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梦到入室抢劫—梦到入室抢劫周公解梦?

刘永哲。

可能不熟悉的名字。

但是以他为模特的韩国犯罪电影部高能。

《追击者》里,河正宇饰演变态杀人魔,Sir时常分不清究竟该说他演得好,还是学得像。

柳是谁?

韩国史上最臭名昭彰的连环杀人犯,甚至可以不加之一。

2003年至2004年,10个月里,他有计划地连续杀死并分尸了至少20名受害者,其中有富人、老人、残障者,以及性工作者。

多年以后,经办此案的刑警依然“毛骨悚然”。

△ 图源:《韩国雨衣杀手:全面追缉柳永哲》,下同

更可怕的是,他在被捕后仍毫无愧疚、忏悔之意。

面对镜头还试图“警诫”世人。

我希望女性们可以学到教训

别再出卖身体

也希望富裕阶层能够彻底醒悟

比起以往作品,带着不同程度的猎奇色彩塑造这位“杀人狂”。

今年,有人试图以更冷静的方式接近他。

有多近?

不仅面对面,还要“心连心”

《解读恶之心的人们》

악의 마음을 읽는 자들

需要澄清的是,这不是一部关于柳永哲犯罪事件的个人剧。

柳永哲事件只是这部韩剧的创作蓝本之一。

像柳永哲这般的极端案件,本剧有足足6个。

《恶之心》聚焦的是一个特殊职业,侧写师(也叫犯罪行为分析师)。

韩国版《心灵猎人》。

侧写师是刑侦人员的一类。

职能是通过分析作案手法、现场布置、犯罪特征,描摹罪犯的犯罪心理,进一步推测其形貌特征、身份背景、性格特点等,以便警方缩小搜捕范围,并及时制止犯罪行为的延续。

侧写师这个题材并不鲜见,国产剧也时有表现,比如《心理罪》《逆局》。

但《恶之心》与众不同。

剧中所涉及的犯罪事件,全部有据可查。

本剧改编自一本纪实类著作:《追逐怪物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之一是韩国侧写师鼻祖权日勇,书中记录的都是他多年来在从警过程中的真实经历。

剧集一出,打破许多普罗大众对“刑侦”的想象:

破案过程很刺激?推理过程很神奇?

错。

本剧不像一般的犯罪剧那样刻意追求反转、刺激与快节奏。

转而力求写实,还原侧写师办案过程的枯燥、繁杂与条理。

这其实更符合现实情况。

这反而令它在众多同类型作品中脱颖而出。

原因不复杂。

对于犯罪剧而言,真正重要的、好看的不是花哨酷炫的推理,不是险象环生的追捕;

而是你是否有洞穿人性深渊的智慧,以及与它对视并且脱身的勇气。

01

时间倒带至1998年,韩国首尔(当时还叫汉城)。

整座城都在讨论一起连环入室强奸案,10个月12名女性遇害。

疑犯被代称为“红帽子”,据称他每次作案都戴一顶红帽。

警方严密部署、多方巡查,甚至不惜集体化身女装大佬在深夜的街道上钓鱼执法。

然而罪犯仍逍遥法外。

又一个深夜,警察们冻得瑟瑟发抖,却再次无功而返,嚷着赶紧下班去吃夜宵。

只有一人例外,自愿加班的重案组刑警宋河英(金南佶 饰)。

皇天不负苦心人。

“红帽子”企图翻窗时,歪打正着地被他抓了现行。

追逐、厮打、艰难制服后送回警局审问……

嗐。

结果是个“模仿犯”。

空欢喜一场,宋河英大失所望?

他更起劲了。

心里燃起更大的疑问:嫌犯那么做的心理是什么?

