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诗人被掩盖和忽视已有很长时间,但当然也有历史原因,例如古代的“没有女人才能是美德”的普遍风气。
诗歌史能够流传下来的女诗人,如蔡文姬、谢道韫、薛涛、鱼玄机、李冶、李清照、朱淑真、柳如是等,她们名声的响亮,多因其命运曲折坎坷,情事绮丽跌宕。大众对她们的作品却很生疏,不够了解,甚至有些诗人一生的心血之作,或因传播渠道狭窄,或因世事变迁,多有散佚。在当代,数不胜数的自媒体平台每天推出的数以万计的诗歌,犹如一眼望不到边的水泥丛林,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同样是一种遮蔽。出于对历史及现状的不满,《中国女诗人诗选·2017年卷》由诗人海男、施施然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发行,力求女诗人编、女诗人选,坚持“女性力量、专业眼光、当代气象”的择诗标准,旨在反映中国女性诗歌的现状和女诗人非凡的创造力。
该书集中展示了当代诗坛92位前沿女诗人400余首诗作,在此选发21位入选诗人的部分作品:王小妮、春树、李南、海男、蓝蓝、娜夜、池凌云、潇潇、宇向、扶桑、横行胭脂、安琪、颜艾琳、施施然、玉珍、金铃子、戴潍娜、明迪、冯娜、谭畅、缎轻轻。
◎ 白动物
王小妮
月亮凑过来
门前的软毡上
一条白狐狸的皮。
隐藏得很好
装死也要装得逼真
多少人进出,它动也不动
踩它碾它都不动。
看上去多温顺的动物。
鼻尖发凉,影子刚涂了毒
伤口流着白
漫山遍野毛发重生
它活着呢。
王小妮,满族,1955年生于吉林长春。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毕业后做电影文学编辑。1985年定居深圳。作品除诗歌外,涉及小说、散文、随笔等。2000年秋参加在东京举行的“世界诗人节”。2001年夏受德国幽堡基金会邀请赴德讲学。2003年获得由中国诗歌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三家核心期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联合颁发的“中国2002年度诗歌奖”。曾获美国安高诗歌奖。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
◎ 没有敌人的人
春树
有人教你什么是爱
所以你就不再留恋那些
与之相比不配的
与之相比相形见拙的
春树,80后诗人,目前在柏林与北京之间两地居住。已出版五部长篇小说及个人诗集《激情万丈》。代表作《北京娃娃》,最新作品《光年之美国梦》,主编《80后诗选》(三册)。
◎ 我还能活多久?
李南
我还能活多久?
我问树阴下熟稔流星赶月的盲师
问白云观精通八卦的道长
我打问一棵橡树的年龄
一只野鸭的去向。
我还能写多久?
像米沃什先生、辛波斯卡女士
像沃尔科特还是R·S·托马斯?
这些与词语作战的老家伙
思想里储满了金子。
我只是运走了古老时间中
沙沙作响的残渣。
啊,生命冒出的青烟——无形!
爱的立方根——无解!
