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梦见坟墓是什么意思 梦见坟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1959年,毛主席在庐山秘密接见了胡子镇,当年对此事知道的人很少。

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水静,曾回忆过这件事的始末,从接触面来说,首先是她,然后是朱旦华、“28”号房间服务员、毛主席的司机、毛主席的卫士封耀松,此外,便无人知晓了。据水静回忆,当年见面前,毛主席把他的卫士长李银桥也支走了。

图|水静

实际上,在几个月的时间内,除了见贺子珍,毛主席还办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一、上山前,毛主席去了韶山

毛主席是个特别重感情的人,庐山会议之前,毛主席在视察了河北河南和湖北后,决定去湖南长沙,顺便回趟家。可是,他已经30多年没有“回家” 了。

到达长沙的时间是6月底,此时距离清明节刚刚过去两个月,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每年清明节是要给祖先上坟的,带着这种虔诚的心,毛主席对家乡的想念越来越重了。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在罗瑞卿等的陪同下回到了韶山,到了韶山已经夕阳西下,为了不引起群众聚集,毛主席表示先接见一些干部和亲友。当时,公社书记毛继生赶来后,刚见到毛主席就激动地说:“主席啊,1954年我代表家乡人民去北京看望您的时候,您说想回韶山看看,乡亲们日盼夜盼,如今您真的回来了!”

毛主席心中无限的感慨:“是啊,我离开韶山几十年了,这次回来,就是要和乡亲们吃个饭。”毛主席一边说,一边想着自己印象中的那些人,他想见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图|毛主席回韶山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这十年内,毛主席日理万机,想要回家看一看实在脱不开身,如今正好要南下,他想起了谁,就借此机会见一见,也完成下十年来没有完成的心愿。

如今,回乡给父母上坟,便是一个埋在毛主席心里多年的愿望。

毛主席向来是有个习惯的,那就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可是回到韶山这天,恰巧发电机停电了,无奈之下,毛主席只能改变了自己的作息,在卫士们的劝说下,早早地睡下了。但回到家乡不易,看望父母是心里几十年的愿望了,这一晚,毛主席怎么都睡不着,他想早点起,早点去看望父母。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毛主席便起身,没有惊动警卫员,自己独自朝着山上走去了,等到警卫员发现,才慢慢追来。于毛主席来说,家乡的一草一木简直太熟悉了,回到家乡,一切还是那么熟悉。

图|毛主席在韶山

上山的路上,是要路过故居的,也就是上屋场。这是毛主席从小就生活的地方,如今时过境迁,父母已经去世,弟弟们也去世了,想起来便是莫名的心酸。当年离开韶山的时候,毛主席答应过母亲,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一定会平安归来。

如今,毛主席一个人回来了,弟弟妹妹都牺牲了,这该怎么向父母交代?

故居内,挂着一张显眼的照片,那是杨开慧的照片,毛主席看到这张照片,独自站立了好久好久。

杨开慧是毛主席的爱妻,被反动派无情地杀害,照片里除了她还有两个可爱的宝宝,那就是毛岸英和毛岸青,看起来不过3岁的样子。如今,毛岸英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了,想到这里,毛主席泪眼婆娑,独自说道:遗憾,都没有和开慧留下一张全家福。

图|杨开慧

历史如此,作为新中国的领袖,毛主席身边牺牲了6位亲人,怎么能不让人痛心。

随后,毛主席走出故居,大步朝着山上走去。毛主席的父母的坟,就在山上不远处,曾经被蒋介石破坏过,幸好在乡亲们的全力保护下,把墓碑藏了起来。如今,只剩下杂草丛生的土堆。和别人家的墓比起来,简直太过于简陋了。

毛主席走过来,深情地说:“是的,这里是就是我父母的坟。”

来得匆匆,都没有来得及买一束花,卫士把在路上捡来的松枝递给毛主席,毛主席便把它当做鲜花,轻轻地放在了父母的坟前,接着他挽起衣袖,把周围的杂草慢慢地拔除,留出一片地方来。