可惜宋警官的热情马上被泼冷水。

各位同事态度几乎一致:

我不想了解这些人渣的心理

无可厚非。

犯罪就是犯罪,犯事抓了便是,傻子才费脑筋理解他们,自寻烦恼。

巧了,宋河英就是那个“傻子”。

几天后又有案件发生。

这次更恶劣,当事人直接在家中窒息身亡,诡异在,被害者赤身裸体,却没有被性侵的迹象。

警方这次很快锁定嫌疑人:受害人男友。

时间、动机、屋内指纹等“证据”都指向他,而他也承认当时确实跟受害人发生过争吵,无法提供不在场证明……

可以缉拿归案了?

但进入审讯室,受害人男友拒不招认。

对于警察们来说,此案已结,不认罪没关系啊,用拳头就能解决的事儿还叫事儿?

对这些不是人的家伙,用打的方式是最快的。

此时“傻子”又来捣乱了。

宋警官提出众多疑点,诸如犯罪手法不同,剥光衣服却没有性侵,而且现有证据不足以坐实受害人男友的罪名等等。

却被上司哂笑置之。

直至,真正的“红帽子”被抓获。

宋河英没有因此欣喜,他陷入了另外一个疑问。

在警局,“红帽子”看着不断哭喊叫屈的受害人男友,没来由说了一句:

他可不是真凶

两人素不相识。

“红帽子”凭什么这么说?“红帽子”的话可信吗?

那个时候,大部分聪明的警察都不会去思考这两个问题。

但幸好警察里还有一位坚定的“傻子”。

02

宋河英十足异类。

不苟言笑,在几百人的警局几乎没朋友。

不是宋河英本意如此,而是他打小就与众不同。

五六岁时妈妈带着他到游乐园划船。

两船相撞,小河英跌入湖中。

按照悬疑剧的一贯拍法,这里的悬念是小河英何时获救、如何获救。

偏偏《恶之心》别出心裁。

镜头一转,来到水下:

水下竟有具漂浮女尸。

一般的小孩子此时定然吓得连连呛水。

小河英作何反应?

只见他伸出手去,似乎想要拉住那具尸体。

被救上岸后,警察也来到现场。

脸上的泪痕还未擦干,他就自顾自地来到尸体旁边,愣愣地看着担架上的她。

为她盖住那双露出的浮肿的脚。

对于旁人来说,这只是一具女尸;

但对于宋河英而言,这只是一位好疼好疼的大姐姐。

他彷佛天生就能比常人加倍强烈地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即使当事人已经五感全失。

以至于二十多年后,看到类似的受害者,他仍旧会梦见她。

这种超乎寻常的同理心,使得宋河英实在无法和放弃理解他人的同事们相谈甚欢。

在那个湖边,他曾目睹人群中有个带有凶手气息的神秘男子匆忙离开。

对受害者痛苦的共振,驱使着他追寻着这股气息,成为一名刑警。

当上刑警后,他赶到现场询问的第一个问题总是:

被害者的家属呢?

来到医院,看到哭晕过去的被害者母亲。

那个幼时的动作依旧刻在他的下意识中。

他看得见一个个具体的人的痛苦,于是他觉得自己天然有责任抚慰这些疼痛的心灵。

而抚慰的最好方式便是揭开真相。

是的,宋河英还是不相信前文提到的第一个受害者死于男友之手。

正如上司认为隔了一张桌子,自己就和嫌疑人不一样了,乃至人性都不同。

但宋河英不相信。

他认为人在根本上并无差别,即使罪犯和警察,在人性上也没什么不同。

为了抓住真凶,他决定要学会像罪犯一样思考。

毕竟,罪犯最懂自己的同类。

03

宋河英脑子里又冒出了“红帽子”说的那句话:“他可不是真凶。”

百思不解之下,他来到监狱,朝“红帽子”“请教”。

“红帽子”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习性。

狗改不了吃屎,刻在骨子里的习性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就像红帽子小时候老挨父亲的打,只因他坚决不吃完碗里的最后一口饭。

