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网飞新片,连杀10人,太变态了

大陆首部青少年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

吹捧李亚鹏、徐正雷等众多演员。

留下的校园恋爱名场面,后来被不断致敬。

20多年前过去,依然毫不过时。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投资拍摄这部电视剧的人,竟然是潜藏了20年的逃犯。

也就是说,中国第一代偶像,是由一个逃犯捧出来的。

其实这并非特例,不少罪犯都有着双面人生。

杀人时残忍血腥,冷酷无情。

但同时还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甚至过得顺风顺水。

如此才能多年来不被怀疑,逍遥法外。

网飞新出的一部零差评纪录片,揭秘了轰动世界的变态连环杀手。

他们心狠手辣,臭名远扬。

又无一不是以「普通人」的面貌,潜藏在你我身边——

《追捕连环杀手》第二季

Catching Killers Season 2

通常印象中,连环杀手都是高智商罪犯。

如同《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

既是食人狂魔,又是警察都要虚心请教的高智商博士。

但更多现实案例中,连环杀手却是毫不起眼的普通人。

比如被称作「美版白银案」的BTK连环杀人案。

这一案件,乍看很像电影中的高智商犯罪。

1974年起,凶手犯下多起入室强奸杀人案。

每次作案后,留下一个名字——「BTK」。

即「Bend,Torture,Kill」(捆绑,折磨,杀害)的缩写。

这一名字解释了他残忍的作案手段。

他有严重的性变态癖好。

会在作案时戴皮面具,将被害人紧紧捆绑、折磨致死。

事后,再穿上被害人的内衣拍照。

《心灵猎人》中的BTK

他还有极强的表演欲,对猫鼠游戏乐此不疲。

每次杀人前,他都会给警察提前预告。

有时是一张字谜,谜底藏着凶手信息。

有时是一首诗,详细描述自己的杀人感受。

甚至利用手脚被捆住的娃娃,暗示自己的杀人计划。

从1971至1991年,他杀害了10个人。

却没有留下任何指纹等身份信息。

30年来,警方各方搜寻,也没有得到任何可靠的线索。

然而,意料之外的是。

看似老奸巨猾的连环杀手,最终因为自己犯下的低级错误而落网。

2004年,他居然直接给警察局长写信询问:

「如果用软盘写信,能否被追踪?」

得到警方的回应后,次日,凶手就寄来一个软盘。

内容和以前一样,细致讲述谋杀的经过。

这正中警方下怀。

他们恢复了软盘中关于个人信息的内容。

再结合邮局附近的摄像头画面,顺利锁定了BTK杀手的真实身份。

这个名叫丹尼斯·雷德的男人,没有任何犯罪记录。

他是市政府的监察主任,婚姻幸福,育有两女。

连阅人无数的执法人员都说,他看起来太正常了。

被逮捕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麻烦告知我的妻子,我不能回家吃晚饭了。」

到头来,人们想象中的高智商凶手,不过是一个内心变态,通过边缘行为博取关注度的普通人。

最终还由于低估了现代科技,亲手把自己送进了大牢。

当地没有死刑,他最终被判终身监禁,至今仍在监狱里。

这起案件也曾被改编成电影《双套结杀手》。

大卫·芬奇导演的剧集《心灵猎人》也对这起案件进行取材,试图剖析BTK的精神特征和犯罪心理。

同样,另一起案件中的连环杀手,真实面目也令人难以置信。

他被称为加拿大最残忍的连环杀手。

作为一名园艺师,他在数十年间性虐、分尸了多名男子,将尸块藏在别人家的盆栽中。

堪比《天龙八部》中杀人当花肥的王夫人。

案件始于2010年,在多伦多一个性少数社区,8名男子陆续失踪,下落不明。

受害者生前都注册了同一个交友网站的会员。

但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线索。

直到8年后,警方才锁定了嫌疑人。

在他杀死第9个人前,及时赶到,将其抓拿归案。

或许会有人问,为什么时隔这么多年来才抓到凶手?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受害者很多都是流离失所的南亚或者中东人。

没有固定的住所,联系方式,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

除了都是性少数群体外,警方找不到共同点。

直到调查到一个有固定住所的失踪者,警方才拿到了关键线索。

在失踪男子家中的日历上,标注着遇害当天的约会对象。

这个名字帮助警察揭开了凶手的真面目。

真相大白后,负责此案的警察惊愕地发现,凶手就在他住的地方工作。

他瞬间脊背发凉,做梦都想抓到的凶手,居然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因为凶手的模样,实在不像个杀人犯。