李南,“河北诗人奖”首届获得者,曾出版《李南诗选》、《小》等诗集,2011年获《青年文学》年度诗歌奖。其作品优雅,柔韧,既有趋于高贵的精神吟唱,也不乏紧贴地气的思想深度,充满了日常经验和语言美感之间的张力。
◎ 海男的诗
海男
我爱你们,在多雨或闪电的日子里
记忆虽然像手扶拖拉机一样缓慢
然而,缓慢却可以在雷电中看清真相
所谓彷徨,已接近扑面而来的倾盆暴雨
所谓爱情,已被炉火中呜呼的舌歌吟过
所谓疼痛,已被灵魂的荒野之鸟拍翅出音律
所谓时间,已被黑色或明亮的众神划分了距离
我爱着你们,阁楼上我不安的踱步
缠绵的雨季,湮灭了所有灰尘
街道被洗得像照妖镜一样明亮
昨日之火,冷却得像剪下的指甲
相隔玻璃,我如何倾听到一朵野花绽放之声
碗碟,盐水,发芽的土豆,隔世的幽炅
我爱着你们,就像爱抽屉中陈旧的情书
就像舍不得万能的香火熄灭
就像听见水牛淌过河流的西南方上岸的村舍
海男,著名作家,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诗歌、散文、小说领域多有建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花纹》、《马帮城》、《夜生活》、《私生活》等;散文集《空中花园》、《我的魔法之旅》等;诗集《虚构的玫瑰》、《是什么在背后》等,已出版《海男文集》四卷。
◎ 阿姑山谣
蓝蓝
阿姑山,阿姑山
一群羊在坡上啃着青草。
四个孩子在草滩上笑
他们的爹娘在树林里哭。
阿姑山,阿姑山
沟里有十颗黑色土豆
桌子上有一只空碗。
一把斧头跟着你们
太阳在穷人的脖子上闪耀。
阿姑山,阿姑山
今晚的月亮又大又亮
有罪的诗人正在把你歌唱。
蓝蓝,1967年出生于山东烟台。出版有诗集:《含笑终生》(1990)、《情歌》(1993)、《内心生活》(1997)、《睡梦睡梦》(2003)、《诗篇》(2007)、《从这里,到这里》(2008);中英文双语诗集《身体里的峡谷》(2014)、《钉子》(2014);出版俄语诗集《歌声之杯》(2014,与巴别洛夫合著);出版童诗集《诗人与小树》(2014);出版散文诗集《飘零的书页》(1999)、《燕麦草》(2008); 出版散文随笔集《人间情书》(1993)、《滴水的书卷》(1995);《夜有一张脸》(2001)、《我是另一个人》(2014)四部;出版长篇童话《梦想城》、《坦克上尉歪帽子》、《大树快跑》三部(皆为2006)和短篇童话集《蓝蓝的童话》(2003)、《魔镜》(2006),出版童话评论集《童话里的世界》(2015)等。 作品被译为英、法、俄、西班牙、德、日、韩、希腊、弗拉芒、葡萄牙、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等十余种语言。 获1996年度刘丽安诗歌奖; 2005年获得“中国新世纪女诗人十佳”。 2009年获第四届“诗歌与人”国际诗人奖; 2009年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2009年获“宇龙诗歌奖”。 供职于河南省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届住校诗人。
◎ 大雾弥漫
娜夜
我又开始写诗 但我不知道
为什么
你好: 大雾弥漫
世界已经消失 你的痛苦有了形状
请进 请参与我突如其来的写作
请见证:灵感和高潮一样不能持久
接下来是技艺 而如今
你的人生因谁的离去少了一个重要的词
你挑选剩下的: 厨房的炉火
晾衣架上的风 被悲伤修改了时间的挂钟
上个世纪的手写体:……
人间被迫熄灭的
天堂的烟灰缸旁可以继续?我做梦:
它有着人类子宫温暖的形状
将不辞而别的死再次孕育成生
教堂已经露出了它的尖顶
死亡使所有的痛苦都飞离了他的肉体
所有的……深怀尊严
他默然前行
一只被隐喻的蜘蛛
默默织着它的网 它在修补一场过去的大风
娜夜,满族。六十年代出生。祖籍辽宁兴城。成长于西北,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长期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现为甘肃省文学院专业作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写作,出版诗集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奖、天问诗人奖、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等。2005年《娜夜诗选》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 给大雁唱一支歌
池凌云
我不知道在黑暗里除了我之外
还有谁不肯带着苦涩睡去。
而道路已经模糊,隐退的田园牧歌
滑过一声声哀鸣。
在黑暗里,一颗星星就要结束。
我不知道是谁越过榉树
长出蓬松长翼的手摸到一段陡岸。
在黑暗里。在黑暗里。
有人已经进入睡梦,我不知道
将发生什么,是谁又长出长翼。
但我梦见,我们集体
给岛上的大雁唱一支圣歌。
