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型是对环境、原料、工艺的综合作用形成的白酒特殊风味的干练解释。
随着酿酒工业的发展,我国白酒已诞生八大香型。要说如今消费者接受程度更高的,还是浓香型。虽然上世纪70年代前,市场份额第一的要属雄踞北方市场的清香型,但其后随着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品牌的反攻,开创了全国一片“浓”的市场格局。近几年,即便茅台酱香酒强势崛起,也难以撼动浓香型称霸市场份额70%以上的江湖地位。
为什么浓香型白酒的受欢迎程度如此之高?今天,八部府先从产地与风味说起。
产地格局与生态价值
酿酒,离不开特有的地域生态资源。而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区域,“包容地”分布在全国多地。
各地的浓香酒,在具备典型浓香风格的同时,又在细节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产生这些差异的关键因素便是地域生态的不同。
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是浓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群山合围、冬暖夏热、雨水丰沛的特有地理环境常被业内人称为“天然窖池”。这里滋养了多样且活跃的微生物,使得酿造的白酒香气馥郁,形成浓郁的川派。
处丘陵地带的淮河流域,山岗起伏、夏热冬凉、雨多风大,温湿差较四川大,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相对较少,使得酿成的浓香型白酒清淡绵柔,形成淡雅的江淮派。
北方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水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少于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空气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少,使得酿出的浓香型白酒净爽且窖香突出。
各产区精妙地赋予了浓香型白酒特有的风采。多样性的口感与地域文化属性,也为人们提供了品鉴浓香型白酒的更多可能性。
品质风味的“甜美”体验
除了产地优势,浓香型白酒的品质与风味也深刻影响着产销。
消费者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的喜爱,蕴含着怎样美妙的体验?
如果说清香型是“净”,酱香型是“鲜”,米香型是“香”,那么浓香型则是“甜”。
香气上,浓香型带有甜蜜花香和热带水果香,加上粮食蒸煮带来的粮香,粮食发酵带来的糟醅香,酒曲参与发酵带来的曲香,以及贮存产生的多层次陈香,老窖带来的优雅窖香……种种香气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和风味的需求。
口感上,入口的甜,源于粮食自然固态发酵生成的醇甜类物质,而非外源的风味化合物。同时,浓香型白酒略带的酸、咸、鲜、苦味物质,亦与甜味物质在口味上相互协调,让浓香型白酒更醇厚协调、余味悠长。
不难承认,产地格局和品质风味的双重加持,助力了浓香型白酒的“一统天下”。
尽管市场地位难以替代,浓香型白酒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巨大的市场份额中,就藏着浓香酒难以言说的痛。
正因市场庞大,不同价位的浓香酒都拥有被消费的机会,然而对浓香这个大品类来说,“高品质”却仍具稀缺性。如此,对高端好酒的追求依然有赖于少数品牌的努力坚持。
对浓香型白酒来说,其壮大离不开开辟市场的多个领军品牌。今时,市场的进化亦需要更多坚定品质路线的品牌力量为好酒护航,这恰也是八部府在践行的事。当然,不只对浓香型,在多种香型的高品质酒款打造中,八部府亦秉持了追求高品质的信念。
不论香型大战的此消彼长如何演变,八部府也将继续自我更新与挑战,为爱酒的你精选每一款脱颖而出的酒体,打造每一款象征“品质胜利”的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