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地区都会在逝者临终前就给其更换寿衣,因为穿寿衣的习俗不仅是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黑龙江临终前换寿衣的风俗习惯是怎样的呢?北京终前换寿衣的风俗去哪看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过世
黑龙江临终前换寿衣的风俗习惯
黑龙江的风俗习惯大体和辽宁、吉林类似,也是在临终前更换寿衣的。如在黑龙江呼兰的汉族当中,病者弥留之际,为之剃发、剪指甲,然后“备袭殓服于身”,其俗尚7或9件寿衣。换言之,他们是在病者弥留时就为之更换寿衣,因为当地人也有“生衣则得,死衣则遗”的观念。安达的居民大多数由奉、吉等省迁来,所行丧礼大致与各该省、县无甚差异。“当病人疾革时,服以五袭或七袭新衣,绸布均可,惟决(绝)对忌用缎子,因缎子与断子同音,名曰装老。于堂屋中设一木床,上铺秫秸,名曰排子,舁病者于其上。”
在北京城里也相似。旧时当老人病情垂危无法挽救时,就得给换床的病危老人“装裹”,换上寿衣。因为北京人认为,垂危病人活着穿寿衣不犯忌,反而有冲喜作用,如果此举能将“邪祟”冲走,病人还有“还阳”的希望。而如果病人气绝后再换,这就叫做“没有穿去”,民间认为这等于是赤身裸体地去阴间,因此,只有在病人气绝前穿好寿衣,才算真正将寿衣穿去了,并得了后人的好处。实际上,这是乘老人还未断气,身体还不会僵硬之便,比较容易给临终之人穿戴而已。
北京人在给弥留者穿寿衣之前,要先给病人净身沐浴。按照儒家的说法,这种临终前的沐浴,是“以示洁净反本之意”。而民间则认为,净身沐浴是不让亡人把今世的尘垢带人来世;或者说是不让死者把红尘世上所感染的污垢带进天国。净身沐浴时,男性亡人由其儿子或孙子操办,女性亡人则由其子媳或孙媳来沐浴。有的富贵人家也由仆人来操持此役。沐浴净身时,先洗脸,洗发,然后为其理发。在清代,只剃去前额和两鬓的头发,后边则不动,此寓意“留后”。民国以后,则为其修剪一下,梳理清楚。然后再自上而下沐浴,擦完上身,要换一块新毛巾再擦洗下身,而后修剪手足指甲,把修剪下来的东西盛于一小布袋里,到了大殓时放入棺内随葬。沐浴留下的余水和毛巾要挖坑埋掉,不能随便泼洒于街巷中。沐浴完毕后,再由“杠房”伙友配合孝属给弥留者穿好寿衣,并守候其旁,为其送终。
过世
北京终前换寿衣的风俗
张北一带的习俗与北京相差无几,当地在死者气绝之前,即将衣服冠履装束整齐。固安也一样,人将死,着殓衣,搭卧床上。据此,这些地方都是在病者弥留换床前更衣的。而在青县一带,则是“当父母之危急,既属纺矣,设灵床于中堂”后,再为临终者换衣、衾、枕、褥。山西的一些地方也是在病者临终前就为其沐浴与更换寿衣,如临县一带,老人病革之时,即为其沐浴,“易新衣,有爵者冠服如制,铺殓衾于棺内”。翼城和临晋一带也是这样,“凡病者将终,家人为之沐浴,彻亵衣,易新服,曾入仕者服制服,含以银,或铜钱”,都是在弥留之际就已经为临终者沐浴和更换寿衣。
在长江以南地区,也有一些地方在临终者气绝之前为其更衣,如在江苏扬州一带就是如此,该地病人危殆,先易附身小衣。“将易篑时,加冠服,焚冥舆,子孙匍匐举哀恭送。”湖南的情况相同,如在吉首一带,人们往往在临终者还未气绝前,为其沐浴更换寿衣,至少是要把内衣更换好。因为当地民间认为,平时的衣服是阳间穿的,到阴间就得穿寿衣。如果在断气前没有为其换好寿衣,而是在断气后才换上,其就享受不到,是光着身子走。
在闽台地区,过去通常都是在老人断气后才给其洗身换衣,而在现代,有些地方则改在临终之前换衣。换衣时,父亲由子孙换,而母亲则由媳妇或女儿换。同时,为了避免弥留者咽气时大小便排泄物弄污遗体、寿衣裤等,现在更衣时常在弥留老人的下体垫上纸尿裤等,待入殓前再予以卸除。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黑龙江临终前换寿衣的风俗习惯,北京终前换寿衣的风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