池凌云,出生于温州瑞安,1985年开始写作,著有诗集《飞奔的雪花》《一个人的对话》《池凌云诗选》《潜行之光》等,曾获《十月》诗歌奖。部分诗作被翻译成德文、英文、韩文、俄文等。
◎ 听科恩,心都想碎了
潇潇
所以,需要细看
诗内诗外
你在另一个维度
高高翘起,渴望
脱去肉体凡胎
只用心,潮起潮落
你知道,在这个世界
有一个与你一样忧伤
孤独的人
每一天用25个小时
在倾听,在呼吸
你的暗能量
此刻,南航回故乡
飞到一万三千米的空旷
漫天遍野的云朵被追赶
纯静得如天堂的羔羊
你就在每一朵云巅
撩拨我
离你越近,也就越遥远
越悲凉
潇潇,诗人、画家。“中国现代诗编年史丛书”主编、《大诗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特刊》执行主编。1993年主编了中国现代诗编年史丛书《前朦胧诗全集》《朦胧诗全集》《后朦胧诗全集》《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全集》。出版诗集有:《树下的女人与诗歌》《踮起脚尖的时间》《比忧伤更忧伤》等。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法、韩、越南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孟加拉语、罗马尼亚语等并在国外的报刊杂志发表。其绘画作品参加了“中国当代诗人艺术展”;“中国当代文人书画展”等。长诗《另一个世界的悲歌》被评为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代表作之一。曾获首届“探索诗”奖、“中国第三代诗歌功德奖”、“汶川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奖”、“第二届中国诗剧场•诗歌奖”、“第一朗读者诗歌成就奖”、2013《现代青年》年度人物•最佳青年诗人、第五届“闻一多诗歌奖”、2015中国实力诗人奖、2016年罗马尼亚图多尔•阿尔盖齐传统国际文学奖等。潇潇是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亚洲人,并被授予罗马尼亚荣誉市民。2017年获“百年新诗”特别贡献奖、《诗潮》杂志年度诗歌奖、《北京文学》诗歌奖、中国诗歌网十大好诗第一名。
◎ 远
宇向
我曾倒在
登珠穆朗玛的路上
12年后
我从喜马拉雅头顶
缓缓飞过
从远开始的远
又白又冷
我曾倒在那儿
高原上,指尖触碰星星
“远”是垂首。刺目。寒气逼人
西藏是一种远。蓝毗尼
是远于西藏的远
童年是一种远
裹在暗红丝绒里的望远镜也是
寺院是一种远
相爱是。深海是。墓地是
咫尺是。一个人是
离世的心是
我去过很多很多的远
新的远离弃旧的远
真的远
在更远的远处
沉迷不语
宇向,生于山东,七零后诗人。北岛曾评价“宇向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歌敏感、诚实、尖锐而富于穿透力,面对时代与自我内心的重重围困提出挑战。”曾获“柔刚诗歌奖”、“宇龙诗歌奖”、“文化中国年度诗歌大奖”等奖项,获评“最受读者喜欢的十位女诗人”(2004)。著有诗集《哈气》《宇向诗选》《低调》《我几乎看到滚滚尘埃》等,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在海内外影响广泛。应邀参加美国、法国、港澳等地重要文学交流活动,她也作为视觉艺术家参加绘画艺术展览。
◎ 白色的刺
扶桑
我困惑于这些镜中的刺
这些变白的头发
亮得扎眼,每一根都那么粗、那么硬
仿佛锻打自哪一家乡间的铁匠铺
再多的黑发也盖不住它
多美的染料也哄不了它
每一根白发原本都是漆黑的,像孩子的眼珠。
当它变白,作为一个不幸被泄露的
词,是一声剧痛的
惊呼呻吟然而高傲地阉割了声带
每一根白发都在围困中,孤零零地
独自变白
仿佛白色就是一种冰冷的、沉默寡言的自我焚烧
自我照耀
(那些烧剩的灰不散,依然结晶为白色)
就像山林里游荡的老虎或僻居小地方的诗人
每一根白发独来独往
每一根白发都有自己的某个
夜晚某个神秘的时辰
——它的脚不再踌躇,决意踏上反向的路径。
每一根白发都被它不愿言说的某一道暗电击中过
这毁伤终生不愈,从此再也黑不回来
我的头发遗传了母亲早白的天性
幸甚我不会生育一个女儿再传给她
扶桑,女,1970年10月生。主治医师。 获《人民文学》新浪潮诗歌奖、《诗歌报月刊》全国爱情诗大奖赛一等奖、”三月三”诗会奖、滇池文学奖、《大河》主编奖,入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提名。部分诗歌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国文字。 著有诗集《爱情诗篇》、《扶桑诗选》。
◎ 虚无记
横行胭脂
借僧活命。
应该摒弃七情六欲。逃难至寺庙。
天空孤独,仿佛要落下疾雨
楚音和秦声
在同一经纬上相遇
依然属于方言的地方割据
今日,虚无有庞大的回声
深入肝胆和肺腑
若以树为琴,树弹奏落花一曲
若以流水为帛,只能题写无意之辞
卦象上前途未卜
我已丢掉九条命
剩下的一条也不能与你相依
这是个孤苦而悖论的时代
谁若怀揣锦绣之爱谁必毁灭更快一一
盛大的尘埃,渺小的鲜花!
