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梦见过年〕梦见过年了什么都没准备

齐鲁晚报齐鲁1点通讯员崔宇民

进入除夕的门槛,城市的夜晚又被节日的灯光打扮得很漂亮。

那红红的灯笼和满街的火树银花提醒着过往的人们,年的脚步近了。品咂着小区里、超市中扑面而来的年味,半个多世纪过年的情景像幻灯片一样在我的脑海里一一闪过。

童年记忆里的年味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整个童年、少年时期,都处在物质贫乏的六七十年代。每到新年,大部分人家都面临“年来闭户愁我衣,也无美酒也无钱”的窘境。人穷年也穷,留在记忆里的年味是贫乏而苦涩的。

记得儿时的我,天天盼年。一年到头所盼到的,不过是难得上身的一件新衣、碗里薄薄的几片猪肉、大年初一的一盘饺子、墙壁上的一张年画、门口的一副对联。那时农村的冬夜黑得静得让人心生恐惧。年节的点点烛火和声声爆竹,就成了我儿时最大的希冀。我们家兄弟姐妹五人,仰仗父亲的吃苦耐劳和母亲的勤俭持家,每年还都有个盼头。那时,过年买不起肉吃不上饺子的人家有之,趁着年关外出讨饭的人家亦有之。

“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奶奶年年如是说。因为在经过春节短暂的几天“铺张”后,人们所要面对的,是青黄不接的春荒,缸里无粮盘中无菜,长天老日头,那日子难熬哇......

青年记忆里的年味

我的青年时期,恰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开始吃穿不愁,那时的年也随着老百姓的日子日渐变好而丰腴起来。

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也是老百姓日子的转折期。从那时起,村里的乡亲不再受温饱问题的困扰,日子一天好似一天。继自行车、缝纫机这些七十年代的奢侈品登堂入室之后,电视机、摩托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每逢过年,衣着光鲜的人们骑着崭新的摩托车走亲访友拜大年成为当时靓丽的一景。

春节团聚,一家人围坐桌前,边欣赏春晚,边守岁话旧,这是先前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幸福生活。那时的年,可谓是餐餐有鱼肉,家家美酒香。千百年来人们所企盼的“年年顺景财源进,岁岁平安福寿多”的日子来了。

中年记忆里的年味

时光的脚步迈入了二十一世纪,这时我已经调入城里工作,全家也搬入城中居住。此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随着国力的日渐强盛,老百姓的日子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汽车、手机已经是普通城市人家的标配。这时的年,更是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们不再注重节日的吃喝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电话拜年、短信拜年改变了千百年来走亲访友的行走方式。人们不再拘泥于在家里守岁的古老习俗,酒店里的年夜饭、举家旅游过春节更成为新时尚。城里乡下,到处都是“岁通盛世家家富 ,欣遇华年人人欢”盛世景象。

老年时期的年味

现在,已年近花甲的我,也随着社会进入了数字信息时代。年,更是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味道。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火、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山南海北的年货快递、铺天盖地的拜年微信构成了新的年味。

时下的人们早已不再油一身汗一身的“忙年”“置年”。超市里转一转,天下美味尽收囊中;手机上点一点,足不出户,想啥来啥。现在的年是真正的福年、乐年,越过越有味,越过越红火。

近几年有关年味的议论颇多,人们几乎众口一词的说年味淡了。在我看来,不是年味淡了,而是年味变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年味,年味里有政治、年味里有经济、年味里有家国情怀。年味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时代变迁。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