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老友记》的梦,或许该醒了

1

我从未听说过一位编剧朋友说人生最大的梦想是能写出《老友记》这样伟大的作品。

即使是再恃才傲物的编剧,提到老友记,也要承认这是一部极其牛X的满分作品,从各个角度,都是神仙。

我们大多数的生活中,都和这部剧有过交集,有的是看过这部剧,有的是看过洗这部剧的那部国产剧。

2021年5月27日,《老友记重聚特辑》播出。

世界各地的观众纷纷聚集在屏幕面前屏息以待,仿若一场集体朝圣。

美国华纳公司旗下流媒体平台HBO Max下载量在这一天比前一日猛增30%,使其在IOS和谷歌Play平台上的非游戏类应用中排名上升了10位。

在iPhone每小时下载量中,HBO Max一度在娱乐应用中雄踞榜首,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二。

这一天,内容创作者们停下了敲键盘的手,金融精英们放下手机中的新闻,还贷中年罕见的没有在车里过多停留,全部人都坐在或大或小的屏幕前共同朝圣。

回忆起这6个青春不在的人带给我们的青春。

2

时间拨回到28年前。

1993年秋天,纽约编剧兼制片人大卫·克拉尼和玛尔塔·考夫曼共同制作的喜剧片《家庭相册》上映后恶评如潮,不被认可。

这一次失败严重打击到了两位编剧,遭遇事业危机的二人期待以一部让观众认可的好剧,挽回颜面拯救自己的事业。

此时,刚刚告别朋友的考夫曼在一次偶然开车经过一家咖啡馆时,看到咖啡馆内摆满了各式不协调的家具、沙发也因长久使用而破旧不堪,但咖啡馆内的年轻人们成群结队地在聊天,相聚甚欢,并未因环境的破旧而受到影响。

人和环境的对比造营造出一种微妙的温馨感。

朋友离去的愁绪和眼前年轻人相聚的美好景象相互冲击,在考夫曼心中种下期待,成为其创作灵感来源。

考夫曼以此为契机,连同克拉尼找来制作人凯文·布莱特。

三个人缩在华纳的办公室中,埋头苦思,最终决定写一部有关纽约青年之间友情的故事。

在这之前,美剧市场中有讲警匪,有讲科幻,有讲冒险,有讲家庭,有讲爱情的,但唯独缺乏友情。

“友情”成为了他们的突破口,而故事背景就设置在了他们自己居住的纽约市。

大苹果的现代化氛围,给这部剧增添了一层都市色彩。

克雷恩曾经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剧的全部内容:

“这是一部关于友情的剧,因为当你单身、住在大城市里的时候,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家人。”

讨论和研讨,花了漫长的时间,而最后成稿的大纲只有七页。

但打动人心的内容,从来不需要靠字数定义。

仅仅七页的剧本大纲提交上去后,NBC内部一致认可。

批准,立项,海选,一气呵成。

在漫长的演员海选之后,两位编著终于找到了自己认可的六名演员。

分别是扮演罗斯的大卫·修蒙、扮演莫妮卡的柯特妮·考克斯、扮演瑞秋的詹妮弗·安妮斯顿、扮演乔伊的马特·勒布朗、扮演钱德勒的马修·派瑞,以及扮演菲比的丽莎•库卓。

至此,六位演员齐集。

接下来就是试播集的考验。

在美国的电视剧市场,每一部剧集在正式播放前都需要进行内部提前试播,只有试播后获得认可的剧集才能获得正式播出面向大众的机会。

绝大多数剧集往往万事俱备,却集中死在“试播”这道坎上。

主演之一的詹妮弗·安妮斯顿在被挖到《老友记》剧组之前就在一部剧集的试播集中演出,经历过无数次试播表演并和无数次的不通过之后,她本以为这一次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1994年5月12日,这部当时尚未定名的剧集在NBC内部试播大获成功,片商对这部剧集报以巨大的信心。

这部最初定名为《失眠咖啡馆》(Insomnia Cafe)经历了《像我们这样的朋友》(Friends like us),《六人行》(Six of One),三次改名之后,在正式播出前终于正式定名为《老友记》(Friends)。

3

在说到《老友记》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作为一部连“经典”二字都难以概括其成功的美剧,《老友记》获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90年代的美国。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90年代美国,那这个词只能是。

自信。

1991年,苏联解体。

持续数十年的冷战,最终以苏联黯然退场,美国大获全胜作为结束,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90年代初期,老布什任内的经济危机已经迎来尾声。

