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孝子,平宁背道而驰的贤人”这句谚语通常被认为是山区人盖房子的风水谚语,是山区人盖房子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之一。
平原地区一望无际,没有山,这条俗语也就不适合这些地方。古代,人们把平原地区的地势称为“平洋”,把山区和丘陵地区称为“山地”。
“平洋”和“山地”住宅的选址是完全相反的看法,“山地”住宅选址是“立起来看”,讲究山的地形和地势,统称为“形势”,通常为“坐实朝空”,实,指实地,也就是山,就是背靠山而建,空,指相对开阔之地;平洋住宅选址则是“倒起来看”,讲究水流的方向和形态,通常为“坐空朝满”,空,指开阔地,满,指水流,也就是河流。
山地建房,所有的开阔地是相对而言的,开阔地的四周都是山。因此,“面对青山”和“屋后青山”就是很正常的现象。包括左有青龙山和右有白虎山,大多也长满树木,也是青山,因此,山区的住宅四面都在青山的包围之中。
只不过房屋前面的青山,一般都与房屋相隔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就是开阔地,称为明堂,明堂越广阔,前面的山与房屋的距离就越远。古代说:“明堂能容千军万马者,财富声名远扬天下”,但是,能拥有这种开阔而肥沃之地的山区,少之又少。即便明堂可容千军万马者,房屋前面的远处仍然有山。
有青山就有绿水,通常来说,开阔之地都有河水或溪水流过,因此,房屋前的山,很多与房屋隔河或隔溪相望。
房屋(一般指正屋和大门)面对青山,家里就真的出孝子吗?而房屋后面为平岭,就真的能出贤人吗?旧时,农村的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和道理呢?
在农村山区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条俗语往往又被山区一些农家当成一副春联,贴在正屋两边的檐柱上。类似的对联还有“门前绿水声声笑,屋后青山步步高”。主要根据环境来说的,通常还有“屋后松柏棵棵荣”、“房后竹林节节高”、“屋后青山岁岁春”、“房后青山座座葱”等。
1、作为春联,这句话寄托了山里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面对青山出孝子,背朝平岭出贤人”作为一副春联,是山里人家的切情切景,寄情抒怀。
我国民间的春联,多是寄情抒怀,既有希望一年吉祥如意,也有希望子女孝顺贤良,家庭和睦,还有迎新春、颂盛世之意。
这里得说说,这条俗语作为春联的“切情切景”。
所谓“景”,指的就是房屋周围的环境的景色,民间通常用屋前屋后来代表,前面的山长满树木,苍翠秀丽,充满生机,这种景色看起来令人心情愉悦。如果房屋前面的山,全是岩石寸草不生,或者山是土山,但没有树木生长,长的是杂草之类,一看就非常荒凉,没有生气,用现在一些人的话说,是一种“鸟都不拉屎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看起来,心里感到很不舒服,给人一种非常凄凉的感觉。
所谓“情”,就是寄托的希望或者心愿。盼望家里人,尤其是自己的后代,能够成为社会当中什么样的人,就是其中的希望或者心愿。
所有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之心,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虫”。
不过,在山区农村,人们心目中的“龙”,标准没有那么高大上,不一定指那些特别突出的人物,只要在村里能够中规中矩,个人品德能够得到村里人的认可,就是所谓的“龙”。而那些道德败坏,危害社会的恶人,被农村人称之为“虫”。因此,在家要做孝敬父母的孝子,在外要做有贤德之人,当然,如果德才兼备就更好了。这对农村父母来说,在教子上也就算很成功的人了。
过去农村,儿子长大后,能否有多大的出息,能不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是次要的,老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九养人”,人与人之间能力有大有小,强求不了。然而,人的品德是可以管教好的,也是可以引导好的。因此,过去农村,父母对儿子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孝子”和“贤人”,这与能力的大小无关。
在农村,我们常见一副这样的春联:“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与“面对青山出孝子,背朝平岭出贤人”包含的希望心情是一样的,希望家里人靠勤劳发家致富,才是最好的春光,一家人只有和和睦睦,相互谦让,生活才能过得幸福。
我们不可小看了这些对联,贴在房屋前面,对家里人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作为风水方面的俗语,这句话反映了山区建房前后环境的禁忌
农村建房选址,特别注重房屋前面和后面的环境,俗称为“坐向”和“朝向”。比如,房屋前面不能有两眼水塘(水池),不能有直路、流水、尖锐的物体直冲堂屋门,不能有大树挡在门前,如此等等。
对于房屋前面的山,一般有案山和朝山之分,案山就像是房屋前面摆放的案桌,因此,案山要低矮;朝山就是房屋对着的高山,通常要求朝山要远。堂屋门和院大门朝向上山也有讲究,俗语有“屋场打坳,银子直抱”、“屋对垭口,坟对山尖”等,意思是说,堂屋门和院大门要对着山坳,也称垭口。
不过,这是一种理想环境的说法,山区地形往往比较复杂,如果完全按照这种理想的环境,有一些地方就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建房了。比如,有些山岭横亘在那里,既没有尖峰也没有山坳,山脚也没有低矮的小山(案山),这地方的条件非常适合人居住,居住在这里的人也要建房。因此,在山区选址建房,要完全达到理想的环境要求,那是很难做到的。
达不到理想的环境,人们就退而求其次。通常来说,人们最低要求房屋对面的山要能够长树木,也就是通常说的青山。不能是光秃秃的山,也不能是只长草,不长树木的山,这些山显得没有生气,也说明当地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态环境出现了问题。
孝子,在农村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对父母非常孝顺,指的是儿子的品行;二是能传家接代,即古代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因此,前面的山是青山,寓意一个家庭能够像树木一样,代代繁衍下去。
对房屋后面的山,通常来说,山区人建房时,比较忌讳尖峰,更忌讳像鸭头、鸡头等动物一样的山岭,比如,农村俗语说“不怕门前水长流,就怕屋后鹅鸭头”,指的就是这类山的形状。一般来说,人们喜欢线条比较平缓的山岭。
这里的“平岭”,并不是没有山岭,也不是指低矮的小山岭,而是与尖峰相比,相对比较平缓,呈平缓的曲线形状,没有那么陡峭和突兀,线条也没有那么尖锐。
事实上,山区人建房,不仅要求屋后为“平岭”,屋房前面也忌讳有尖峰和陡峭突兀的山岭。农村同样有俗语说:“门前怕有鹅鸭头,屋后怕有河流”,指的就是这种地形。
过去山区人认为,如果房屋后面和前面紧挨着尖峰和陡峭突兀的山岭,这里就会出不肖子孙,也就是出恶人。
这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实际上,居住的山区,本来空间就比较狭窄,如果屋前屋后抬头就见到尖峰和陡峭突兀的山岭、山岩等,容易引起人的精神紧张,性情不稳定,性格就比较暴躁,喜欢与人争强好胜。不过,这种人不一定是恶人,但给人的印象是一种总喜欢搞点事出来的人,被认为是不贤之人。
相反,如果房屋后面和前面的山岭比较平缓,精神也就不那么紧张,性情也就比较随和,与人的关系也比较好,在村里的口碑也就比较好,就是所谓“贤人”。
总而言之,过去山区农村,人们把房前屋后的山,与是否出“孝子”和“贤人”联系起来,当然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但是,父母希望家里子女长大后,对家庭来说,能够“孝子”,对社会来说,家里能够出“贤人”,这种思想对社会还有利的。直到现在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