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春天的一天,右舷均子2厂的工人正在开窑。突然,墙板上的窑釉进入了人们的眼睛,这块墙板整体上是深红色和月白色的,其中一些是红色和白色的。(莎士比亚)。
仔细看去,有晚霭霞光,有树木枝条,有平湖静水,有鸟儿归巢。犹如一幅山水画卷。于是,大家就为它起名为《百鸟归林》,并赋诗一首:钧窑幻出奇妙景,
树木成林鸟雀鸣。
釉色光韵含神艺,
百鸟纷飞归林中。
已经消失的钧瓷挂盘
到了1983年9月,禹县钧瓷二厂到北京参加中国美术馆举行的钧瓷工艺展览。当时碰巧我国著名作家姚雪垠先生也在参观展览,当他看到这件钧瓷挂盘时,立刻被上面的窑变意境所折服。又看到名字和诗句后,他对参展的同志说,你们给起的名字缺乏文学艺术味道,所赋的诗句也像打油诗,没有完全表达出意境含义。在二厂同志的要求下,姚雪垠先生答应重新为此挂盘意景起名赋诗。
第二天,姚雪垠老师就把自己做好的诗句交给他们。起名为《寒鸦归林》,诗句是这样写的:
出窑一幅元人画,
落叶寒林返暮鸦。
晚霭微茫潭影静,
残阳一抹淡流霞。
这四句诗告诉我们,一件钧瓷上面能够自然窑变出像元代一位著名画家的作品《寒鸦归林》来,并且还要逼真;秋后的落叶寒林只剩下静静的枝条,疲倦的鸟儿也在返巢;傍晚的霞光微微的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交互倒映;一缕缕西下的阳光慢慢地藏去自己常去的地方。这样的诗句真可谓达景达意,字字千金;既不重复,又概括全面;短短四句话,彰显了浓浓的文学色彩和诗情画意。
据说,后来有人带上此挂盘到香港去参加展览,在广州白云机场过安检时不慎把其打碎。不但不知此人姓甚名谁,那件钧瓷挂盘也从此消声匿迹。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人们,钧瓷的烧制十分不易,极品更是百窑难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