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梦见金蝉脱壳’梦见金蝉脱壳壳的颜色是粉色和绿色是怎么回事?

宝钗出现的剧本大部分是现实主义的。

黛玉藏画,云醉针花丛,黛皓月夏大音,诗意的浪漫。

宝钗这里,却是安慰姨娘、劝黛玉谏宝玉、替湘云筹划还席、帮管大观园,很没有浪漫气息。

却有一次,宝钗追蝶,如孩童“急走追黄蝶”一般欢快,难得还追了一路。

这一日是芒种,黛玉浪漫地躲去葬花,宝钗追一双蝴蝶,似乎也是浪漫的事。

且看这蝴蝶出现的契机,正是她想去找黛玉,却瞧见了宝玉进了潇湘馆:

她便止步,低头想了想:

宝玉和黛玉是从小一处长大,他二人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此刻自己也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倒是回来的妙。

这样想很明智,宝黛吵吵乃常事,何必卷入他们的纠葛中呢?黛玉又小性,说不定又生疑,何必给大家添烦恼呢?

这样处理于人方便,也不令自己为难。

于是她抽身,想去找别的姐妹,这时:

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的迎风翩跹,十分有趣。

莫不是梁祝故事里出来的鸳鸯蝴蝶?上天在奖励她?有幸见到这么美丽的生物,还由它们带着穿花度柳,一直跟到滴翠亭,出了一身香汗。

最贞静的宝姐姐,竟完成了很长的步数,当时若有微信运动,她应该位列群芳榜首。

沁芳水系上的滴翠亭,名字很美,周边环境该也是绿意葱茏。追到此处,离姐妹们远了,加上累,宝钗本欲回头,没想到一些嘁嘁喳喳从亭内透出来。

她停步细听。适才不想界入宝黛中,于人于己方便,现在却驻足听墙角,看来好奇乃人之天性。

可好奇害死猫,接下来她听到了一个秘密。

亭内有两人对话:

“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人道:“可不是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说道:“你拿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又答道:“我既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又听说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又回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们的东西,自然该还的。叫我拿什么给他呢?"又听说道:“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况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说了,若没谢的,不许给你呢。"半晌,又听答道:“也罢,拿我这个给他,算谢他的罢。你要告诉别人呢?须说个誓来。”又听道:“我要告诉一个人,就长一个疔,日后不得好死!”

这个秘密,当事者是两说话人,加上对话里提到的芸二爷。具体物事,一当事人的帕子。两桩交易,一桩是芸二爷托另一当事人还帕子,对话间已完成,另一桩是这人替芸二爷索谢物,将完未完。

将完未完时,却被宝钗听去了。亭内既要起誓,可见滋事体大,还帕传帕,私将授受,坏了男女大防。亭外人听得心惊,定性这事为奸淫狗盗,并听出当事人为宝玉屋里的红玉,“他素习眼空心大,最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滋事此人,都不是好的。

因好奇,无端碰到漩涡,宝钗赶紧想办法脱身:

“⋯⋯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

她使的是三十六计里的“金蝉脱壳”,装作和人捉迷藏,乘对方未醒觉而脱身。她的话音到时,亭子里的红玉、坠儿正推开窗。两人唬怔了,且来不及说什么,便遭宝钗先问:

“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他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到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必是藏在这里头了。”

她还装样子进去寻了一寻,之后又假装去别处寻人,一边走一边说:

“一定又是在那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一边说,一边心里好笑。留下信以为真的两人。

短时间内想出脱身之计,合乎情境,且演得逼真,让人相信,真有诸葛之智。她自己都觉得好笑,若不是怕趟浑水,她怎会调动心力精气,去对付这类事,和这些人打交道。

许多时候她想做到滴溜,是不难的。

只是她不轻易去做,不干己事不开口( “黛玉”却无端被她拎来亭边弄水,当了回幌子和盟友)。

庄周梦蝶,听着也有浪漫的色彩。

《庄子齐物论》中: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闯入庄周梦境的蝴蝶,其实是个测试的标杆。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其实庄周能从蝴蝶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庄周就是蝴蝶,蝴蝶也是庄周了。

物我同一,听着很美。但庄周与蝴蝶令人想起真实和梦幻,两者之间云山雾罩。

宝钗追的那一双蝶意象何为?有人说那是她青春的意识,有人说那是她意识里的黛玉宝玉,众说纷纭。

不管蝴蝶代表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追蝶的后来,滴翠亭事件,并不是那么美好。

宝钗出场时,有词介绍: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凤姐出场时,人未到,声先闻,黛玉心里纳罕: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两相对比,越发显得宝钗低调不张扬。

