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中国最好的酒——茅台。
贵州还有高档香烟——“国酒香”。
这款将贵州酒与贵州烟完美融合的神来之笔,上市以来长期处于“一支难求”的脱销状态,也因此变得有些许神秘。今天,《贵阳日报》头版位置的一篇重量稿件就为大家解开“国酒香”背后的那些人、那些事。“说政事”(微信ID:gyrbszs)全文转载这篇报道,更带来许多精彩图片,让大家直观感受“国酒香”浓浓的“黔山秀水”味道。跨界融合 树起特色食品工业创新发展旗帜——来自贵州中烟工业公司的报道(上)
贵烟正安基地有机生态园1北纬27°,山水美、生态优,出国酒、产贵烟。 一粒直径3.5毫米的蓝色小珠子,一捏一爆,成就了烟与酒的天赐良缘,缔造了贵州工业产业跨界融合的传奇佳话。 这粒小珠子叫玉液珠胶囊,不仅是贵州中烟“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之一,更是贵州中烟人把创新驱动精髓融入企业血脉的集中展现。 “别看这粒小珠子不起眼,它可集成了贵州中烟16项发明专利。”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彭黔荣说。
贵阳卷烟厂联合工房·谢广荣 摄 2面对经济新常态,面对烟草行业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贵州中烟以创新理念为引领,立足资源优势,在“援酒入烟”的跨界融合中实施种种大胆创新。“‘援酒入烟’并非‘加了酒’的烟那么简单,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援酒入烟’的科学原理和实现路径,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这些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寻。”彭黔荣说。为了从根本上让烟叶散发酒香,贵州中烟投入大量科研资源,将“援酒入烟”原理贯穿烟草生产加工各个环节——在烟叶生产环节,创新性地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种植专用烟叶和酿茅台酒用的高品质高粱,肥料则选用茅台当地酒厂的酒糟;在烘烤环节,加入酿茅台酒的微生物参与调制;在醇化过程中,让烟叶“睡”在酒坛里,从里到外散发出酒香;在烟丝熏蒸储存过程中,采用独特的“桶中桶”技术,用茅台酒对烟丝进行熏蒸;在加料过程中,让烟丝的组织细胞在真空状态下迅速吸收汽化后的茅台酒致香物质……一步接着一步地探索、一环接着一环地实验,一款“喝着茅台酒长大的香烟”即将面世,但一直依赖“外援”的胶囊小珠子成为最大瓶颈。
国际著名调香师保罗先生在贵州中烟技术中心指导工作·谢广荣 摄
3为突破胶囊技术这一难题,2013年夏天,彭黔荣带领7人小团队开始了从零到一的攻关。没有人教,就没日没夜地翻资料、查文献;没有设备,就随时随地与机器制造厂商沟通交流;没有检测仪器,就没完没了地用手捏破胶囊……整个夏天,彭黔荣和团队成员熬红了双眼、磨破了嘴皮、捏肿了手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彭黔荣带领团队以较小的规模、较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获得理想的结果——不仅攻克胶囊包不进去、包进去后液体干不了、液体干了捏不破等难关,有效保障通过捏爆胶囊达到烟香与酒香的有机融合,研发的双珠胶囊载香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团队还自主研发制作胶囊、滤棒等的生产设备,以及定性定量的检测仪器。现在,每台设备每天能生产玉液珠胶囊20公斤。自2013年面世以来,贵州中烟烟酒跨界融合产品长期处于“一支难求”的脱销状态,业界更是将之誉为“中式卷烟品类构建与创新的突出代表”“卷烟品牌创新的典范之作”“跨界第一香”,为贵州特色食品工业的创新发展树起一面崭新的旗帜。
“贵烟”在中东迪拜世界烟草博览会获好评
“国酒香”缓缓解开神秘面纱,大家一定意犹未尽。
下周,《贵阳日报》以及“说政事”还将陆续为大家带来来自贵州中烟创新驱动发展的系列报道。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