失去外敌的美国当局开始高度关注美国国内经济,以经济作为政治议题的核心。

赢得92年总统选举的克林顿在上台之后提出经济振兴计划,大刀阔斧的推动改革。

在前后近8年的时间里,美国经济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总体经济非常健康,且财政赤字被成功压下。

美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富民强”。

除了军事和经济外,更为强势的只有美国的文化输出。

冷战结束,自由主义复兴,全球化再度启动。

麦当劳、可口可乐、NBA这些美国特有的商业产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踏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

在收割世界经济的同时,这些商品也承担着文化符号的作用,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所有国家的所有民众。

而以电影为代表的直接文化输出,更是在90年代迎来全盛时期。

自上世纪20年代依赖,美国电影凭借上亿的人口和富裕的区域经济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文化消费市场,获得规模效益,领先全球最早形成电影行业规模,辐射全球。

南加州的好莱坞由于历史原因形成密集的电影产业规模,精密的分工、行业集群、使其高度领先行业的电影工业,成为全球电影圣地,被人称作“电影工业的世界中心”。

在美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数十年间,美式文化借由电影、剧集的方式传遍世界各地。

冷战的结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同步复兴,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反映到具体内容上,是大量优秀同时带有美式思想的电影诞生。

尽管现实中的美国依靠着对世界的吸血称霸,但反哺到本土使得美式文化借助工业和科技的力量,在物质上和思想表达上,形成对世界各国的降维打击。

《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终结者2:审判日》、《虎胆龙威》、《低俗小说》等一大批电影以紧张刺激的剧情,天马行空的想象,眼花缭乱的画面,收获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但最关键的就是电影中那个闪耀着无穷自信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内核。

那些对自由的向往,对多元的包容,对正义的追求,对邪恶的反击,通过镜头的转述,塑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强大自信的自由国度。

现实和精神的双重强大共同构成了一个自信的美国。

那时的美国,是当之无愧的“自由世界”的领袖,是矗立在资本主义之巅的“民主”灯塔,是一个高高在上为世人疯狂崇拜向往的陆上天国。

正如经典科幻剧《星际迷航》的招牌台词所说一般。

“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这是《老友记》的诞生前整体环境的大背景,而说到小背景则离不开故事中的背景——纽约。

90年代,同样是一个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

强大的国家,自然有强大的城市。

位于美国纽约州东南部的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纽约都市圈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圈之一,若论及影响力和文化形象,或许没有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自由主义重启的大背景下,作为自由世界的文化中心,大苹果成为了多元文化的熔炉。

和其他地区多种文化共存的形态不同。

纽约实实在在的将各种不同区域、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创造出了一种“纽约文化”。

这里是世界金融最为发达的城市,是文化包容最强的城市。

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在此齐聚,华尔街声名鹊起,曼哈顿成为宇宙中心。

当世界各地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造就着“都市”诞生时,象征着多元文化和经济繁荣的纽约成为都市的象征。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华尔街的精英忙碌的身影,可以看到各种艺术家在街头表演,可以看到青年男女在中央公园聚会野餐,可以看到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不同人群齐聚在这里,而丝毫不觉得突兀。

纽约市中那些俊男靓女,那些光鲜亮丽的职业,那个兼容并包的环境,成为一道都市风景线。

生活在城市中的男男女女们无时无刻不感受着都市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但生活的变化却缺乏文化的指引。

他们需要一部描述都市生活的内容,来给迷茫而忙碌的他们提供方向。

于是,在这样一个美国最为自信,在都市文化崛起的关键点中,一代神剧《老友记》正式诞生。

4

1994年9月22日,晚8点30分,《老友记》正式开播。

詹妮弗·安妮斯顿扮演的瑞秋以一袭洁白的婚纱闯入那个老旧的咖啡馆中,拉开了童话的序幕,也开启了《老友记》走向影视神坛的传奇。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代,都市中遍布各种来自各地的单身男女。

一部讲述大都市中青年男女的故事自然而然的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老友记》最高明的一点在于,它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

在角色构成中既有出身上层的钱德勒、瑞秋,也有中产出身的罗斯、莫妮卡,还有底层出身的乔伊、菲比。

有职场精英,有普通员工,也有看天吃饭的。

在纽约曼哈顿, 这样一群身份完全不同,背景大相径庭,职业五花八门,连收入都差得老远的六个人,在纽约这个梦幻乡中成为了真正的朋友,一如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熔炉纽约将所有不同文化相互融汇一般。

