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发挥黄河文化优势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编者:中国传统节日主要诞生于农耕文明时代的黄河流域,凝聚着黄河两岸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感情。

中原大地作为黄河流经的核心区域,孕育了黄河文化的核心和骨干,积淀了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春节期间,我们约请三位专家就“传承弘扬传统节日与讲好黄河故事”与读者分享。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

省社科院研究员 闫德亮

中原居天地之中,处黄河中心地带,孕育了悠远辉煌的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主干。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中心和支撑,二者同为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主要诞生于黄河流域中心地带土地丰腴的中原地区,起源于农耕文明时代四季分明的时令节气,成熟于“四时有明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中原智慧。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传统节日述说民族的文化记忆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俗称“年”,既是具体节日的指称,即正月初一,也是一个时段的指称,即春节期间,时间从腊月初开始直到来年的正月底结束。春节始于季冬之月的腊月,源于秦汉时期的年终大祭“腊祭”,即在腊月祭祀先祖、酬神报功。后来“腊祭”分化成腊八、祭灶、除夕三个主要节日。腊八即腊月初八,也称腊八节,其习俗为祭神祀祖、驱疫避邪、吃腊八粥等,目的是酬谢报答炎帝后稷等神祇与祖先魂灵的庇佑和赐福,以及驱除厉鬼灾疫,祈盼健康。祭灶即祭祀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叫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神升天的日子,又称“灶神节”“祭灶节”。这一天要吃麦芽糖,意思是用麦芽糖黏住灶神的嘴,让灶神到天帝那里不说人类的恶事,只说人类的好事。除夕是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为腊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又叫“年”,俗称“年三十”“年三十夜”。民间广泛流传着“年”是一个在除夕之时出来伤害人畜的怪兽的传说。“年”最怕红色和爆响声,于是每到除夕,家家户户贴红联、放爆竹,守岁待年,于是就有了贴春联、放鞭灯、守岁、发压岁钱的习俗。

除夕过完,即进入正月初一,即为春节。春日期间,一要“祭耒”,即祭祀农具之神炎帝,二要举行祭天祈年活动,其仪式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夜游娱乐的风俗。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这是一个全民狂欢的节日,故有正月十五大于年之说,其主要民俗活动是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吃元宵。

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左右(农历三月间),它是由二十四节气的清明演化而来的,其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属性。清明时节,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是踏青与墓祭的好时节。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在饮食上,黄河流域一带在清明节前还有吃冷食的习俗,由此催生了寒食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而有了这个节日。其实,端午节起源于北方中原,当时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并把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注入其中,在端午“恶月恶日”进行辟邪祛病防疫,于是出现了饮雄黄酒、插艾草和菖蒲、洗草药水、薰苍术等习俗。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饮食文化。

中秋节为八月十五日,其源于上古时代天象崇拜的秋夕祭月,目的是祈求生育延长生命。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要举行赏月、拜月(祭月)、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活动,中秋月下品尝月饼是家人团圆的重要时刻。

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传统节日源于四时节气,伴随着农业文明而产生,故传统节日的日期选定、仪式设定与饮食选择就要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规律,在关键节点上对农耕生产与日常生活有指导性。这种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为依托而逐渐形成的传统节日反映了“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第二,反映了原始信仰的不变主题。祭神拜祖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永恒主题。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表现出谢天地神灵、感祖先恩德、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如正月十五、二月二、寒食、端午、七夕、中秋、冬至、腊八等均为祭祀性的节日,这些节日保留、渗入、积淀了大量原始信仰习俗。第三,彰显了风调年丰的永恒祈求。很多传统节日来源于农事节气,都含有农业的祭祀,都关注年成的丰歉,如二月二、春社、清明、中秋、秋社、腊八、小年等。很多传统节日习俗也都是祈求年丰雨顺的,如祠门户、迎紫姑、舞龙灯、祭耒、祭灶等。第四,强调了尊祖孝老的人伦情感。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宗族社会,人伦关系被摆上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上要敬祭祖先、孝敬父母,对平辈要亲睦友悌,对下要亲子爱孙。春节的祭祖、叩头、拜年,清明节的祭祖,端午节、中秋节的团聚,重阳节的敬老孝老等都表现了这种人伦常情。

