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周公解梦抓鱼、周公解梦抓鱼虾

在国人眼里,“学而右诗”的科举制度就是今天的高考,世袭贵族消失,在过去发明之前几百年鼓励政治的人也要经过其他高考——寺庙。

▲察举和征召

有所不同的是,这是一场持续一辈子且自由发挥的考试,既然不考知识,那么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场“艺考”。

两汉和魏晋的另类高考--从察举到九品官人制

从三代的世卿世禄到两汉的察举制度,国人第一次部分摆脱了“将相王侯确实有种”的束缚。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高帝求贤诏》

汉高祖刘邦设立的察举制,是为了打破任子、赀选等世袭制和军功家族把控朝廷大多数职位的局面,为下层民众打开了为官的道路,因而要求各地推荐“称明德者”(有美德和美名者)入朝为官,不得推辞。这后来演变出一个名为“孝弟力田”的制度,即将孝悌和耕田出众的两类人选任为官,到汉武帝时终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察举制”。

师古曰:“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汉书·武帝纪》

察举制度分为“孝廉”、“茂才”、“勇猛知兵法”和“尤异”等科目,以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孝廉”为例,主要考察民间人士的“孝”和基层官员的“廉”。

可是,做好了这两点真的就是一个合格的官员了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简单点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样的人就不会冒犯上级长辈,而顺从上级和长辈就不会造反。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是所谓的“仁”的根本,推广下去,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这就是仁的根本。

因此二者的联系就在于此,自“独尊儒术”以来,各朝是都是以儒家思想治国,也就是传统的“以德治国”。在预先设定的道路上,孝悌代表了对朝廷的的忠诚,能够做到贫寒而不忘孝顺父母、顺从兄长,那么道德修养自然是不差的,自然也就会廉洁。至于能力上的选拔,可以在漫长的升迁之路中慢慢淘汰。

▲魏晋“名士”

自曹丕篡汉之时,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广泛支持,他们将察举制度“升级”成了“九品官人法”,本质而言并无区别,不过是将察举权利进一步固定在世家手中而已。

这就是当时的高考制度,对比“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和现下的高考并非没有合理性:虽然缺乏对于能力的客观考察,但科举也看不出官员的品性,高考也考不出动手能力,任何制度都有缺陷性和先进性,不能一棍子抡翻。

察举制度的优缺点

而汉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统一、较长期保持稳定的封建朝代,同察举这一人才举荐的制度很有关系。

▲曾经,所有阶层都是生出来的

对比先秦的世卿世禄,察举制打破了阶层高低、地区贫富的限制,只要有才有德,人人都有机会入朝为官、参加政治,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大大缓和,所谓的“阶级流动性”的确存在。同时,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有识之士,被举荐进入朝廷,他们了解下层百姓的艰辛,了解民间疾苦,或多或少使得政权中心对地方多一些了解,用政上会对百姓有所帮助;更能在客观上使社会稳定,稳定中央政权。

与此同时,察举制度也挟带着巨大的消极性。

其一,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方式,察举不实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导致贿赂、营私舞弊的事情屡见不鲜,在东汉王朝衰落后更是变本加厉。伴随着朝廷的衰落、吏治的腐败,察举制对于门阀士族来说更是助纣为虐。

察举官员很快被门阀士族所垄断,人们为了能被举荐,几乎都相互勾结、沆瀣一气。更使被举荐者视举荐者为恩人、主人,举荐者活着的时候为他效力,举荐者死的时候也要给他披麻戴孝。贵族官僚为了巩固权势、获得更大利益,也和这些被举荐者抱成一团,相互扶持、相互利用,由此为豪强地主集团形成奠定了基础。

▲所谓“共天下”,离“禅让”并不遥远

汉宣帝时期, 察举营私的现象就已然普遍了。东汉中后期,皇帝的昏庸、 吏治的腐败,察举制的权利已经不再掌握在朝廷手中,完全 被大大小小门阀士族所操控。察举时几乎是按照门第族望进 行评选。这时,外戚宦官等也借察举的机会,来结党营私、 舞弊,以巩固权势。