而角色的设置让每一个观众在他们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共通点。

钱德勒以笑话武装自己内心空虚;

罗斯经历数次婚姻失败依然追求爱情;

莫妮卡减肥成功内心依然敏感;

乔伊热衷食物和女色傻里傻气;

菲比一个出身悲惨脑回路奇妙;

瑞秋甜美可爱但有点公主病。

每个主角都像现实中的我们一般,懒散、自私、偏执、好色、爱耍小聪明、带有原生家庭阴影,但却热爱着自己的生活,坚持着自己的追求。

他们,就是我们。

而都市背景,给与了他们远离了传统社会中的各种人情关系和传统教条的空间。

没有人指责你离婚,未婚先孕,不结婚,不生小孩,没有人对你的工作,理想和追求报以偏见。

你可以和所爱之人住在一起,可以放手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必接受现实的批判。

剧中有同性恋、未婚先孕、代孕、老少恋、三角恋的元素,但它对这些事物的存在没有道德批判,反而持的是包容理解的态度,符合当时自由主义的思潮。

在这里,传统社会的教条失效,正如城市化对大众生活的改造一般。

《老友记》在都市与原生社区对立,价值感出现真空的时期,以合租、独立生活的内容,展现一个脱离原生家庭固有社区,在大城市中结识朋友发展亲密关系,重构自我过程,是一本面向城市人群的“城市生活教科书”。

尽管剧中对那些反转幽默的信息点加以夸大,但喜剧的背景也让这些夸大不会形成割裂。

让观众基于现实,产生共鸣。

同时,《老友记》又是高于现实的。

在20-30岁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几乎都有着对亲密关系的极端渴望。

每一个时代皆是如此。

在《老友记》构建的世界里,任何事的起源都因情感产生,任何事的结束也都归于情感,朋友之间永远相爱,亲密关系是永恒的主题。

在central perk咖啡馆中,在莫妮卡的公寓中,六个人往沙发一坐,几句闲聊,便能成为故事的开始,几个人互相安慰聊天吐槽也能成为最好的收尾

现实中我们都有朋友,但好朋友就在身边,爱的人住在对面这种理想化的生活,这种长期持续的亲密关系,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

而《老友记》通过高于现实的虚构,通过这种真实与虚幻相互交织的手法,为屏幕前的所有人构造出了一个拥有完美亲密关系的世界,一个理想主义生活写照。

而事实上,《老友记》也几乎是在历史上你能找到关于生活最完美的描写。

在90年代这段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人类历史上发展最迅猛的时代中;

在美国纽约这个历史上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最繁华的城市里;

居住在曼哈顿这个黄金地段,享受着20至30岁这个人生最黄金十年的年轻人,拥有着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亲密关系。

《老友记》成功的将现实中最精彩的部分采摘出来,与梦想融合,使之成为年轻人寄托理想的一方净土。

凭借内容上的优势,和理想化的题材,《老友记》在播放之初便一举成名,在影视市场上持续攻城略地。

成为90年代继《宋飞正传》后的情景喜剧代表作。

引发收视狂潮,更让无数明星自发客串,罗宾威廉姆斯,肖恩宾,茱莉亚罗伯兹,加里奥德曼,布鲁斯·威利斯等大牌明星轮番登场。

《老友季》收视率节节攀升,影响力传遍整个欧美市场。

随着《老友记》的火热,六位主角的身价从最开始的几千美元到最后已经高达上百万美元,高昂的片酬甚至成为了华纳的巨大负担。

尽管此时的《老友记》已经炽手可热,但依然被一代传奇《宋飞正传》稳压一头。

可以称为经典,但尚未成为后来那个美剧之王。

真正让《老友记》走上神坛的,其实是一场现代历史上骇人听闻的灾难。

这场灾难是《老友记》登上神坛的开始,也带来美国梦完结的序章。

5

2001年9月11日,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两架飞机撞向世贸大厦,开启了这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

恐怖主义向大众展露身影,美国持续数十年的强大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挑战者。

但受此影响最大的,是民众。

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最繁华的城市的代表性建筑面对外来袭击竟束手无策。

撞向大楼的飞机,滚滚冒出的浓烟,断裂的钢筋,轰鸣的警笛。

无数人痛失亲友,但更多的是强大梦的崩塌。

整个美国围绕在愁云惨雾中,阴霾挥之不去。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民主世界的灯塔”、“自由世界的领导者”,所有坚不可摧的概念在那一刻随着两栋大楼一同垮塌。

