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代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星火燎原 光耀未来
■贾 永
一座山,一座海拔1779.4米的山,养育了中国革命的幼年,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伟大探索,见证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血脉相连的优良作风。
这,就是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井冈山。他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一条路,引领方向
一面旗帜,鲜血染红。一条道路,向死而生。
1927年9月9日,南昌起义40天之后,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第一次亮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然而,起义不到10天,起义军就从5000人锐减至不足1500人。
革命之路,路在何方?
秋收时节暮云愁。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接连的失败证明,面对悬殊的敌我力量对比,以城市为中心的苏俄式暴动之路,在中国根本走不通。
以俄为师,绝不意味着复制俄国革命的道路。生死攸关之际,毛泽东顶着巨大压力断然决策:放弃攻打大城市,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1927年9月20日,湖南浏阳县文家市里仁学校的大操场。毛泽东向工农革命军讲了这样一番道理: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我们现在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引兵井冈山——这一战略转折,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积蓄力量找到了落脚点,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应运而生,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是一条曲折之路,这是一次艰难进军。
失败的阴影,如同弥漫在罗霄山深处的浓雾,笼罩着士气低落的队伍。打骂士兵的旧军队习气滋生蔓延,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梭镖的农民纪律松散,成批的官兵四散而逃。
乱云飞渡仍从容。就在开赴井冈山的过程中,毛泽东力挽狂澜,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相继诞生。
1927年9月29日晚,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协盛和杂货铺主持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这支快要垮掉的队伍进行整顿和改编。
第二天一早,在三湾村头一棵古老的枫树下,毛泽东说,想留的留下,不想留的可以走,视路途远近发路费,将来愿意回来还欢迎。
700人选择留下来。毛泽东宣布了三件事:
第一、把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这便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第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
第三、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连、营、团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
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人民军队历史上一项伟大创举——“支部建在连上”由此开始,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半个月后的一个夜晚,湖南炎陵县水口镇叶家祠小小的阁楼,见证了人民军队又一个重要的历史瞬间——毛泽东亲自主持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各连党代表参加。6名战士跟着毛泽东举起右拳宣誓:牺牲个人,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次入党宣誓。当这些年轻士兵激动地许下誓言那一刻,他们也许没有想到,人民军队由此翻开崭新篇章。
哈佛大学教授罗斯·特里尔这样评价这段历史:“党便由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了一个每日都在的实体,党便来到了夜晚营地的篝火边,来到了每个战士的身旁。”
大浪淘沙,淬火成钢。人,还是那批人;枪,还是那些枪,队伍却从此变了模样。
罗荣桓回忆:“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当时,如果不是毛泽东同志英明地解决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那么这支部队便不会有政治灵魂。
历史有时惊人的相似。就在同一时期,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也在生死存亡间苦苦寻求着革命道路。三河坝之战,朱德指挥分兵后的3000人阻击敌人。血战三天三夜损兵过半,队伍行至赣南大余,饥饿疲惫的士兵哄抢了县城里的当铺。多少农民起义军就是这样垮掉的?!南昌起义的火种,面临着熄灭的危险。
危急时刻,朱德命令团党代表陈毅把部队拉到城外集合。陈毅高喊:“站队!站队!”
第一个站到陈毅面前的,正是朱德。
朱德说,要革命的跟我走!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1917年”的。
队伍中并没有几个人知道1905年的俄国革命,但一双双年轻的眼睛,从这位舍弃高官厚禄投身革命的革命者坚定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信心和力量。
1927年12月1日,40岁的蒋介石与29岁的宋美龄举行盛大婚礼。上海大饭店宾客如云,蒋介石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时的蒋介石已经不把共产党放在眼里了。在他看来,共产党发动的暴动翻不起多大浪花。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千里之外的罗霄山腹地,一支后来让他的国民党军闻风丧胆的红色队伍,马上就要横空出世。
1928年4月24日前后,朱德率部转战千里,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在宁冈龙江书院,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改编后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这一年,朱德42岁,毛泽东35岁。从井冈山出发,“朱毛”一同创建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一同领导中央苏区反“围剿”,一同指挥万里长征、敌后抗战和推翻蒋家王朝的解放战争,又一同在21年后登上天安门城楼……
道路决定命运。一条道路的选择,唯有放在历史坐标系中,方能看出它的深远意义。邓小平说,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
一座山,辉映历史
1928年6月18日,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开幕。共产国际书记处书记布哈林还在为俄国的经验不能完全移植到中国革命之中而感到遗憾。他甚至担心“深山中的中国红军会把农民的最后一只老母鸡吃掉”。
令万里之遥的共产国际难以想象的是,尽管红军正在遭受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的“进剿”“会剿”,深深植根于农村和农民之中的“朱毛”队伍依然在不断发展壮大。
1928年5月13日,“朱毛”会师不过20天,国民党赣军第27师师长杨如轩纠集5个团,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进剿”。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声东击西,趁敌不备攻占永新县城,歼敌师部又一个营,缴获迫击炮7门、山炮2门、银圆20余担。
一个月后,红军又在永新与宁冈边界,粉碎了以赣军第九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的第四次重兵“进剿”,乘胜再占领永新城,史称“龙源口大捷”。
“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杨)”。“朱毛”合军,两战两捷,红军名声大振。
1928年11月底,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平江起义后建立的红五军主力汇入“朱毛”红军之中。罗霄山脉,竹涛阵阵。万山丛中,旌旗猎猎。五百里井冈一片火红。全盛时期人口达65万,武装割据面积7200多平方公里。1955年,人民军队首次授衔,从这支队伍中走出了5位元帅、3位大将、14位上将和32位中将少将……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比作一部鸿篇巨制,那么,井冈山斗争无疑就是这部巨著的经典开篇。
黑夜沉沉,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围困重重,红色政权能否存在和发展?