图|毛主席在父母坟前

毛主席向来是注重感情的,当年她第二次得知母亲病重,急匆匆往回赶,但是回来后,母亲已经入殓,去世两天了。父亲对毛主席的教育和影响实在太大了,在极其悲痛中,青年毛泽东含泪写下了那篇著名的《祭母文》,感天动地。

如今,看着父母的坟头,毛主席再一次泪水连连,他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前人,说的就是父母,后人,说的就是自己。父母生活在最苦的年代,培养了自己,新中国成立了,大家的生活好起来了,你们却永远长眠在了地下。

在父母的坟前,毛主席深深地鞠了一躬,接着身后的工作人员也给毛主席的父母鞠了一躬,于大家来说,这不仅是毛主席的父母,也是千千万万群众的父母。

图|毛主席在父母坟前

看望完父母,毛主席还是久久不肯离去,工作人员看到毛主席一直回头看,便问:主席,要不要把你父母的坟修一下,修建的好点。毛主席连连摇摇头说:“不要修了,就这样吧,每年清明节让乡亲们帮忙培培土就行了。”毛主席身为一国领袖,完全有资格,有能力把父母的坟重新修缮,但他却不想这样做,他想,如果父母在世,也不希望这样做的。

临走的时候,毛主席对着父母说:“娘,我走了,我还会来看望您的。”于毛主席来说,这次回家已经不仅仅是扫墓,而是和父母进行了一次谈话,给了父母一个交代。

但退一步而言,毛主席日理万机,尽管身居要职,但他也有寻常人的感情,只是,在他心里,首先装的是他热爱的人民,然后才是自己的亲人。他让这个国家强大了,而他自己的家,于一个国来说,只是沧海一粟。

图 | 1959年6月,毛主席在韶山故居前和乡亲们合影

二、毛主席去了蓉园

1959年,6月27日,在离开韶山后,毛主席特意来了长沙,他派人通知了一位故人在蓉园见面,她就是李淑一。

我想,毛主席在韶山看到杨开慧的照片后,也一定想到了那个多次想要和毛主席见面的人,李淑一,她就是杨开慧生前的挚友兼闺蜜,和毛主席多次书信联系。

李淑一并不是没有见过毛主席,早在1925年,李淑一就见过毛泽东,不过那时候毛主席还是个年轻的有志青年,现在这是从那以后,首次见到毛主席。

李淑一之所以被全国人民熟知,我们说是因为毛主席的一首词,这一点不为过。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我失骄杨”,指的是杨开慧,“君失柳”指的就是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

图|1924年10月31日柳直荀的结婚照,前排右三为柳直荀、右四为李淑一

柳直荀和青年毛泽东曾在一起共事,算是革命好友,李淑一和柳直荀的爱情就是杨开慧牵线搭桥的,李淑一和柳直荀结婚以后,也受到了柳直荀的影响,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还曾掩护过郭亮、夏曦、李维汉等同志活动。

1927年“马日事变”发生后,柳直荀被国民党通缉,下落不明。作为柳直荀的妻子,她也深受其影响,作为湖南师范的高材生,李淑一也为柳直荀写下了不少思念丈夫的诗词,1930年,29岁的杨开慧被证实牺牲,作为杨开慧的闺蜜,李淑一痛不欲生,当时她在学校当老师,在课堂上就嚎啕大哭。

3年后,毛主席托人告诉李淑一,柳直荀也已经被证实牺牲了,让她节哀。亲密好友和丈夫都牺牲了,双重打击让李淑一喘不过气来,毛主席传话给她,不要难过,一定要等到革命胜利。

图|毛主席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李淑一终于看到曙光,当广播里传来毛主席的声音时,他就特别高兴,要知道,她是杨开慧的好友,她的兴奋理所应当。当时李淑一的生活并不好,她鼓起勇气,给毛主席写了第一封信,信中就说,希望毛主席让她去北京工作,当时李淑一说是想去学习学习。

实际上,毛主席非常明白李淑一的意思,作为杨开慧的好友,她提出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她不知道,自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办公桌上的信件已堆成山,来求毛主席要工作要升官的亲朋好友太多太多了,最后毛主席全部回拒,毛主席向来是不允许搞特殊的。