此次事件对美国民众造成的心理影响极为深远,美国民众对经济及政治上的安全感均被严重削弱。

安全、信仰、国家、文明都在接受新的挑战,巨大灾难呼啸而至,威胁无处不在,民众彷徨而悲伤。

悲痛与焦虑中,需要慰藉。

《老友记》意料之外的成了他们治疗心伤的归属。

无论现实如何苦痛,只要一打开电视,那六个老友依然坐在桌前陪你嬉笑怒骂,家长里短,这是最好的慰藉。

所有迷茫之人都需要一个锚点,让自己活在熟悉的世界中,正如小猫遇到危险时永远会蜷缩在自己熟悉的沙发角落一般。

《老友记》成为美国民众心中的那个锚点,只要有《老友记》在,这里就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个美国。

原本有意完结的《老友记》意识到了自己对于大众的作用,持续制作播出,并在剧情中对观众输出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第八季第4集,也是911事件发生后的第二集,钱德勒和乔伊的公寓门后的留言板上写着“I Love NY”,以此表示对纽约民众的鼓励。

在第八季第10集中,留言板又被画上了自由女神像和纽约消防局,以此向911中牺牲的消防员致敬。

911事件过后,很多人意识到《老友记》的重要。

在刚遭遇灾难的美国人眼中,诞生于美国辉煌时代的《老友记》,不仅是一部剧集,也是美国光辉时代的象征,是美式文化的代表,在新时代到来之时,曾经的辉煌和光辉一去不复返,留下的是破碎的幻影和一无所知的未来。

而《老友记》则成为无数美国人对那个即将成为过去的时代最后的挽歌,是新时代到来之前最后的精神归属。

他们紧紧抓住《老友记》,不愿放手。

某种意义上,《老友记》成为了如同“时代精神”一般的存在。

而《老友记》也借此封神,横扫各种大奖,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剧之王。

整部《老友记》在全球超过220个地区播出,曾连续六个季度成为电视喜剧收视冠军,每周平均有2500万名观众,在全世界在各个平台上创造了超过千亿的观看次数。

每年为华纳兄弟公司带来大约 10 亿美元的收入,为六位主演带来约2000 万美元的联合收入。

六名主演成了各种颁奖礼的宠儿,主题曲成了热门歌曲,各个主角的造型,也成为大众争相模仿的对象。

《老友记》由此封神,横扫各种大奖,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剧之王,被公认为史上最成功、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美剧之一,在各种美剧评选中永远高居榜首。

但,时代如沙,握得越紧,流得越快。

无论如何抗拒,未来总会到来。

2004年5月6日,拍了10季的《老友记》迎来最终集。

在5200万名观众的注视中,一代美剧传奇完美落幕。

6

《老友记》开创了都市喜剧的时代,并统治这个时代长达十年。

在《老友记》离去近20年的时间里,那个高悬在上的王座虚位以待,但一直无人可及。

《老友记》成为无数创作者的终极梦想,也成为了无数剧集最大的梦魇,他们不断发起冲锋,却始终无法撼其分毫。

后《老友记》时代,各种喜剧持续推出,无数人想要再造传奇,《生活大爆炸》、《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等美剧都曾被称为《老友记》的继任者,被大众寄以厚望。

但说到美剧王者,永远只有《老友记》。

难道真的没有任何一部剧集能够比老友记优秀?

不。

《老友记》的成功固然少不了自身的优秀,但关键在于那个回不去的时代。

创造《老友记》的是90年代那个自信强大的美国。

是90年代那个繁荣强大的美利坚,是911之前的无双盛世。

而那个时代,早已不再。

《老友记》之后,再无《老友记》。

7

911带来的不仅是恐惧,也是关于下一个时代的预警。

两架飞机撞向世贸大厦撕下了美国梦的完美面纱,将美国拖入反恐战争的泥潭。

利益至上的美国体面不再,不再是昔日那个世界警察,转而化身全球头号流氓,恶名昭彰。

繁华与体面之下,尽是贪婪。

即便刨除外部困境,美国内部问题同样严重。

贫富差距日益加剧,民族、宗族逐渐变得尖锐,恐怖主义悄然泛滥。

享受了全球化浪潮的成果之后,也必须为其负面买单。

工业化外流进一步加剧铁锈带问题的严重性,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保守主义抬头,反全球化之声越来越大。