到了东汉末年 ,由于社会动荡,察举的积极性已荡然无存,其弊端则到了极点,并于吏治的腐败相结合,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东汉的覆亡。

其二主要在于察举权的主观单一且几乎不受制约,举荐很大程度上凭长官意志取人,因而易于为长官的私人意志左右。况且察举中举不中考,但“德行 ”又很难掌握,一般地方官员要了解本地有德行的人,往往也只能根据当地豪门、名士们的“清议 ”。为了在清议中居于上品之席,许多人矫饰言行,故作清高,被举荐者往往名不副实。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商良将怯如鸡。”--两汉民谣

如东汉名臣许荆的祖父许武,因为两位弟弟许晏、许普没有成名,于是,许武就假分家自取肥田广宅,让他两位弟弟来博取谦让之名,然后被推举;后来许武又假惺惺将自己手中的家产让给两个弟弟,获得广泛称赞,后升官至长乐少府。

▲一部“二十四孝”,想来表演家不少

也有表演失败的穿帮者,西汉赵宣在双亲死守孝二十多年,感动世人,被举为孝子。但却名臣陈汤被发现他在父母坟前建了地下室,还生有五个孩子,成为当时一大笑点。

这种各种令人感叹世间百态的表演无所不有,而跨越汉、魏和西晋三朝的王祥凭借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传奇在史书和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流芳千古。

“卧冰求鲤”故事的来历

这事听来实封扯淡,如果冰封的河面能够承受住一个成年人的重量,那意味着至少有十厘米左右,温度在零下十度以下,从纯粹的物理学角度而言,想要化开这样的冰面,将人当做生物燃料给焚烧了都不一定做得到,何况呼啸的北风还要吹走绝大部分的热量。

▲本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上天显灵的话,河面上也许会多出一座生动的冰雕而被当做“守株待兔”之类的千年笑柄。从生命去从事一件注定失败的事情,我们不能称之为执着,而只能说愚蠢了。

那么,“卧冰求鲤”故事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东晋.干宝《搜神记》

▲实际上是这样

这是最早的记载,除“卧冰求鲤”之外,还有“黄雀入幕”的神奇。干宝也的确是一位史学家,但《搜神记》却只是一本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从字面上看就可见一斑。作者记录这些只是当做小说杂谈,倒是后来房玄龄郑重其事的将这些记入了《晋书》作为正史流传下来。

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晋书.列传·第三章》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 ...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世说新语》

《晋书》对《搜神记》的记载几乎是一字不差的照搬,还追加了一个“抱树守李”的桥段。

而《世说新语》又追加了一个“求死事母”的华丽篇章,后母想砍死他,不记仇反而“跪前请死”,于是二人就和好如初了。

事情越来越玄乎,参照“二十四孝”的入围标准,王祥甚至可以连续四届当选。

回到事件本身,所有的记载中都没有“卧冰”的行为出现,而是明明白白写着“欲剖冰”,意味着主人公只是准备破开冰面抓鱼而已。但前面“祥解衣”的记载则让真相有点模糊,他要么是准备“卧冰”,要么准备下水抓鱼。然而在完成这些计划动作之前,鲤鱼就自行上岸了。

▲舞台重现“卧冰求鲤”

因而所谓的“卧冰求鲤”有很大的夸大和附会成分。毕竟当时没有证人,更没有可以录制视频的手机,事情想必来自王祥的自述,或者是口口相传后的逐渐放大。

不合理的人物心态

然而,用当下的眼光来看,这些事情是不可理喻的。人就应该有七情六欲,完全无欲无求的只有死人,这种完全没有道德瑕疵的人物或记载本身就是最大的疑点,不如上古的三皇五帝都是

继母朱氏在对继子极度看不顺眼,进而进行了花样百出的折磨,甚至欲置之于死地。话说天天看着一个李子树这样的要求倒是挺符合大众对于“后妈”的认知,只是这手段未免太招闲言碎语罢了。

