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重阳的节令风物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有两千多年历史,自然留下很多习俗活动,不过若是说古代人最喜欢的重阳的节令风物,那一定是登高宴饮,那么重阳节要登高宴饮的习俗从何而来,又是如何火热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登高

登高宴饮

登高宴饮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北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中说“九日登高始于桓景”,明代周祈《名义考》卷二《节令所起》中也认为“九日登高始于费长房教桓景避灾”,都认为重阳登高是大家信从桓景避灾故事的结果,有这种看法的人自古至今占大多数。其实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只是给重阳登高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基于先已存在的重阳登高的习俗而编造的。

在有些传说中,重阳登高的出现时代比费长房要早得多。福州市区的于山上有个叫“九日台”的地方,相传是闽越王无诸九月九日登高的地方。北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卷九《福建路》中说:

北仙山,越王无诸九月九日尝宴于此。

南宋梁克家《三山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北仙山就是今天福州的于山。闽越王无诸是战国末至汉初时期的人,比费长房早约400年,这是不是意味着那个时代就已经有重九登高的习俗了呢?当然不能这么看。这毕竟是后人的传说,得不到当时文献资料的支持。不过,闽越王无诸九日登高的传说及费长房九日让人登高的故事表明,在重阳节形成的时代就伴随有登高这一习俗了。崔寔的《四民月令》中说“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这里的“采菊”可不是指采摘自家园圃里种的菊花,而是指到山中采摘野菊,这就意味着采菊伴随着登高。三国魏钟会《菊花赋》云:

季秋初九,日数将并。置酒华堂,高会娱情。

宴饮

三国时期的曹丕在《与钟繇书》中也提到重阳节之时人们“享宴高会”的活动,说明重阳节一出现,登高宴饮就已蔚成风气。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重阳节的正式形成就是以群众性的登高风气的出现为标志的。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重阳登高,而不是其他时间、其他动机的登高活动。其他动机的登高活动自有人类起就存在,比如为狩猎而上山,为打柴而上山,为祭祀山神而上山,等等,这些登高跟重阳登高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所以把“齐景公始为登高”之类的传说作为重阳登高的起源是牵强附会的说法。另外,登高的对象虽然不限于山,亭台楼阁也是登高的对象,但这类风雅的登高是在登山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登高的衍生现象。

重阳登高的原因根据古来传承的俗信,是为了避灾,但避灾为什么要选择登高呢?有些人认为重阳登高的背景是秋季容易发生洪水,登高可以避免水患。然而古代有关重阳风俗的解释中,都只是说“祓除不祥”“辟除恶气”“令人长寿”之类,没有人提到水灾的事,重阳风俗中也找不到跟防备水灾有关的事项。

避阳九之所以选择登高,是因为在古代民俗观念中,高山与天最近,可以得到天神的保佑,山上还可以得到令人长寿的药材泉水,甚至由此可以升天成仙,长生不死。如《山海经·海外南经》“其为人黑色,寿不死”句下晋代郭璞注云:

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

《大荒西经》中说有座山叫灵山,巫师“从此升降,百药爰在”。《海内经》:

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淮南子·地形篇》中说得更为明确而有条理: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登上凉风山就可以长生不死,登上悬圃山就可以获得呼风唤雨的灵气,登上维上天山就成为神了。山是古代苦难百姓的精神乐园,陶渊明想象中的理想国“桃花源”正是建立在深山老林之中,道教修炼也选择深山。山上既然有如此大的诱惑力,躲到山上自然就可以消除疾病,邪恶不侵,免除灾害了。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重阳的节令风物,重阳节要登高宴饮”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