍揉好做成,放锅拍子上用布盖好,然后一锅一锅地蒸。家里条件好的有馍笼,家里穷的得跟人家借馍笼蒸馍,还馍笼时馍笼里放几个白面馍,算是谢谢人家了。馍笼有四五层,一次能蒸几十个馍,一般家庭蒸两锅就不错了。
到了家里蒸馍的时候,父母总是让我们出去玩,怕在家里胡说话,因为蒸馍的时候不能乱说话,不吉利等等。有时候就是怪,一锅白面馍都蒸得好好的,就有一个变了色,说白不白,说黑不黑,像个死面馍,听大人说这就是蒸馍时小孩乱说话造成的,或者迷信说是家里故去的老人过年回来了,说得怪吓人的。其实,应该是滴上水造成的。因此,一到蒸馍时我们就跑得远远的,跟小伙伴玩去了,不到馍蒸好就不回来。
一般把杂面馍蒸好后,最后蒸一锅白面馍,还趁着蒸几个老雁馍,好送给姥姥,闺女得给父母送老雁馍,这是我们那一带的规矩。白面馍蒸好后放起来,怕我们偷吃,因为白面馍太少了。
炸散子
我们农村老家那过年,炸散子是重头戏,附带炸点麻叶子,毕竟鸡鱼肉买的少,炸也不会炸多少,一般散子炸得多一些,散子既能当零食吃,又能烩菜时用,做大杂烩时,除了粉条白菜就是散子,这样的大杂烩才香才好吃。到了初二走亲戚时,装一筐散子也能走亲戚,所以散子是我们那一带过年炸得最多的食品。
一般的家庭,过年得炸十至二十斤左右面的散子,像我家都是炸二十多斤面。那时候炸散子的油也不太好,最不好的的油是棉籽油,据说还有毒,后来都不敢吃了,一般用豆油多一些,家里条件好的再掺点猪油,这样炸的散子才香。
一到炸散子的时候,满村飘着香味,真好闻,那两天鼻子是过足瘾了。散子炸好后,炸麻叶子,最后炸点鱼、丸子啥的,留着待客用。
那几天,无论到哪个村,都是冲鼻子的香味,这香味,就是浓浓年味的体现。
起五更
起五更迎年,是我们那一带农村过年的习俗,年三十夜里大多一夜不睡,就是睡也是迷糊一会就起来了,称为起五更迎年。
因为谁家起得早,就能在早上串门时炫耀一番,那时候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过年起得早吗?谁说起得早,赶紧恭维几句,成了初一早上的惯例。
记得我小时候一般半夜就起来了,母亲总问夜里做梦没有,说是夜里梦见啥庄稼来年就收啥庄稼等等。大人说小孩景年,成夜不睡,其实啥是年?大人也说不清楚。到了初一晚上,母亲总会说这句:“年又跑远了。”
记得那时候半夜起来在村里转圈拾炮,家家户户开着门,堂屋里点着蜡,上着香,大人们穿得干干净净,坐得规规矩矩,在堂屋里迎年,满村都是喜庆的气氛,这不就是浓浓的年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