唉,只有寺院的早晨
鸟鸣翻开诗经
阳光扑入内心空白的审美地带
天地深仁,不再发言即是慈悲
唉,油菜花已长成自己的祖宗
天上流云养活自己的病历
时代遍布无力小儒
孤独症患者和我
横行胭脂,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获诗选刊2010·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首届黄河金岸诗歌节创作一等奖、第三届柳青文学奖、西安市骨干艺术家奖、陕西省优秀签约作家奖、陕西青年诗人奖。诗集《这一刻美而坚韧》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 情感游戏
颜艾琳
「输的人,死掉。」
下一局
换赢的人输,
刚刚中了一发隐形子弹的那人
此时正威风地喊:
「你输了。」
我倒地、闭上一只眼
感受到输的沉重;
那人赢得八分灿烂,
我用余下的两分口气说:
「再来一局,一定让你输。」
这时,他笑得十分得意。
为了那人满意的笑容,
我愿意再输一局。
我与那人的爱,
一向都是28赔率。
我输得起,
只要游戏进行下去
输赢轮回,我就不会死。
赢者是我。
颜艾琳,台湾台南人,1968年出生,辅仁大学历史系毕。年轻时玩过摇滚乐团、剧场、地下刊物。曾获出版优秀青年奖、创世纪诗刊40周年优选诗作奖、全国优秀诗人奖、吴浊流新诗正奖、中国文艺文学类新诗奖章。著有《骨皮肉》、《黑暗温泉》、《她方》、《微美》、《诗乐翩篇》、《A赢的地味》十几本书;诗作已译成英、法、韩、日文等,被选入各种国语文教材,并被改编为流行歌、民谣、微电影、广告、舞台剧、现代舞、小剧场等。
◎ 窗外
施施然
“当我饥饿,上帝会递来记忆的饼干”
她平静地在我对面坐下来
左手将滑下来的一缕染过的棕发
重新抚到耳后。右手
将桌上的卡布其诺轻轻朝里推了推
“我已经51岁了”。当我试图用目光
从她轮廓美丽的脸庞上
丈量出岁月。她坦然地说
“太可怕了!这现代的保养技术”
我用微笑掩饰住暗暗的意外
——她看起来只是个少妇
窗外,细雨冲刷掉我们来时的脚印
少女工人、黑胶、留声机、小三
唱片社女掌门
我想起那些关于她的风言风语
“是的,我比先生年龄小很多
但他很爱我
但也有一些时候,比如
生意上出了一些棘手的事情
他会拿我出气。”
“他揪住我的头发往墙上撞
他甚至把我绑起来打
你吃惊我为什么不反抗?