宁愿挨打也不吃,吃了就会失去灵魂。

哪怕坐牢后,没人打他了,他还是不吃。

无论计划得再周密,习性都不可能为计划所规训。

——理解到这种共通的人性,是完成侧写的第一道关。

因此,那个必须要强迫症般脱光衣服才能完成犯罪、获得满足的家伙,才是真正的凶手。

接下来,便要破解这种强迫症的成因,以锁定搜查的范围。

——第二道关,锁定范围。

“红帽子”甚至放言,真凶肯定还会再次犯案,因为他戒不掉“成功犯罪的美妙滋味”。

——第三道关,预测行为。

需要指出,以上三道关只是方法论,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会复杂数倍。

没等宋河英想出具体策略,上头的责骂劈头盖脸就来了。

当时警察向囚犯咨询这种事简直闻所未闻。

即使后来,真凶被宋河英用这种办法抓住。

媒体和公众也一致认为,靠罪犯抓罪犯,这是警界的耻辱,铺天盖地皆是谴责,无半分认可。

千万别以为舆论的偏激是编剧的胡编乱造,有事实可查。

2004年,柳永哲案告破后,因为对群情激愤的围观民众处理不当,当时带头侦破此案的警长不仅升职无望,还被降职处分。

△ 图源:《韩国雨衣杀手》

向前走的道路总是艰辛的。

个人如此,社会更如此。

社会要向前走的前提,必然是有少数个人作为先行者的领引。

这些不合时宜的先行者,又必然是另类的、孤独的、不被认可的。

04

异类,总是孤独。

幸好,异类不只一个宋河英。

剧中第二个中心人物——鉴定科长国荣秀(陈善圭 饰)。

他敏锐地察觉到:

犯罪心理跟社会形态、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面对新时代,不能以常理(如情杀、仇杀、劫财等)分析的犯罪行为已经发生,并将愈发频繁地发生。

这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诸如家庭不幸、社会矛盾等,形成极端人格,以传统动机无法定义的心理,随机或周密地连环犯案。

△ 下图图源:《韩国雨衣杀手》

曾经那一套只能依靠眼前能看到的证据判案的刑侦思维,逐渐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

原因是,不在眼前的、整体的、将要发生的罪行,这种思维统统看不到。

现代语境下,要想破案,首要条件是洞悉犯罪分子的内心。

与罪犯面谈是掌握其犯罪心理的重要途径。

然而,思维方法的革新谈何容易。

国荣秀不惜主动降职,从鉴定科长自贬为分析组长,也要力推犯罪行为分析组(侧写组)的成立。

结果求来的办公室,还被安排在地下废弃仓库。

没空调,连办公桌都不够,根本没人把这个部门放眼里,处处嘲笑揶揄……

好在,实践证明了侧写小组的价值。

这种价值体现在推测和预判两方面。

本剧第二个案件,幼女奸杀分尸案。

凶手把小女孩分尸后,把尸体的碎块用塑料袋包了两层。

而小组通过侧写,推测出这极可能是屠宰户的职业习惯。

其他警察查案都是从现有线索入手,按图索骥。

侧写师的第一原则,是站在犯罪者的角度体会、理解、思考。

借助对狱中另一名分尸犯的探访,小组能从有限的信息中推导延伸,甚至预判出罪犯的部分生活习惯、住所情况和生理缺陷。

事实证明,他们在两方面的判断都基本正确。

可即使侧写师这么厉害,他们抓住头两个罪犯,也靠运气。

俩人某种程度上都是自投罗网。

第一个罪犯(入室杀人犯),入室行凶未遂被当作小偷逮进警局。

第二个罪犯(奸杀分尸犯),去便利店买酒,正巧撞上警察在店内查看监控。

这是破案的偶然性。

也是Sir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本剧写实感的体现,现实中许多大案的侦破,都或多或少有幸运的成分。

它没有神化侧写师的能力,他们说到底也只是警察,分工不同罢了。

当然,本质上,破案又是必然的。

罪犯一被抓,根本原因在于侧写小组取证到了他留在被害者屋内衣柜立柱上的指纹。

抓到他只是时间问题。

罪犯二被抓,根本上是因为他的行为模式和身份信息,都已以他留下的种种线索为介质被侧写小组所瞄准。

随着警察排查范围的迅速缩小,他必将无所遁形。

言而总之,这种必然早在犯罪发生之初,便已注定。

一切接触都会留下痕迹

偶然与必然之间的你中有我、暗通款曲,在Sir看来,是《恶之心》在剧作上的一笔亮色。

05

你可能会跟Sir一样好奇,什么样的人够资格成为侧写师?

