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吃青团、嘬螺蛳……宁波人这样过清明!

生离死别悲伤的眼泪

踩着绿油油的杨柳笑声。

今天9点51分。

——清明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中华民族缅怀祖先,

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

清明

清明三胡

清明节有三后,等着吴东华。第二个候选人voles变成了鹌鹑。三胡红开始见面了。

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由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宁波人清明祭祖有讲究

上坟、祭祖


“三月清明乌笋香,家家争说上坟忙”。其中,“上坟”是宁波人对清明扫墓的称呼。宁波人重祭祀,每年到了清明这一天,他乡游子都要赶回故里上坟、祭祖。

即便到今天,宁波人上坟仍遵循一个旧俗:必须在“正清明”,也就是清明当天,去扫新坟。

故人新辞,心中难免悲切,唐朝诗人杜牧的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也是戳中了众人的泪点。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上坟总归要准备一些祭品。宁波人的祭品中少不了青团、麻糍。

这两者都跟“青”或“艾”有关。将采摘来的艾叶洗净后,与糯米粉一起揉搓,具有独特的香气,是属于清明特有的味道。


上坟前,宁波人通常要先做“清明羹饭”。

“清明羹饭”有几道必不可少的菜:黄豆芽,寓意兴旺发达;豆腐,代表地田发达;烤麸,寄托富裕之意。

由此可见,“清明羹饭”不仅是为了祭祀先祖,更是为了给后人祈福。

清明还有这些民间活动

踏青、插柳、放鹞


三月清明,郊外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时光。再加上,上坟多在郊外,借此机会踏青,也是顺理成章。

张岱在《陶庵梦忆·日月湖》中曾描述过清代初期宁波人清明踏青的盛况:“清明日,二湖游船甚盛,但桥小船不能大。城墙下趾稍广,桃柳烂漫,游人席地坐,亦饮亦歌,声存《西湖》一曲。”

可能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踏青时折一支柳条绕在头上,是件寻常事。这也跟宁波清明“插柳”的习俗相关。



▲特约摄影师 潘旭光 / 摄

据传,过去,在清明当天,有沿街叫卖杨柳枝的习俗,买了之后便插在门上。清明将杨柳插在屋檐下或者门户上,也是宁波清明的旧俗。

过去,妇女还会“结杨柳球”待在发髻,寓意“红颜不老”,而这也是取杨柳生命力强,插土即活的意思。

家中有小孩的,大人还会在清明节时,给他戴上杨柳编的帽子。等到清明过后,再把杨柳帽插到河边或门外,寓意孩子健康长大。

换做眼下,踏青“插柳”多半是不太文明的,人们还可以选择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古人以为,如果有人生病,可以病情写在风筝上,当风筝飞上天空后,剪断风筝线,那么,疾病灾难就会随风筝一起飞走。

"清明螺,肥似鹅"

清明前后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此时螺肉肥美,有"清明螺,肥似鹅"和"清明螺,顶只鹅"的说法。或清炒、或酱爆,各有风味。螺肉鲜美, 嘬上一口,让你吃了就停不下来!



来源:综合

文字:石承承

编辑:桂振亚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