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9岁男孩跳楼自杀,背后的真相扎心了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称,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有2人死于自杀,8人死于自杀未遂。

作者:一月(爸妈精读主笔)

这是一件沉痛又引人反思的事情。

前几天,江苏句容9岁男孩因撞碎学校玻璃,担心受到责罚,留下遗书从17楼跳下,自杀身亡。

在那张用作业纸写成的遗书上,稚气的笔迹歪歪扭扭地写到:

“我之到(知道)要chenfa(惩罚),suo(所)以我跳lou(楼)了。”

从撞碎玻璃到跳楼,中间隔了两天时间。

即便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可怜的孩子也没敢把打碎玻璃这件事告诉家人,最终选择以命相抵。

玻璃碎了,孩子的命没了,一个家庭土崩瓦解。

我们充满惋惜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悲哀,如今的孩子真是太脆弱了,视生命如草芥,动辄就自杀。

近几年随便打开网页一搜,就会弹出成千上万条少年儿童自杀的新闻,且自杀低龄化日趋严重。

兰州市8岁男孩,因作业问题遭到父母责骂,把自己反锁在家中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

无锡学前东路9岁男孩,因顽皮和父亲吵架,被父亲锁在房间内,于是从4楼跳下自杀。

重庆10岁男孩,因看电视跟父亲引发争执,不服父亲管教,从20楼家中一跃而下当场死亡。

杭州和睦小学11岁女孩,因没交作业,老师打电话让家长将其接回家,当天晚上轻生。

扬州市花园小学11岁男孩,因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留下“学习太累、上学太累、活着太累”的QQ签名,在厨房上吊身亡。

深圳13岁男孩,因寒假作业没完成,害怕遭到大人责罚心理压力过大,选择了跳楼。

很多人认为,这些自杀的孩子大多是由于成绩不好造成的压力,实际上那些学习非常好的孩子,因为优秀所以对自己要求更高,背负家庭和学校的希望更大,稍有退步便无法原谅自己。

去年10月份,发生在湖南省衡阳市,3个初中生共同自杀的新闻让人震惊。

聪明漂亮的女孩唐予心,是衡阳市某中学的初三某班班长,在一次月考中成绩下降比较严重,于是遭到老师和父母的严厉批评,为此唐予心倍感委屈,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她在班级的QQ群里说了想要自杀的想法,这个想法不仅引发了一场讨论,还有两名男同学也要一起死。

于是在一个晚自习,唐予心留下一封遗书,与两名男同学共同服食了大量处方药,后来两个男孩经过抢救脱离危险,而唐予心却永远闭上美丽的眼睛。

她在遗书中写到:

“我知道我辜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辜负了老师的培养,在此我深深地抱歉。但我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其中原因也自方方面面。所以,我打算放弃生活,结束自己的生命……”

同样是去年,11月份陕西初中男生跳楼事件引发网友一片哗然。

小李是陕西西安一名初三学生,被班主任带去理发店强行理了接近光头的短发,他先是拒绝上学,10天后又在父母准备去学校为自己办理长期休学手续时跳楼自杀。

这个孩子平时一直自学日语,被理发前一个月还考了全班前9名的好成绩。

但老师按照学校规定带他理的发型让他难堪,并产生了厌学情绪。

家长的安抚和老师的家访都不能使他释然,最终以死来表达不满和怒气。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教育蓝皮书,搜集了79例2013年中小学生自杀案例,孩子们的自杀理由五花八门:

被同学欺负冤枉、父母离异、被家长批评、作业没完成、成绩下滑或不理想、教师行为失当、家长期望值过高……

无论哪个理由拎出来,都不足以沉重到让人无法接受,必须用自杀这种惨烈的方式与亲人和世界诀别。

我们从中看到的,是孩子们脆弱到不堪一击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近几年的权威报告,会发现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有数据显示: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个考虑过自杀。

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

妇联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中表露:中国自杀人数每年达60万以上,5-14岁少年儿童占自杀总人数的1.02%,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

现在的小孩家庭条件都很好,通常好几代人宠一个,为什么如此玻璃心,不懂得尊重生命?

