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不是一个好时代,但中国的陶器没有停止。
在这一时期,景德镇烧制出了一种名为“浅绛彩瓷”的瓷器,这是对釉上彩应用的一大创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清光绪 浅绛彩花鸟纹双流提梁壶
清光绪 浅绛彩人物象耳方瓶 (2件)
浅绛彩瓷最大的特色是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得到完美的展现。 “浅绛”一词原本是对中国传统书画概念的应用,意思是以水墨勾画轮廓,并施以淡赭(zhě)、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由元代画家黄公望所创。放到瓷器上的应用,浅绛彩瓷是一种低温彩釉,先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然后在瓷胎上绘出画面,接着再染以水绿、淡蓝及紫色等颜色,最后在650到700之间的温度烧制完成。
清光绪 浅绛彩花鸟纹花口盘
清光绪 浅绛彩人物瓶
成品的浅绛彩瓷极富文人特色,研究表示浅绛彩瓷的艺人需要有极高的文化素养,这些艺人多数原本是擅长山水、花鸟以及人物的画家。浅绛彩瓷从图稿的设计,到最终勾画全都由一个人完成。如果没有一定的水平,很难完成如此高超的工艺。因为浅绛彩瓷几乎由文化层次较高的匠人全程操作,因此作品也被赋予了艺人的独特风格,极具文化内涵。
清光绪 浅绛彩花鸟开窗帽筒 (一对)
清代浅绛彩山水人物花鸟笔筒
浅绛彩瓷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对诗、书、画的应用,更加具体的则是对传统绘画和书法的体现。在绘画方面,浅绛彩瓷以山水画成就最高,以下文提到的这件清朝光绪年间的“浅绛彩四季山水挂屏”为例,图中以白瓷为底,并配以诗文,近景采用青色,远山则是花青,极富层次感,仿佛置身真正的山水之间。
清光绪 浅绛彩四季山水挂屏
清光绪 浅绛彩山水人物纹帽筒
除了山水画的应用,在人物、花鸟方面,根据后世流传下来的实物可以看出同样成就不俗。当然,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书法方面的装饰,被称为革命性的突破。浅绛彩瓷上的书法遵循的是赵子昂和董其昌的路数。到了后期,在书法上流行金文。被金文装饰的瓷器,往往一侧绘以山水图案,一侧有金文的吉祥语,这种风格一直沿用到了民国,体现了当时的一个文化特色,对后世的瓷器装饰也有一定的影响。
民国 浅绛彩金文壶
清光绪 浅绛彩山水纹盘
浅绛彩瓷出现的大致时间段是晚清同治到民国初年,大约有五十余年的光景,其中的辉煌时刻在同治元年到光绪三十四年。在这一期间,浅绛彩瓷几乎普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制上出现了瓷板、瓶、帽筒以及茶具等用品。可惜如此精美的瓷器,到了民国走向消亡,幸运的是景德镇匠人已经恢复这门技艺,否则浅绛彩的消失将会是中国瓷器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