金融海啸不期而遇,美国经济神话破灭。

政坛和民间不断发生动荡,昔日的光荣美利坚一去不复返。

现实中的美国依旧强大,但已不再是昔日那个大众梦想中完美无瑕的应许之地。

童话终有散去的一天,现实根本无处可逃。

当民众抬头望去,昔日那个陆上天国的幻象早已伴随《老友记》的完结一同消散。

现在的美国,是发生了棱镜门事件的美国,是到处抢夺世界资源的美国,是政治正确高于一切的美国,是晚上不能随意出门的美国。

一方面,精英和老钱们端坐在曼哈顿的公寓里隔空吸血,中产们窝在郊区的豪宅中事不关己;

另一方面,美国大兵们在市区上演PTSD,底层民众们则在贫民窟苦苦挣扎。

现实中的美国,充满着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无脑反智的红脖子,酗酒吸毒瘾君子。

相互之间,视若仇敌。

那个文化熔炉中各种互相包容的都市景象已然消失。

大众自信心断崖式下跌,民众的不满化为对现实毫无理智的否定,人们不再相信梦想,转而更加关注自己个人的痛苦。

整个社会乃至国家出现了巨大的撕裂和倒退。

现实永远是内容的第一源泉。

当你不再相信童话的时候,童话便不再诞生。

所以在《老友记》之后关于美国社会的美剧,不再那些是梦幻的都市童话,而是那些更加贴近现实的题材。

是《纸牌屋》这种血腥政治的寓言;

是《绝命毒师》这种苦命人的悲歌;

是《无耻之徒》这种底层社会的诗篇。

其核心代表的分别是那些被逼入绝境的民众,是贫民窟中那些底层日常的痛苦挣扎,是中产家庭在郊区的快乐生活,以及所谓民主政治背后的阴谋和肮脏交易。

每部爆火的美剧都代表了一种真实的生活,代表了观众对时代的看法。

世界荒诞而破碎。

都市喜剧的退场,代表的是美国梦的破灭,是都市文化热潮的退散。

《老友记》是包括我在内许多人心中的神作。

我们钟情于里面那些纯真的友谊,热爱那些鲜活的人物,沉浸于幽默温馨的剧情之中。

它是那个时代最辉煌的乐章。

人性是共通的,尽管脱胎于另一种文明,但没有人会因为它是站在资本主义的巅峰而忽略其中包含的美好情愫。

与其说我们追求的是剧情,不如说我们追求的是那种理想化的生活,和那些极致而美好的感情。

但人会长大,梦会醒来。

就像老友记的结局一般,大家都要走向自己的生活。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

全文参考资料来源如下:

【1】.都市剧影像与都市文化现代性的双向建构. 青年记者.李磊,高展

【2】.克林顿经济学与美国“新经济”.经济学动态.祝小兵

【3】.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影响.教育论坛.贾娟琴

【3】.《老友记》中美国文化解读.文学艺术.徐宁

【4】.老友记:27年过去了,它依然没有任何对手.腾讯网

【5】.《老友记》如何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局限?界面文化.林子人

【6】.也许今天才是我们最应该看《老友记》的时候. 王小笨

【7】.《老友记》为什么25年后依然温暖人心.中国日报网

【8】.《老友记》为什么让人感到快乐?它是我们理想生活的写照 .搜狐. 枕猫

【9】.为什么很难有《老友记》一样的电视剧了?参考消息网

【10】.时隔25年,为何《老友记》依旧如此有话题度?.知乎专栏.若篱

【11】.知乎.为什么说《老友记》(Friends)经典?. - nevermind的回答. nevermind

【12】.海湾战争

【13】.《老友记》主演们每年仍可分享2000万美元的收入 .搜狐. cnBeta

【14】.《老友记》的天价片酬是怎样谈下来的?. 澎湃新闻

【15】.关于《FRIENDS老友记》,你可能不知道的……(整理自网络).豆瓣. 冰宗释

【16】.《老友记》重聚特辑引发情怀效应 华纳HBO Max下载量大增.财联社

【17】.1993年,《老友记》不为人知的往事.豆瓣. 雪里蕻

【18】.近十年收视最高10部美剧:《老友记》《美偶》《格蕾》上榜.搜狐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