如国荣秀组长在招募宋河英时提到的:毅力、心胸、直觉、常识、逻辑、推理……

这些都是侧写师必备能力,但相比最后一样,都是次要。

要做侧写师,最核心的素质是感性,是同理心,是理解他人的能力。

理解他人,不止理解友人、好人、善人,乃至理解敌人、坏人、恶人。

说到底,侧写师,“写”的是人心。

除此,Sir想补充的是,侧写师还需要做到理性与感性并存,冷漠与深情交织。

即,极致的外冷内热。

从这个角度看,剧中的宋河英堪称这行里百年一遇的练武奇才啊。

外冷。

他可以做到被同仁排挤、被领导贬职、被舆论讨伐也面不改色;

哪怕案件告破、犯人归案、立了大功,依然不悲不喜。

内热。

为找回被害小女孩被肢解后丢失的手指,他在犯罪现场三次提出要地毯式搜索;

当罪犯落网,他的第一反应还是:(最后两根)手指呢?

原因无他,他能痛他人之痛。

半夜蹲守时遇见一只猫,擅离岗位上前喂食。

大概是因为,只有他看到,那只猫,瘸了一条腿。

但这种过强的共情能力,不全是件好事。

每一条你无法挽救的生命,最终都将化为一把刺向自己的刀子。

宋河英在某次探访中,犯人发现了他的眼神中的空洞。

正如这位囚徒所言,圣人与怪物,常人与暴徒,其间无不是一线之差。

这或许便是选择成为一名侧写师不可避免的代价。

这不是Sir夸大其词、空穴来风。

采访中,韩国侧写师第一人权日勇(他也是剧中国荣秀组长的原型)如是说道:

△ 图源:《韩国雨衣杀手》,下同

如此代价,为何坚守?

做侧写师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用权日勇的话说,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他人的关爱。

一旦你在现场触摸过被害者无辜死去的肉体,你就无法对那个难以安息的灵魂置若罔闻。

用剧中人宋河英的话说:

盲人点灯,不为照亮自己,而为照亮别人。

宋河英对此还有个形象的比喻:

为预防未发生的犯罪,侧写师本质上撰写的是人类的错题本。

最后,跳出《恶之心》,Sir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细节。

2004年,权日勇的一位同仁,当年合作侦办柳永哲案件。

她是位指纹专家,随同去挖掘掩埋的受害者遗体,负责给受害者识别身份。

因遗体被肢解,外加经久腐坏,指纹难以辨认,同事都劝她不要自找麻烦。

但考虑到如果指纹鉴定不成,DNA鉴定至少要等半个月,所以她暗下决心,一定要采集成功。

她翻找着死者的手指,采集指纹,但尸水不断滴落,于是她一边采,一边擦。

几番尝试后发现,能有效采集的手指,只有一根。

对着这根手指,她继续一边采,一边擦,甚至开始不自知地和逝者说起话来……

一次又一次,采集到第161次时,终告成功。

这是所有关于侧写师的资料、影像中,最让Sir动容的一幕。

她穿透自我,把自己架设成了连通生者与死者的通道。

在那一瞬间,她浸入了死者的苦难,同时领受着生者的悲伤。

正如《恶之心》的英文名:

“Through the Darkness”(穿越黑暗)。

结合侧写师们的经历,Sir不禁想起犹太教经书《塔木德》里有句话:

人的眼睛,由黑白两部分组成,可为什么人是通过黑色的部分看世界呢?

或许因为,只有穿越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C梦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