不,我能够理解他
甘心做他的出气筒。”
女店员用雪白的托盘
送来我的柠檬茶
我们沉默下来
一起望向咖啡馆的
窗外,一个死去多年的男人
竖起衣领站在那里。
施施然,本名袁诗萍,诗人、画家,出版有诗画集《走在民国的街道上》(台湾)、诗集《青衣记》、《唯有黑暗使灵魂溢出》、《杮子树》等,曾获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三月三诗会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文学奖励,部分诗作被译为英语、瑞典语、法语、罗马尼亚、韩语等语言推介到海外,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国内画展并被收藏。
◎ 人的纯洁
玉珍
人有一部分痛苦来自纯洁,
人的纯洁
一种危险的高贵
花朵般脆弱
却有人奢望它永生
玉珍,90后,湖南株洲人,作品见《人民文学》《诗刊》《读诗》《星星》《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等,获第六届张坚诗歌奖年度新锐奖,第一届人民文学诗歌奖诗歌新锐奖。参加第30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喧嚣与孤独》。
◎ 不重要了
金铃子
这些作品将流落到何处
悬挂在谁的书房和客厅。不重要了
我从没有对收藏它们的主人
说声谢谢。不重要了
每次送走它们都不快乐
快乐去了哪里?不重要了
我坐在24楼,怀疑这世界
已经卧床不起,汤药未断
我怀疑我,窃居人世太久
不然不会,把自己写成一支秃笔
写成孤单
不重要了
金铃子,女,诗人,中国作协会员,8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诗歌。著有《奢华倾城》《曲有误》《越人歌》《金铃子诗书画集》。曾参加24届青春诗会,鲁17学员。获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七届台湾薛林青年诗歌奖,《诗选刊》2008·中国年度最佳、先锋诗歌奖,《诗刊》2012青年诗人奖等文学奖项。
◎ 重阳,忆父亲
安琪
跌跌撞撞
尽力平衡滚烫的方便面
往我的铺位走去
短暂的几步路
我竟然看到了我的父亲
他坐在那里
手上夹着香烟
永远也不想放下
他坐在那里
眯着黄氏家族
代代相传的小眼睛
他坐在那里
脸上没有一根皱纹
表情舒心、惬意
我的玩心甚重的父亲
其实也并没有走过多少地
这一生他困守漳州
近乎足不出户
这一生
他和母亲怄气
争吵
闹着闹着
就与世长辞
就永垂不朽
在我身上
如今他跟着我的每一次外出
当他诗兴大发时
我就写诗
安琪,福建漳州人。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第四届(1995年)柔刚诗歌奖得主。诗作入选《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教程》《中国新诗百年大典》《亚洲当代诗人11家》(韩国)及各种年度选本等。主编有《中间代诗全集》(与远村、黄礼孩合作,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有诗集《奔跑的栅栏》《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极地之境》等。现居北京。
◎ 临摹
戴潍娜
方丈跟我在木槛上一道坐下
那时西山的梅花正模仿我的模样
我知,方丈是我两万个梦想里
——我最接近的那一个
一些话,我只对身旁的空椅子说
更年轻的时候,梅花忙着向整个礼堂布施情道
天塌下来,找一条搓衣板儿一样的身体
卖力地清洗掉自己的件件罪行
日子被用得很旧很旧,跟人一样旧
冷脆春光里,万物猛烈地使用自己
梅花醒时醉时,分别想念火海与寺庙
方丈不拈花,只干笑
我说再笑!我去教堂里打你小报告
我们于是临摹那从未存在过的字帖
一如戏仿来生。揣摩凋朽的瞬间
不在寺里,不在教堂,在一个恶作剧中
我,向我的一生道歉
戴潍娜,青年诗人,作家 。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文学博士,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近年来高频率活跃于文坛诗会上,作品和评论文字见于各类媒体,其自成一格、反潮流的文风引发多方关注。小说诗歌刊载于《诗刊》、《星星》、《中国当代汉诗年鉴》、《青年作家》等杂志刊物。出版诗文集《瘦江南》、童话小说集《仙草姑娘》、诗集《面盾》、《我的降落伞坏了》等。
◎ 观看一幅画的多种时间
明迪
初看是洪山宝塔
强行进入飞鸟的空间
细看,是一条路
固执地伸向远处
渐远渐微,足不可道
傍晚是一棵树
与落日,垂直分离
夜里,是身边的江水
流淌,这声音
与对你的记忆,纵横交错
醒来后坐起,你已住进我身体
成为我的脊椎
——我远走他乡
或死心塌地守住塔的阴影
又有什么分别?
