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葫芦国画】专题齐白石依样画葫芦成为经典,程式化却让国画走进死胡同

葫芦入画始于宋元,多附属于陶石、古寺人物画。

明代画家继续以葫芦为边缘画科,充当画面的配角。

清代以降,葫芦隶属于花鸟画中蔬果一科,如扬州八怪之一金农《花卉硕果图》册中便出现葫芦,葫芦开始成为画面的主角。

近代,以吴昌硕、齐白石为代表的画家将葫芦作为绘画本体来描绘,使得葫芦成为国画中的常见题材。

齐白石“衰年变法”以后,葫芦画断断续续均有创作,一直持续到死。从现存齐白石近百件葫芦绘画中,容易发现其程式化倾向非常严重。归纳总结一下,大慨就是如下4点:

1.以大块的积墨描绘葫芦叶。

2.以黄色画葫芦。

3.以随意的藤蔓相缠绕。

4.在葫芦上辅之以昆虫。

关于程式化问题,齐白石在一幅《葫芦》题跋中言及:“客谓余曰:君所画皆垂藤,未免雷同。余曰:藤不垂,绝无姿态,垂虽略同,变化无穷也,客以为是。”现实中,葫芦藤多姿多态,不只是“垂”,客人说到了齐白石的要害之处,齐大师强词夺理,欲盖弥彰。如果真如齐大师说的那样,又何必郑重其事地反驳一位无名客人的说辞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齐大师心虚,此地无银三百两。

在另一幅《葫芦》中,齐白石再题:“画藤以垂为佳,牵篱扶架最难大雅,余故不辞万幅雷同。”看来,齐大师有点失态了,对那句他自认为的废话,三番五次,纠缠不休。何苦呢?齐大师还发誓要画“万幅雷同”,简直就是流氓作派。

齐白石也有自知之明,在多幅画中,反复提及所绘葫芦均为“依样”。依样画葫芦就是照着真葫芦去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我选择了几张齐白石葫芦画照片,各位可以对比一下,看看他老人如何“依样”。

实事求是,不畏权威,这对于我们从不同侧面了解齐白石艺术全貌,无疑是具有裨益的。这或许便是探讨齐白石葫芦绘画的意义所在。

齐白石《放牛》画作不见牛,落款450甲子是指哪年月?深层文化背景解读,揭开牛在何处

中央级大报六次整版报道,头条号韩金远书画

对比乾隆款花瓶上的花鸟画,就知齐白石的绘画水平

采访头条号原创作者“韩金远书画”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