他被捕时已经66岁,看上去慈眉善目。

还在商场里扮圣诞老人,哄孩子开心。

甚至曾热心协助警察破案。

邻居、家人都说他是个热心肠的老人。

这两起案件中的凶手,明明背负了无数条命案。

却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了这么多年。

甚至活得游刃有余,顺风顺水。

也正因如此,这些案件的侦破都十分不易。

像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说,如同在一堆树叶里寻找一片叶子。

在缺乏线索、刑侦技术又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警察为此走了很多弯路。

在BTK连环杀人案中,警方曾公开向民众开放热线,收集信息。

一个嫌疑人因此走进了他们的视线。

这个人符合警方对凶手的所有犯罪侧写:

单身、性格内向、学历较高……

警方上门调查后,也几乎确定他就是凶手。

因为一开门,该嫌疑人手里就拿着一把刀。

而且他的房间里,有许多疑似是凶器的绳索,以及一本工程学的书。

要知道,BTK寄出的第一封信,就夹在一本工程学书里。

警方本已经做好了逮捕的打算。

但没想到,DNA检测对比失败。

这人是无辜的。

而真正的凶手,和他们预料中完全相反。

有一个看似幸福的家庭,还有一儿一女。

事业也如鱼得水,从事过多种公职工作,还热心于公益活动。

做过地方治安员,也做过流浪动物管理官员。

还曾担任教会会长,领导过童子军的活动……

直到最后一刻,警方都难以相信这样的人居然是连环杀手。

再看园艺师连环杀人案的侦破过程,同样一波三折。

因为对凶手的错误预判,调查一度严重跑偏。

一次,警方寻找被害人时得到这样一个消息:

「他已经被吃了。」

虽然觉得难以置信,但本着不忽视任何一个线索的想法,警方还是展开了调查。

在一个食人网站上,有用户表示,自己曾亲手分尸,吃人肉。

还说自己有一个专门分尸的小木屋,有用来抽血的工具、挂肉的长钩。

不仅如此,他还细致描述了被害者的外貌特征,几乎和失踪男子的形象一模一样。

更骇人的是,警方真的找到了他口中的木屋,陈设完全如他所述。

在房间周围的树上,悬挂着几双看起来来自不同人的鞋子。

警方立刻猜测,这或许就是那几名失踪者的鞋子。

但一番周折后才发现,只是一场虚惊。

他只是一个变态的臆想狂,在网上口无遮拦,表达他的杀人、吃人的欲望。

实际上是为了骗取未成年人上钩,拍摄情色照片。

而此人最终以儿童色情罪被捕。

虽然这些只是连环杀人大案破获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真正的凶手落网后,这些人也已被公众遗忘。

但对于自始至终参与调查的警察来说,每一步都记忆犹新。

就像电影《杀人回忆》中,真相像一个玩笑,忽近忽远。

片中,朴探员在心中设想了无数种凶手的形象。

但被告知,对方只是一个长相平凡的普通人时。

也只能留下一声叹息,万般不甘。

白银连环杀人案侦破期间,也有过相同的困境。

警方一直把目光放在独居,有犯罪前科的男性身上。

当时根据犯罪现场对凶手的外貌特写,也是一个面露凶相、杀气腾腾的男人。

但一次意外,凶手高承勇的家人被抓,被测出相似的基因,才使得真凶落网。

人们发现,凶手原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他有一个看上去圆满的家庭,还有两个成绩优异的儿子。

电影《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便是从一个被诬告为罪犯的无辜者角度,嘲讽了单靠犯罪侧写的侦查。

理查德·朱维尔被看作一场爆炸案的头号嫌疑人。

只因他符合人们对凶手的所有刻板想象。

底层白人、大龄单身、和母亲生活、性取向不明……

但讽刺又悲哀的是,他却是阻止这场爆炸案的英雄。

看上去凶神恶煞的人,可能是善良的勇者。

看似人畜无害的人,可能是十恶不赦的恶魔。

横亘在我们与真相之间的,或许并非高明的罪犯。

而是难以突破的惯性思维。

现实的荒诞和复杂,远超人们想象。

真实的人性,幽暗狡诈,有无限可能。

但好在,再精湛的伪装,总有被拆穿的那一天。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