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52度的白酒度数高吗】白酒为什么度数普遍偏高?

中国酒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最能体现这一文化色彩的是文人雅客的诗酒文化。纵观文坛,酒和诗人的遗落在一起是人的悲喜和酒相互依靠的。

诗人们高兴时,美酒是他们快乐的兴奋剂;诗人们痛苦时,酒是他们悲伤的忘忧水。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逸;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而诗人与酒也结下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

(1)40度以上是高度白酒,用传统生产方法自然形成的蒸馏酒,酒度在41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

(2)40度以下是低度白酒,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白酒界的定义是不宜超过68°,否则将不适合饮用,这也是大部分白酒不会超过这个界限的原因。而我们日常用来消毒的酒精,纯度也只有75%。

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中国酒绝大多数是以农作物原料酿造的,洋酒多是以葡萄等水果酿造的。大约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时候,中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估计才几度。后来到了宋代,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开始大量酒曲造酒,酒的度数又进一步提高了,可以达到十多度。

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北宋时期,辽国、金国等进驻中国以后,才首创出蒸馏酒。元朝建立了莫大的欧亚版图以及完全统治中土后,将蒸馏酒放在了所有酒类之上,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他们蒙古人自身的文化。虽然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后来满清入关后,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成为了主流,直到现在。

我国现行标准白酒的度数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等。

我国白酒的特是点甘洌芳香,酒度较高。一旦降度,就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和原酒的风味、风格有明显变化;二是降度后出现浑浊(白浊)乃至沉淀;三是口味不调和、易出现水味。因此,低度白酒的生产要求保持原酒风格,又不能出现浑浊现象,要保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杂”、“低而不浊”的质量,并具有明显的典型性。

各酒厂生产低度白酒过程基本是一致的。低度白酒生产一般要经过选择酒基、加水降度、处理浑浊、调香调味、静置贮存等一系列工艺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低度白酒。低度白酒生产中的勾兑工作比高度酒勾兑难度要大一些,一些名优低度白酒要经过数次勾调,要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绵柔、后味净甜。而处理降度后的浑浊,其手段多种多样,但要把出现浑浊的物质适当除去,又不至于使其它香味物质也被同时除去,难度也很大。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