传统节日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一,和合向心的团结意识。中国传统节日,一方面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内聚性节日,体现为节日的家庭性团聚、聚餐、祭祖等仪式与活动;另一方面是以亲朋、邻里、社区或社会为单位的外聚性节日,表现为互拜、访亲、共娱、同乐等群体性仪式活动。人们通过内聚外聚的仪式活动亲密了亲情,增进了友情,和睦了邻里,和谐了社会,增加了文化认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第二,追求梦想的奋斗精神。传统节日里,人们通过祭祀神祇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通过拜祭祖先企盼子孙永嗣平平安安,通过插艾佩香囊以求健康吉祥,通过祭月拜月希冀爱情美满,通过登高插萸祝愿寿比南山,通过画桃符贴春联驱鬼祛疫,等等。正是这些伟大的梦想激励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向着理想不懈奋斗、不断前行。第三,寻根问祖的“乡愁”情怀。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都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在重大的传统节日里,游子们无论身处何方、无论路途多么遥远,都要回归家乡、团聚家人、祭祀祖先、拜望亲朋,这种地理上的归位、情感上的归宿、心灵上的慰藉包含着割舍不断的寻根问祖情怀,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延展与接续,也是传承中华礼俗的重要实践。第四,惩恶扬善的爱憎品格。人文信仰是传统节日文化的灵魂,传统节日中有大量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资源,如驱鬼辟邪的神荼郁垒、爆竹驱“年”、腊八粥驱鬼避疫、发压岁钱驱祟、舞旱船斗九头鸟、赛龙舟纪念屈原、寒食节纪念介之推等,蕴含了积德行善、扶危济困、除恶扬善、知恩图报等爱憎分明的价值理念。

传承黄河文化基因 彰显节日文化精神

省社科院研究员 李娟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智慧和伦理。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要注意发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发挥其时代价值,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载体、精神资源与文化动力。

增强民族记忆的情感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仪式礼俗,承载了中原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感情依托与审美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凝结了中国人对于宇宙、自然、世界、社会以及人伦、自身的深层思考,能够唤起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中原大地上的太昊陵庙会、芒砀山古庙会、浚县古庙会、开封万岁山庙会、道口火神庙会、关林庙会、郑州城隍庙会,成为春节期间河南老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踩高跷、划旱船、舞狮子、扭秧歌等民俗表演,以文化象征的方式凝聚着民族情感。传统节日大多蕴含了团圆、和美、爱国、忠孝、仁爱等精神内涵,富含深厚的思想情感、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情感载体。

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传递着崇尚顺应天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美誉,中原是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入周问礼之地,礼乐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中的一些礼仪与习俗对于建设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具有积极作用,对于保持人伦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也成为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资源。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春节期间要贴春联、包饺子、祭财神,走亲访友、家庭团圆、互送祝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敬祖尊长、心存感恩,充满了美好与祥和的节日氛围。元宵节称为“上元节”,往往以吃元宵、猜灯谜、放焰火等方式喜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其乐融融。清明节往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重点以扫墓、踏青来表达慎终追远、敦亲睦族,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赛龙舟、食粽子、挂艾草是端午节的普遍习俗,更是纪念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伟大诗人屈原的重要节日。纵观这些传统节日,无不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温润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

传统节日以固定的节令对传统文化进行最独特的呈现,其自身传承的文化因子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乡、祖国的情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健康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古代宗法社会里,祭祀祖先成为强化家族成员对家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重要模式,传统节日也成为推动建构“家国—天下”社会结构的元素。在现代社会,节日期间的种种活动往往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不仅加强了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与感情表达,成为温润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也加强了社会人际交往,成为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特别是春节、清明节、中秋节期间,家庭成员在参加传统节日活动时,共同表达对于祖先的追思,祈祷家族兴旺、家庭幸福,同时表达对于长辈的感恩与祝福,对于家庭成员的关爱与期许。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较为重视人情往来,节日里亲朋好友共聚一堂,更是感情的周期性强化。“饮德食和,万邦同乐”。节日期间黄河两岸家家户户包饺子、炸年糕、蒸花馍、煮元宵、包粽子、打月饼,还有招待亲戚朋友的水席、八大碗等富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更是增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传统节日提供了更多亲朋好友之间串门与聚会的机会,传递了彼此之间的情感、关爱和友谊,为社会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社会交往提供了平台,更让家庭成为人生奋斗的加油站与幸福生活的港湾。

构建心灵家园的重要途径

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扎根于现代人的意识之中,是当代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应通过参加有形的传统节日活动来建构无形的精神空间,传承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古代社会,节日礼俗及其各种仪式是沟通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最重要的方式,节日文化的发展变化也表征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信仰。“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传统节日带给中国人心灵的安宁与喜悦、轻松与闲适,通过元宵观灯、端午竞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守岁等节日活动可以娱乐休闲、陶冶情操。传统节日深度参与了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建,表达了中国人的文化情怀,例如和谐共生、敬天爱人、注重血缘、礼尚往来、以和为贵、爱国崇德等,从而安顿心灵、摒弃浮躁、积蓄力量,激发不竭的生命动力。现代人可以在参与传统节日礼俗仪式中汲取精神养料,常怀感恩与敬畏之心,崇尚和谐、遵守伦常、注重往来、珍视情感、向往美好、忠于先祖。传统节日也可以让现代人宣泄与表达情感,实现精神愉悦与身心放松,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传统节日文化展示了中国文人的审美修养和家国情怀,影响了中国人的文艺创作和文化表达,奠定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与相互理解的基础。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实现民族集体记忆的美好传承,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创新节日表达 讲好黄河故事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李孟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大力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要聚焦中原文化“根”与“魂”的优势,创新传统节日的时代表达,从而使传统节日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传承中原节日文化传统