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毛泽东深思熟虑、奋笔疾书,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重要著作,为夺取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这就是:在战略上,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军事上,坚持“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方针;在建设上,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红色井冈,辉映历史。八角楼里,一盏只有一根灯芯的油灯,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八角楼前,一棵坚韧不拔撑开石头而长的枫树,一如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设计了工农红军第一面军旗的何长工直到晚年还清楚地记得,打仗之前,战士之间只有两句话:一句是告诉我的老母亲,你儿子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牺牲了;另一句话是胜利之后,在烈士纪念册上给我登记一个名字。
1931年3月的一天,一封皱皱巴巴的信件,辗转送到湖南长沙一位名叫李志强的年轻母亲手中。她急急打开来信,竟然是两页无字的白纸。李志强猛然意识到,心爱的丈夫已经牺牲,不由得热泪长流。
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的陈毅安,22岁跟随毛泽东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黄洋界之战,陈毅安指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战胜数倍于己的敌人,保住了井冈山大本营。捷报传来,正在湘南领兵作战的毛泽东欣然写诗称赞:“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后来,陈毅安身负重伤,被秘密转送到长沙养伤。重返井冈山前,他与相恋多年的李志强匆匆成婚,留了生死之约:“我把信封提前写好,一旦战死,战友们就会替我发出一封无字书。”
在白色恐怖的长沙,李志强历尽磨难,独自抚养着从未见过父亲一面的儿子。陪伴她一生的,是丈夫投身革命后写给她的54封信和最后这一封无字书……
1951年3月,毛泽东亲自签发了全国前十名革命烈士荣誉证书,陈毅安名列第9。
在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有4.8万英烈献出生命,这意味着每天有将近60人牺牲。如今,镌刻在井冈山烈士纪念碑上的英名只有15744人,更多的烈士在鲜血染红战旗的那一刻,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
一段流传于井冈山的歌谣,生动概括了红军将士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壮志: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在莽莽大山深处,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毛泽东、朱德与普通士兵穿一样的衣,吃一样的饭,一样脚穿草鞋行军打仗。以至于刚入伍的新兵,把年长的朱德当成了“老伙夫”。
当年的军需官杨至诚曾回忆:“我们在井冈山的岁月中,从毛党代表、朱军长起,官兵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每天吃的是南瓜和红米,有时红米都吃不上,只吃到南瓜。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菜钱,有时连油盐都吃不上……但是同志们对于井冈山的艰苦斗争是有信心的,我们的心情都是很愉快的。”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共产党人的制胜密码。
靠着坚定的信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种下的红色种子,最先从这块土地上扎根发芽,由此播撒神州大地;中国革命从井冈山上的崎岖小路出发,最终走上了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星火燎原。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写道:“它看起来不像一支军队,但它就是伟大的人民解放军的萌芽,20年后它踏遍了全中国,震撼了全世界。”
一种精神,照耀未来
天寒地冻,毛泽东将棉衣送给房东谢槐福,自己却身穿单衣过冬;朱德把舍不得吃的食盐送给孤寡老人,并说出了一句朴素的名言:共产党和红军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群众的冷暖,牵挂在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井冈山,这样温暖的故事不胜枚举。
井冈山麓西南,荆竹山山脚,屹立着一块远古时期的陨石,叫作“雷打石”。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站在这块石头上,对开赴井冈山的红军宣布了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初上井冈山,毛泽东又明确提出红军的三项任务:打仗,筹款,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帮助群众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革命成功,尽在民众”。从“三大纪律”到“三项任务”,彰显了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深沉的人民情怀,成为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鲜明标志。
井冈山,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起点。从这座盛开红杜鹃的山峦开始,党的初心使命变成了生动的实践。
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毛泽东宣布,红色政权的一切权力归工农兵。
“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当年12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正式颁布《井冈山土地法》。这是中国共产党制订的第一部土地法。祖祖辈辈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土地的农民,由衷地喊出了“共产党万岁”,参战支前的热情空前迸发。
龙源口大捷,红军在七溪岭与敌人打成胶着状,当地党组织一声召唤,宁冈、永新两县2000名农友走上战场,冒着炮火帮助红军运送子弹、转移伤员。“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威武活剧第一次在红土地上演;黄洋界保卫战危急时刻,农民赤卫队、暴动队手持梭镖大刀参战,妇女、老人日夜削制竹钉,埋在山路上阻挡敌人,留下了一幕“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的人民战争动人史诗。
巍巍井冈山,到处都珍藏着用生命写就的8个大字:生死与共、血脉相连。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敌人攻占井冈山烧杀抢掠。当年5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收复失地。按照主力撤离时当地群众的数量筹备了2000块银圆,准备每人发一块,结果只发出了800块银圆。此时的井冈山,已经有1200多名群众遇害。大小五井120户村民被国民党杀绝了69户……
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毛泽东、朱德率部上山,就是寻找人民这个靠山。正是因为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红色政权才能够在白色恐怖的缝隙中生存下来,人民军队才会在浴血奋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1965年5月,正值映山红花开似火的季节,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夕阳西沉,远山如血。登上黄洋界极目远眺,毛泽东思绪万千:“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犹记当年烽火,九死一生如昨。1976年元旦,毛泽东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公开发表,90岁高龄的朱德聆读再三,欣然不寐,在病榻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昔上井冈山,革命得摇篮。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
历史,常常在开启时就标定了方向。回眸井冈山,回望这块最早点燃星星之火的地方,有一种精神照耀未来——
“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这,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贾国梁)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