祥丧父之后,渐有时誉。硃深疾之,密使鸩祥。览知之,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硃遽夺反之。自后硃赐祥馔,览辄先尝。硃惧览致毙,遂止。--《晋书.列传·第三章》

与《世说新语》中王祥用“求死事母”获得了感动和和解不同,《晋书》记载了他还有一个很靠谱的弟弟王览,正是他天天护着哥哥才让继母无从得手。换句话说,这个后母从未考虑过放手,只是基于现实无法得手罢了。

也许,作为家族长子的王祥,他活着就是阻碍后母替王览全取家族财产和人脉的最大障碍。

而王祥的行为已经不能用“愚孝”来形容了,而这种无条件满足他人需求的病态心理有两种可能情况:

▲据上,被人承认的需要是理想实现需要的下级

第一种,自幼丧母的悲催经历,父亲不疼和继母的百般刁难令王祥的童年始终处于被抛弃的心理状态,是否“被需要”成为他判断自身“存在感”的一种方式。如果感觉到自己不“被需要”了,他就会陷入空虚和落寞。

但从后来的表现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王祥的内心极为强大。

▲王祥莫非是这种心态?

第二种,那就是装了,两汉和魏晋不乏表演天才,前辈王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亲儿子都被处死用以得到天下人对于其道德的称颂。但当“在世周公”用古老的“禅让”接过汉室权柄之时,人们才发现他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罢了。

▲你可以看得懂的

对比王莽的狠决和高光演技,“卧冰求鲤”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鲁迅《二十四孝图》

诚同鲁迅先生所言,这种“用力过猛”的感觉非常明显,好端端的一个尽孝行为,被世人夸张成赌上性命的壮举。也许这远非古人的本意,不过为了突出点什么而不断放大而已。

笔者很奇怪,如果只是挂念着“孝顺”的话,王祥的家庭看来并不缺乏行使孝道的人员和能力,之所以不选择离开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着他们从事这样违背本心的事情呢?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晋书》

看到这个闪耀政坛的千年的“琅琊”二字,加之显赫的姓氏,说他生于普通人家怕是没人相信。

▲王祥故里

事实也的确如此,虽非王氏嫡系,然祖父王仁于东汉末官至青州刺史。后来“王与马共天下”的主角之一王导,见到王祥都要亲热地叫一声大爷爷,还是嫡亲的那种。

东汉末年,琅琊王氏此支避袁曹战乱而选择不出仕,因此他的父亲“父融,公府辟不就”。两汉的世家都是地方的“郡望”(豪强地主),此时的王家虽然还不算赫赫高门,但毕竟是传承数百年的诗书世家,应该颇有财货,因而前文提到的那些体力活需要大少爷亲自动手当非事实。

那么,王祥选择坚守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作为家族长子,他具备一切家族资源的继承权,包括家产、世家嫡长子的身份和王氏的社会人脉。虽然爹不亲娘不爱,但如果选择离开,即将意味着世家身份的部分被剥离,也将与“孝”的名声绝缘,再想出人头地也就难了。

王祥的考场经历

在完成“卧冰求鲤”的举动之后,王祥的名声逐渐发酵,地方和朝廷听闻之后,征召的文书如同雪片一般送到了王氏的宅邸。然而王祥以侍奉后母为名,拒绝了所有的邀请,直至后母去世。

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晋书》

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孝子和忠臣,隐居三十年后王祥已经接近花甲之年,放在当下已经是退休的年龄,被丧事和守孝弄得疲惫不堪的想象甚至需要用拐杖才能站起来(杖而后起)。已是老头子的王祥此刻义无反顾地接受朝廷征召,后来颇有政绩,从温县县令逐步升官,历任大司农( 管理国家财政的官职)、司空(管理水利等工程的官职)、太尉(三公之一,最高军事长官)等职。

从讨毌丘俭,增邑四百户,迁太常,封万岁亭侯。天子幸太学,命祥为三老。祥南面几杖,以师道自居。天子北面乞言,祥陈明王圣帝君臣政化之要以训之,闻者莫不砥砺。--《晋书》