中原地区是传统节日的发源地,传统节日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关键载体。传统节日习俗中的祭灶、贴春联、守岁、闹元宵,踩高跷、划旱船、舞狮子、打铁花,以及各地庙会、书会、灯展、社火等民俗活动,是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节令食物与节日文化相伴相生。中华民族以勤俭为美德,每逢佳节以丰盛的食物传递对天地的敬仰、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对平日辛劳的自我犒赏。节令食物的精髓并不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华美筵席,也超越了简单朴素的常日之食,它以对日常食物的艺术化加工、修饰,反映了黄河流域的丰饶物产及中原饮食文化的兼容并包。

黄河流域是传统节日诞生的核心区,中原地区星罗棋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表达,是讲好黄河故事最为显著的文化优势。传统节日在民间生长,节日文化也要通过充满仪式感的节庆活动实现传承。讲好黄河故事需要凝聚精神力量。三月三是古代上巳节,也是黄帝诞生日,有“祓除畔浴”、祭祀宴饮的传统。在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既能够有效地延续节日文化的传统内核,也呼应了文化自信的时代精神。通过“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的庆典主旨和上香、施礼、读拜文、唱颂歌等程式化议程,中原文化的根源性特征得以彰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得以呈现。讲好黄河故事需要尊重文化传统。鹤壁浚县庙会传衍千年、辐射百里,富含黄河流域浓郁而鲜明的农耕文化底蕴。除了延续整个正月的隆重而丰富的节俗活动,这个“华北第一古庙会”在乡村社会中还承担着经济、贸易、民间信仰以及对社区整合等“润物细无声”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讲好黄河故事需要丰富文化特色。作为中国民间曲艺“活化石”的宝丰马街书会,每年正月十三的正会人海如潮、鼓曲声声,河南坠子、道情、曲子、琴书等曲种应有尽有,展演着一幅浓墨重彩的黄河民俗文化画卷。

加强节日文化服务和文化消费

节日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繁荣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标,以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的节日消费已不满足于物质享受,而更在意精神愉悦。创新节日文化应尊重活态传承,基于对人民群众生活智慧的汲取和中原地域文化特色的吸收。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节日,是民族社会生活中的创造物和传承物。它是由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完善和变更的。”延续传统节日习俗的同时,新的节日习俗也正在发展生成。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2019年春节假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的游客比例分别达到40.5%、44.2%,观看各类文化演出的游客达到34.8%。这一现象说明传统节日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呼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诉求,节日旅游正在成为新的文化习俗。创新节日文化应强化公共价值。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和公共文化空间的创设应考虑将四时八节所蕴含的哲学思考融入其中,超越休闲度假的表层功能,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诠释和发掘节日文化的深层意义,准确地传递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重新唤醒人们对自然节律的顺应、对季节物候的感知、对家庭伦理的尊重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创新节日文化应契合消费需求。节日消费古已有之,并非现代社会消费文化的产物。古往今来,最热闹的节庆场所往往也是最繁荣的商品交易市场,北宋都城汴京在重大节日便以允许士庶关扑和开放金明池来刺激节日消费。近年来,文化消费日益呈现出彰显文化自信、显示品位需求及注重生活体验等迭代升级的特点,节日产品的开发正在从物质满足的单一需求向满足文化体验、情感因素、休闲度假等多重需求的方向转变。因此,要注重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地域特色,避免主题雷同、形式单一的节庆活动和节日文化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发掘契合现代文化审美的节日仪式和文化形态,激活传统节日的价值空间。

打造中原节庆品牌

节日文化的体系化和品牌化有助于凝练中原文化的根源性特征、创新黄河文化的形象表达。节庆文化品牌不仅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靓丽名片,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避免节日宣传的符号化和仪式展演的单一化,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是节庆文化品牌塑造的基础。如果节日文化的精髓与价值无法准确提炼和大力弘扬,传统节日就有可能沦为缺乏文化内核的消费符号。发挥重大节日的平台窗口作用,支持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花会、开封上元灯会、浚县庙会、三门峡陕州地坑院、宝丰马街书会、朱仙镇木版年画等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的节庆活动和文化产品,进一步提升为具有中原特色的节庆文化品牌。促进节日文化与黄河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古都文化的融合发展,提升节日庆典的文化品位。发掘节日文化的夜间经济价值,探索文化引领、科技支撑、生态友好、主客共享的夜间经济发展模式。发挥节日文化在全域旅游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特色小镇、休闲街区、精品民宿、演艺节目等新型业态活化城乡空间,以增量投资激活传统节日的存量资源,实现政府引导与企业运作相互配合,全面提升中原节庆品牌的整体竞争力。坚持文化“走出去”战略,做好节日文化的海外传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需求,提炼传统节日中具有文化共性的价值元素,增进世界各地对中华传统节日的了解,在互鉴共享中提升黄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编辑:河南日报理论部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