凤姐评价宝钗: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可见宝钗真的是谨慎、自保。

滴水亭外,听闻秘事,她第一反应是如何保全自己,避免麻烦。而且她最快判断出这人这事皆是麻烦,头脑清楚,没有因为追蝶而迷糊失智。

她确定这不是梦。虽然大观园里兄弟姐妹们一处,读书写字、弹琴作画、斗草簪花、拆字猜谜,各种快乐,如在乐土天堂,她却没忘这之外还有个世俗世界,也没将安乐之外的杂音过滤掉。

她反应迅速,很快从短暂忘形的快乐中出来,装备成急智、沉稳的“宝姑娘”。

庄周梦中是蝴蝶,蝴蝶梦醒也是庄周。宝钗追蝶时是宝钗,喜悦的宝钗如添彩翼,在花树下翩跹。应该很久没有这样欢快了,总是贞静自持,忘了也曾有过淘气的旧时光,那时父亲还在,大家一处。滴翠亭外听闻秘事时,宝钗亦是宝钗,这只翩跹醒来了,又回复到一个知道如何自保,如何处理复杂人情的她。

和多数读者一样,年轻时不解宝钗,那时她只是一个脸谱化的人物,因为她,黛玉惶惶不安,因为她,宝黛没成眷属,因为她,宝玉了无生趣。

真正对她有感,是随着年岁增长,注意到她给宝玉讲戏,那句撼动人心的曲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天她过生日,许是将笄之年到来,内心泛起波澜,一向寡言、守拙的她,面对宝玉的不耐“只好点这些戏”,分辨解释开来:

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

并讲解起戏里的《寄生草》。

听后,宝玉连连称赞宝钗。

宝玉激赏不难理解,他和鲁智深,都有着为世不容的叛逆;宝钗赞它并介绍,却让人有些不懂,她,圆融练达,怎会喜欢这个?

后来有些懂时,发现他们的关注不同。少时未经太多世事的宝玉们,喜欢的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想摆脱未来将来的烦恼。历经世事后,宝钗们,感同身受的许是“没缘法,转眼分离乍”,关注和期望的许是“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特别是后者,令人想起“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同样的人生态度和期许,想抵达“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地。

人的烦恼来自生死无常,也来自人这一生,不仅仅是从生到死的时间生物。甫一落地,人便被编织进一个时空之网,那里有落地处名家园,有围在身边的亲人,宗祠里还有祖先的牌位,你所在的空间不仅是你的,你停留的时间也不仅是你的,你承载了遗传因子、家族希望,你活在既定文化里,你是这样一个“人”。生非你所愿,来去亦不能随风,如影随形的烦恼便也不能如蛛丝一般掠去,而这些烦恼也非你所愿。

美丽端方的宝姐姐,如果她只是安静地绣花、散发甜甜幽香,而不是规劝宝玉将心思用在正经书上,烦恼便不会有。一起长大的黛玉,如果她不介意宝玉和其他姐妹玩,如果她没有因此而不开心,烦恼便不会有。湘云和黛玉,如果懂宝玉的心思,不起纷争,不辜负好心,烦恼便不会有。父亲贾政,如果不逼宝玉见不愿见的人,不叱责他没好好读书,烦恼便不会有。

可惜只是如果,烦恼像空气,无孔不入,有时以为摆脱了,下一时又卷土重来。所以宝玉憋屈:

“什么是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原来和自己最相知的不是亲人,不是美丽的女儿,而是烦恼。只有烦恼才懂为何他要“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宝玉这些烦恼,聪慧的黛玉尚且能解,“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何况阅历比他们多的宝钗呢,所以宝钗立马比出了慧能的语录:

普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算是从思想到实践上,宝钗都体味出烦恼所生皆是心,也体会到了只有从容、随缘,“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才能抵达。

随缘化,那些困扰少年的烦恼,连同梦想一样都被现实倾扎碾碎,又在某一个月夜恢复每一片记忆、记忆里的活力,粘连幻化成飞舞的蝴蝶。

蝴蝶飞呀。

蘅芜院清淡无味的水磨石也仿佛有了味道,太阳斜照,蝴蝶的影子映上,一切可喜起来。

庄周既然和蝶分不清,索性不分了,梦想现实哪能彻底隔开呢。

所以,不要惊讶矜持端庄的宝姐姐,会在午后拐进怡红院,坐在宝玉身边绣鸳鸯,不要奇怪她在宝玉挨打后流露出来的女儿态,也不要细想为什么她要扑蝶、偷听。

梦里梦外,来来去去。

只是,蝴蝶入了现实,难免要经受现实的尴尬,难免曾经的七窍玲珑心要从诗情画意上分神,分到机变和计谋上,难免,会上演“滴翠亭金蝉脱壳”这出戏。

难免套上面具,藏起自己。

如此说来,人似谍。

但好在,人还可以像庄周一样梦中幻化,那只蝴蝶也可以从梦中飞来。

如此来说,人又似长了翅膀。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