毛主席给李淑一回信:直荀牺牲,抚孤成立,艰苦备尝,极为佩慰。学习马列主义,可于工作之暇为之,不必远道来京,即可达到目的。

尽管没有答应李淑一,但毛主席还是在经济上帮助了她,这点在田家英的回忆录中可以得到证实。田家英是毛主席的秘书,1954年毛主席给他的信中显示,曾向北京的文史馆推荐过李淑一,但是文史馆要求严格没有录取李淑一,此外,还让田家英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一部分资助李淑一。

原文如下:

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以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李淑一并没有忘记。

图|李淑一

1957年,毛主席的几首词在全国发表,李淑一借此机会,再一次给毛主席写了封信,这封信中,李淑一说明了两个意思,

第一,她把自己悼念丈夫柳直荀的词抄给了毛主席,希望对方能指点一、二。

第二,则是向毛主席讨要那首《虞美人》,以追思故人。

我们先来分析李淑一的意思,首先是李淑一写了一首追思丈夫的诗词,意思就是让毛主席看看自己写的好不好,第二是索要《虞美人》,《虞美人》是毛主席早年写给杨开慧的一首含情脉脉的思念妻子的诗词。实际上,李淑一在试探,是不是毛主席把杨开慧给忘了。

毛主席是这样回复的,他说, 你的这首词写得很好,另外那首《虞美人》不太好,我写了一首新词,《蝶恋花》赠给你。

图|《蝶恋花》

当李淑一收到这首词的时候,简直高兴的不得了,她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毛主席会赠给她诗词,她算是毛主席这首词的第一个读者了。不久, 李淑一向毛主席又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把这首词发表出来,并提一下自己的名字。

毛主席也同意了。

随后,毛主席亲自给当时的十月诗社写信,把这首词发表了,并把原来的《蝶恋花·游仙》改名为《蝶恋花·答李淑一》,李淑一没有想到,这首词一发表,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一时间,李淑一就像是热点一样,被全国人民熟知,她在长沙学校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的关照,可以说红了一次。

这次回韶山,毛主席想起来了这位杨开慧的好友,于情于理也应该见一面。所以,毛主席离开韶山后,特地去了长沙,让人通知李淑一,可以在蓉园见一面。

李淑一来到后,大家都不认识,毛主席便主动介绍起来:她就是我跟你们提到的李淑一,是开慧的好朋友。

图|毛主席和李淑一合影

可以让毛主席主动这样介绍,并不多见,李淑一十分高兴,只是当年一别,已经几十年了,当年两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都已添了白发,这些年里他们都失去了太多……这次见面后,一向不太爱拍照的毛主席,和李淑一拍了这张合影。

和李淑一相见后,毛主席便上了庐山。

三、秘密和贺子珍见面

1959年7月初,毛主席上了庐山,刚好曾志来找了毛主席一次。

曾志说:主席,你猜我刚刚见了谁?我见到贺子珍了。

毛主席一听贺子珍的名字,便赶紧问道:她怎么样?

“她很好嘛,跟我聊起往事,好像又回到了挺进赣南、闽西时的战斗年代!”

一句话说完,毛主席便眼眶湿润了。

曾志是贺子珍的老战友,也是最好的朋友,当年在井冈山,她们两被称为是“井冈山上的两支花”。贺子珍也曾说过,当年她和曾志是睡在一个被窝的好姐妹。

此前,曾志去南昌看望过贺子珍,和贺子珍聊起来曾经的往事,非常怀念那些战斗过的时光,聊起来毛主席,曾志也十分感伤,她知道毛主席在庐山,便匆匆来到毛主席办公室,想和他汇报下贺子珍的情况。

不曾想,一句话,便让情深意重的毛主席心疼了起来。

图|毛主席和贺子珍合影

实际上,这些年来,毛主席一直和贺子珍有书信来往,自从贺子珍回国后,女儿李敏就一直作为他们沟通的桥梁在传递着信件,只是没有见过面,既然来了江西,毛主席 是便想和她也见一面。