应该说,王祥在曹魏集团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和尊重,甚至天子坐在北面请他发言,王祥则陈述明王圣帝君臣政化的要点来加以训诫,在场的人都洗耳恭听,这是道德楷模方有的待遇。

至此我们看到的始终一个道德高尚的老臣,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值得玩味了。

及高贵乡公之弑也,朝臣举哀,祥号哭曰“老臣无状”,涕泪交流,众有愧色。顷之,拜司空,转太尉,加侍中。五等建,封睢陵侯,邑一千六百户。--《晋书》

此时的王祥已经78岁(公元258年),这个深受前朝恩典的老臣面对先帝被弑杀的局面嚎哭了几声,就很快投入了司马氏的怀抱。

▲不小心哭成了司空

王祥出仕之时大致在高平陵事件之后,此时司马氏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廷,及曹髦登基之时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对于篡位一事,他们缺乏的不是绝对的实力,而是士族集团的支持和正统的地位。

想当年嵇康仅仅因为不配合就导致了司马氏的诛杀,王祥这一哭可谓富贵险中求。通过将自己跟满朝文武拉开档次而令司马昭下不去手,选择杀戮势必导致进一步的人心不稳,而合作将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及入,顗遂拜,而祥独长揖。帝曰:“今日方知君见顾之重矣!”--《晋书》

▲司马昭和司马炎

面对司马昭其他人下拜,王祥只是长揖,而前者的回答是令人玩味的:“今天我才领悟您是多么看重我”。王祥以忠孝出名,司马昭以宽容得利,这令笔者想起了唐太宗和魏征,双方在这种高智商的博弈中各取所需,自此王祥尽享了人间的富贵和当权者的礼遇。

诏曰:“古之致仕,不事王侯。今虽以国公留居京邑,不宜复苦以朝请。其赐几杖,不朝,大事皆谘访之。”--《晋书》

面对请求退休的理由,司马炎表示了“基本同意”,却将他留在京城,不用上朝,国家大事却每每必问。

须知历代君王的帝王心术都很微妙,他们对于有能力的道德完人都跟防贼似的,因为这样的人无从掌控且有逆袭成为股东的可能,比如王莽。相反对于有瑕疵的投诚者却爱不释手,大抵在司马看来,王祥的志向就是做一个道德家并守护王氏家族罢了。

结语:都是身不由己

说来,察举制度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简单粗暴地予以肯定或否定,并无助于我们对其科学的认识。如果我们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在其发展中所体现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平等、公开、择优等做法 ,对于当今某些制度的推行和完善 ,却有着历史借鉴意义。

至于王祥本人,没有必要苛责他的表演,因为察举制度毕竟是个门槛,哪怕生于四世三公之家的子弟也必须经历过这一步,何况他只是世家支系一个不受待见的孩子呢?甚至在父亲去世之后他尚且可以带着后母隐居避世三十年,这就不是纯粹的表演所能达到的境界了。

王祥的政治生涯始终是一个名望和政绩皆备的正面典范,自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什么道德上的瑕疵或行为上的失态,无非就是没有为曹魏殉葬而已。我们可以尝试理解,毕竟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还有庞大的家族,其人生经历不过是一个世家子弟的标准操作罢了。

我们不能用上帝视角和今天的眼光来看待古人,作为察举制度下的应考者,王祥的表现已经足够优秀了。

与此同时,王祥是世家代表,而自“卧冰求鲤”起积累的巨大名望另其成为大众心中的风向标,哪怕是改朝换代的司马们也必须尊重这股强大的势力和舆论导向。世家与皇权当年还属于共生关系,而非寄生,所谓“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绝非虚言。

▲参加科举的士子们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隋文帝父子终于意识到世家门阀对于王朝延续的威胁之后,他们启动了另外一项影响至今的选官制度--科举,并在漫长的千年演变中逐渐完善。至此士族门阀慢慢退出了历史发展的舞台,而曾经活跃的演员们也随之消失在舞台之上。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