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创意作业单看这里!二十四节气中:秋天的节气书法创意设计分享(三)

快乐的一天从周末开始,今天是星期六和立秋。

今天小编又来给大家讲关于节气的文章啦。今天来讲一下二十四节气中秋天的几个节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听听啊!

1、立秋

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

男女老少齐努力,战天斗地夺高产。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2、处暑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处暑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初秋炎热将结束。这个时候暑气渐消,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也叫“秋老虎”一般是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出现的时间长短不一。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

3、白露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三个节气。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这个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进入"白露",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昼夜温差较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虽然暑热可能不会一下子退场,但是闷热感会逐渐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凉意。白露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很多网友说:提到白露这个节气,就想到一首古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秋分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二、八月,昼夜平。

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秋分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秋分时节和清明时节的民俗类似,也有扫墓祭祖的习惯,称作“秋祭”。秋分时节,民间很多地方还要吃一种称作“野苋菜”的野菜,还有乡人称之为“秋碧蒿”。秋分后要防止凉燥,坚持锻炼身体。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传统意义上,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正如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及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5、寒露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寒露到霜降,种麦就慌张。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寒露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中国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中国传统将“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6、霜降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

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气暖和有青草。

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是秋天的第六个节气。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中国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蜇虫咸俯。“霜降寓意着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此时昼夜温差较大,早晚天气较冷,中午较热,秋燥明显,植物逐渐失去生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关于霜降曾写道“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的风俗习惯有很多,比如吃柿子、赏菊等!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

你喜欢字体设计吗?

你喜欢书法吗?

你知道怎么才能让学习好书法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更多关于叶根友书法和字体设计应用、创意资讯请点击我的主页了解,

关注我,你会获得更多灵感。

(编辑:银子 )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