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原来还能如此诗意!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一年中季节、气候、现象学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最美“二十四节气”诗画










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的法定机关,由《公约》最高权力机关缔约国大会选出的24个缔约国组成,任期四年;缔约国大会每两年对半数委员国进行一次换届选举。委员会每年举行一届常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维系着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持续感,也是确保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力的重要资源。所有列入非遗名录的遗产项目都须符合《公约》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公约》操作指南规定的列入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为以下五大领域:(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二十四节气”的申报从整体上归为第四类遗产领域。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

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

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

夏季的开始。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

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

秋季的开始。


处暑: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

昼夜平分。


寒露:

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

冬季的开始。


小雪:

开始下雪。


大雪: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

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

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