毛主席感叹着说:哎,我们是十年的夫妻哟……

不一会,毛主席又用低沉的声音和曾志说:我很想见见她。

曾志听到毛主席这句话,情至深处,眼眶也模糊起来,她赶紧说:主席,您应该见见她。

“你去找汪东兴,叫他来办。”

“我明白,主席请放心。”

这才有了水静去邀请贺子珍上庐山的事情。

水静是杨尚奎的夫人,汪东兴和杨尚奎商量后,杨尚奎觉得让水静去最为合适,毛主席吩咐是要保密的,水静比贺子珍小20岁,和贺子珍的相识是缘于爱人杨尚奎,所以认识水静的人并不多。

1959年7月7日晚上6点,水静来到了贺子珍的住所。

水静说:大姐,今年南昌太热,省委请你到庐山去休息几天。

水静之所以这样称呼,是以为在1954年的时候,水静便和贺子珍相识,水静亲切地称呼贺子珍为贺大姐,贺子珍对这个小妹妹十分喜爱,也说了很多秘密。对于水静的诚恳邀请,贺子珍自然也答应了。

7月8日,贺子珍坐上了水静安排的汽车上了庐山,安排贺子珍就寝。在庐山休息了一天,9号,水静把贺子珍送到了毛泽东的住处。

贺子珍并不知道来这里是和毛主席见面,除了接贺子珍的司机,和迎接贺子珍的封耀松(毛主席的卫士),基本没人知道。水静回忆说,当年毛主席把李银桥支走了,李银桥也不知道毛主席要见谁。

封耀松在他的回忆中证实了这点,他说当年卫士长确实不在,被主席安排出去办事了。卫士长就是李银桥。

图|毛主席和卫士封耀松

不过,这件事是保密的,李银桥作为卫士长,和很多革命前辈来往也多,毛主席这样安排也是情理之中,由此可见,为了和贺子珍见面,毛主席也做了很多准备,事后看毛主席做事的确是很合理。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这次见面,是他们时隔22年再次重逢,水静回忆,他们这次见面谈了一个多小时,他们说了什么,无人知晓。

贺子珍曾回忆说:我做梦都想不到,在那个时候会见到毛主席,我真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有不停地哭。主席说,我们见面了你不说话,光哭,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了。

会见结束后,毛主席又叮嘱水静,回去后尽量不要遇见熟人,还要注意贺子珍的情绪,一步也不要离开她。言语中,尽是牵挂。水静说:请主席放心。

贺子珍没有想到,这次见面,居然就是一生了。

图|毛主席和女儿李敏(母亲是贺子珍)

毛主席有自己特有的温情

据毛主席的外孙女孔东梅(母亲李敏)回忆,在庐山上外公和外婆见面后,外婆对庐山格外的眷恋,其后1962年、1965年和1975年之夏,贺子珍都曾上山休养。

孔东梅说,贺子珍本来已经戒了烟,毛主席给她寄了些烟后,便又抽起来了,其中她长期抽过的一种中档经济烟就名为“庐山”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是孔东梅在毛主席的手书诗词中找到的句子,由此可见,毛主席无论对亲人还是爱人,都是极具温情的。

1959年,毛主席不仅见到了他的父母,还见到了杨开慧的好友李淑一,还见到了贺子珍,这足以见得毛主席温情十足。

图 | 杨开慧墓前刻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另,关于那首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水静还做了个大胆的猜想,她说,其中那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中,有个显眼的“桂花酒”。

为什么是“桂花酒”呢?为什么不是别的酒?毛主席的诗词向来是有隐喻的意思的,所以这个“桂花”,想必就是写的贺子珍,她的小名就是桂花。所以水静认为,这也是毛主席唯一的一首思念两位亲人的诗词,这两人对他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如今再看,毛主席此次南下,他心里一定解开了很多的疙瘩。

可再一想,他是一国领袖,他去见一个亲人,是何其的不容易。

还是那句话,他是一个人民的领袖,在他心里,首先装的是人民,然后才是自己的亲人。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