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的时候,都是干净整洁的,这叫清明。”高平区按照“双减”政策,将24节气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品尝“双减”下的快乐童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月4日,在高坪区走马镇的黄辉文化传习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气”课正在进行。30名小学生在这里学习二十四节气和清明节的历史由来与传统习俗,并参观了璞缘文化大院内的川东北耕读文化展示区,感受岁时节令的智慧与农耕文化的魅力。
参加活动的学生邹卓霓说:“今天我学会了二十四节气歌,还有清明节的手势舞,了解了很多清明节的故事和诗歌,我还和妈妈一起制作了美味的青团,我今天第一次知道清明节原来有这么多的文化习俗和农事活动,我非常的开心!”
“我们上山采的清明草和艾草,做了青团,虽然清明草和艾草很难找,但是我们还是很开心,因为劳动最光荣!”参加活动的学生付寰宇向记者展示自己制作的青团时说。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当天,小朋友们还在老师与家长的带领下,一起春耕春种,刨土、施肥、点豆、栽苗、盖土,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体会劳动的快乐。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累积和智慧的结晶,作为24节气之一的清明节,则是唯一一个以节气命名的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传统节日,也是自然节气点。
“清明节既有寻根问祖、追思怀远的文化情结,也有种瓜种豆、踏青赏花的传统民俗。”南充智慧树亲子俱乐部负责人蒋敏说:“我们希望在‘双减’政策之下,利用这种研究性的学习实践,让孩子们在清明节气里面能够感受泥土的芬芳和四季的更替,在体验当中去动手动脑、制作探索,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成长为一个更自信、更有民族自信心的人。”
据了解,此次活动只是高坪开展的“二十四节气”课外实践活动之一,接下来该区还将致力于打造“节气文化”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系列课后服务,倡导学生跟着节气去劳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碰撞中,学习劳动技能,弘扬传统文化。
全媒体记者 罗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