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总要接受周围亲朋好友的离开。但是,有时我们没有注意到他们临终时的表现,错过了与他们的最后告别,留下了无法和解的遗憾。
承担着身边人离开的苦楚和无奈。因此,认清楚临终人的表现,把握和他们最后相处的时光,陪着他们静静走到结束,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一、疼痛难忍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患有重疾病的人身上,主要包括癌症晚期或恶性肿瘤患者。这类人,他们可能患病却不自知,等到严重疼痛到受不了的时候,恐怕为时晚矣。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穷尽办法时,拜托医生给予他们保守性治疗,好让他们没有那么难受,能够在没有那么大的折磨下,离开我们。
二、焦虑躁动
临终的人会有所察觉,焦虑躁动就好比他们的“第六感”对于危险本身的察觉。他们会本能性地排斥这方面的话题,变得易怒和任性。
部分人群还会选择用极端的方式,表达出自身的抗拒,言语方面也会容易伤害、攻击他人。
焦虑躁动都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尽可能地安抚住他们的情绪,不要因为他们的情绪而选择远离,应该主动地接近他们,让他们明白自己仍然是被需要的。
三、饮食受阻
饮食受阻,分为主动受阻和被动受阻。前者,是指人体生理机能变差,肠胃基本失去功能,无法实现主动吸收;后者,是指疾病或者治疗方案,使得人失去饮食兴趣,出现严重的干呕症状。
对此,我们也要分情况照顾他们。如果自身肠胃难以进行吸收,可以采用营养液的方式缓解身体的饥饿状态;如果是有严重的干呕表现,可以视情况多带他们去外面转一圈,看看风景,缓解不适。
四、呼吸苦难
这里的呼吸困难更多的指,人临终前,因为呼吸道内的粘液阻滞呼吸和表达,导致人出现严重的喘息声。这时候,他们通常已经相当虚弱,呼吸道的粘液无法清理,更会让他们陷入严重缺氧状态,很是折磨。
这种状态下,更多的还是依赖于医学技术,去辅助他们呼吸,减少人在缺氧状态下的痛苦。
五、回光返照
这种状态是很“玄乎”的表现,医生上很难解释清楚其中缘由。很多病人都会有类似的表现,等到生命将要结束的时候,意识逐渐有所恢复。一段时间后,意识再次消失。
这时,我们最好都能够守在他们的身边,听他们最后的话,了解他们最后的心愿,让他们可以放心地离开。
总结下来,临终人群的表现,无异于以上五种。在这种状态下,其实最重要的是临终关怀。做到这点其实不是很难,家人朋友都可以为他们献上最后的关怀。
首先,陪伴。人到临终时,最害怕的就是生命结束时的无依无靠。人是群体性的生物,死亡更是无比放大了他们的恐惧。
因此,有人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事情。多和他们聊天、看电影,转移他们地注意力,减少他们的失落感。
其次,饮食。对于肠胃功能还能运转的患者,我们可以在不影响他们的情况下,满足他们的饮食要求。通过饮食,我们也能够让他们满足地、不抱遗憾地离开。
最后,心愿。人到死亡之际,总会有各种各样没有完成的愿望。我们对于可以完成的心愿,都尽可能帮助他们完成。即使没有完成,他们也会在这一过程里,体会到身边人对其无微不至的关心,由此不再抱憾终生。
临终,是人生的末班车。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让他们感到幸福,可以在旅程终止之前,明白“生而无憾,死而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