明迪,海外女诗人,翻译。曾在波大读语言学博士,后改学行政法,在政府部门任社安法听证官。著有诗集《D小调练习曲》,《柏林故事》,《洛城镜像》,《分身术》,《明迪诗选》(2010,长江文艺),《和弦分解》(2010,海南出版社)。在台湾出版有译著《在他乡写作》(2010,联经),《错光的时光》(2011,联经)。現居洛杉矶。
◎ 博物馆之旅
冯娜
没有声音的朝代,超过了后代的理解力
一代人的器皿,保存着他们的雨水和心智
我相信重复,也是创造历史的一种方式
——或者,是众多的重复延续了历史
献身于某颗星辰和它不可知的轨迹是愚蠢的
相信星象坦荡则更加愚蠢
一行经文获得无数版本的赞颂
如今,隔着冰冷的钟罩
我们活捉了一个伟大国家的祷告
那些在旷野里逃窜的、在海峡溺毙的
罕见的、庞大的白垩纪物种
想象它们和我们一样目光发烫,辨认着未知的来客
来自地心深处的背叛
繁衍出岛屿、密林、始祖鸟多余的翅膀
此刻灯光盘旋,为它们注入新鲜的死亡
时间的暗道和窄门,被推开、掩埋
一尊远渡重洋的雕像
眉宇与我们相仿
而我们
我们正在为尘埃和海水的重量 争论不休
冯娜,1985年生于云南丽江,白族。毕业并任职于中山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云上的夜晚》、《寻鹤》、《一个季节的西藏》等诗文集多部。曾获华文青年诗人奖、奔腾诗人奖等多种奖项。参加二十九届青春诗会。首都师范大学第十二届驻校诗人。
◎ 过分
谭畅
“这世上多少人爱我都不为过
你却让我惊喜”
花朵呻吟着拥抱树叶
把夕阳揪出低垂的嘴角
鼻翼有山的寂寞
海浪一口口舔酥了岩石
冷风闭上眼睛,吁出长气
这双手曾打败吴刚,安抚嫦娥
抠出阿基米德的石头,拔光柏拉图的鸡毛
今天,只要你轻轻握着
谭畅,写诗、作词、编剧。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女作家协会副会长。中国诗人俱乐部发起人、副秘书长。2010年起推出《大女人》组诗。提出“柔软出诗人”。
◎ 皖南一隅
缎轻轻
戴斜帽子的小孩
那年,七岁。皖南的街角
泡桐树敏感得发紫
盲人正在树下流泪打喷嚏
那个小孩是我,抬手扬起一把尘粒
而另一个衰老的我
正在某种不可喻的情境里困住
一寸寸窒息
直到铁匠升起了灶炉
他十指拢着火苗,小心地敲打铁器
黄昏将尽,冰冷的风拂着
时间里静态的一切
我的痛苦和月亮一起升起
这是场无法结束的游戏
多少年过去了,孩子卧在睡眠里
木床上蜷缩着一个老妪。
缎轻轻,80年代初生于安徽古城桐城,后幼时迁芜湖读书,现居上海,从事IT工作。自幼喜爱文学,14岁起在《儿童文学》发表散文作品,其年少时代持续散文随笔创作。2004年开始写诗,于《诗歌月刊》《诗选刊》等杂志发表诗歌作品百余篇。著文集《一人分饰两角》。
诗歌选自《中国女诗人诗选·2017年卷》
“
《中国女诗人诗选·2017年卷》由诗人海男、施施然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发行,力求女诗人编、女诗人选,坚持“女性力量、专业眼光、当代气象”的择诗标准,旨在反映中国女性诗歌的现状和女诗人非凡的创造力。该书集中展示了当代诗坛92位前沿女诗人400余首诗作。
”
往期精选
下班下之后,还可吗?诗人吗?之后
下班之后,还可以当一个诗人吗?
新诗可以向杜甫学些什么?
在你眼睛里我找到了童年的梦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书目录及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