很大程度上,源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国家长教育上的极端和中国人对死亡的忌讳。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360°无死角夸赞自家宝宝,真可爱、真厉害、真聪明、真勇敢。不仅如此,还提供全方位保护。

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磕碰到桌子椅子,全家人围过来安慰,然后摔桌子砸椅子给小公主小王子们出气。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表扬、呵护,犹如温室花朵,任何风吹雨打都会让他们枯萎。

一方面是娇生惯养,一方面是残酷竞争。

承载了家人全部爱的孩子,也要承载来自全家人的期待。

还没出生就开始胎教,上幼儿园就开始双语,上学以后除了基础课程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组。

分数的高低代表了优秀与否,成绩就是压在孩子心头的一块巨石。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是孩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让孩子无所适从,稍有不慎就产生挫败感,严重打击自信心。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试错,探索和出错是最行之有效的成长路径。

一位女士在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看到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试图打开卧室的门,小家伙笨拙地将钥匙往锁孔里面插,但是由于个子太矮,自身协调性又不够,怎么都打不开门。

这位女士想过去帮忙,被老师制止了。

老师说不要去打扰孩子,让他自己先犯错误,然后再去琢磨,等他把门打开时就再也不会忘记这扇门是怎么打开的了。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从小就让孩子认清生活的真相,看清生活的本质。

培养孩子正确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承受压力应对挫折的能力,遇到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遭遇失败坦然处之,比让他们一味追求高分更重要。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和发展关键时期,尤其5-6岁和12-13岁这两个年龄段。

《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践》一文的作者,是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她在文中指出: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如果无法得到父母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死亡伴随着恐惧、黑暗,是一个被人忌讳的词语。

闺蜜家养过一条可爱的松狮犬,有一天那条狗过马路时被车撞死了,闺蜜上幼儿园的儿子回家后追问狗的下落,闺蜜骗他说狗被送给一位孤独的老爷爷,跟他作伴了。

后来孩子上小学时爷爷因病去世,闺蜜全家人都瞒着,说爷爷去美国跟大伯父一起生活了,要很久以后才能回来。

我问她为什么不跟孩子说实话,让孩子直面死亡。

闺蜜表示孩子太小了,死亡两个字可怕又不吉利,等他长大一点再说不迟。

《西藏生死书》中写到:“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正如主持人马东所说:“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汉文化中一直缺的一堂课。”

在我国古代,死亡被 “老了”、“仙逝”、“云终”等词代替。

在当代,很多人避讳与死同音的数字4,不愿意用带4的电话号码,不愿意买楼层在4、14、24的房子。

很多人认为死亡这个话题太残酷太沉重,之所以避讳是对孩子进行保护,担心他们得知真相后会幼小的心灵受不了。

实际上死亡教育的缺失,是对保护两个字最大的误解。

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大量的青少年死于自杀。

他们在自杀时轻视生命,根本不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对死亡缺乏最起码的敬畏。

西方很多国家早已通过宗教等方式对孩子们进行死亡教育,然而我们却不愿意面对,还在逃避死亡这个话题。

前几天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顾晋提出全民开展死亡教育的提议:

“社会上年轻人自杀时间经常发生,我们对尊重生命相关教育有一定欠缺,建议从中小学生开始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学会尊重生命、尊重死亡。”

哲学家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只有当孩子在正确的引导下,不再对死亡有错误认知,才不会产生负面情进而而影响一生。

《寻梦环游记》就是一部讲述关于生命和死亡教育的温情电影,在豆瓣获得9.1的高分,让很多观众流下感动的泪水。

主人公米格是个有伟大音乐梦的男孩,有一天误入了亡灵的世界。

在那里他惊奇地发现,原来人死后会生活在亡灵的世界里,快乐而温暖,没有被现世亲人遗忘的逝者,可以在亡灵节那天回到现世看望自己的亲人。

米格在那里遇到了死去亲人的亡灵,知道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往事,领悟了“生”的重要性。

电影海报上的台词“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让我想起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中写过的一段话: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是在生物学上被宣告死亡,第二次是个体生命逝去人际网络消失,第三次是被活着的所有人遗忘。“

死亡和出生一样自然,死亡不是结束,而是现世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生物学上的死亡夺不走那些深藏心底的美好,被遗忘才是生命的终结。

105岁日本国宝医师日野原重明,在他的《活好》这本书中,描述了作为目睹很多人死亡的医生,在妻子93岁那年先他而去,陆续又有亲朋离开这个世界,自己对死亡的理解:虽然倍感孤寂,但妻子和亲朋的音容笑貌,似乎比他们在世时更鲜活生动。

原来人死后并不会烟消云散,并不会从生者的生命中彻底消失;

相反,通过时时追忆,他们会以更深刻的方式镌刻在我们的生命里。

​作者简介:一月,富书专栏作者,市级作家协会会员,永远18岁的中年少女,以文字解压及抒发情怀,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想做的事,不用年龄或其他东西束缚自己,深度解读情感、婚姻、人性,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3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富书,微博@富书,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