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洪明浦】王思聪他爸都放弃的事,这个男人还在刚



最近,因在节目中犀利吐槽中国男篮,范志毅火出了天际。

范大将军不仅让一票观众直呼“杀疯了”!还引得某社第一时间发声:

“中国男篮男足不要菜鸡互啄。”

有人反驳说:娱乐而已,何必上纲上线?

紧跟着,今天#吐槽大会推迟#的消息又冲上热搜。

在笑声与争议声中,在娱乐与上纲上线之间,毒药君看到的却是无尽悲凉。

(*观看毒药历史推荐影片,获取相关福利,请添加文末微信入群)

文丨坎波斯

编辑丨雷伊斯

《吐槽大会》上埋的不是瓜,是雷

回顾《吐槽大会》中范志毅的吐槽,其火,也必然。

不管是吐槽周琦,在世界杯上那个“遗恨万年”的边线发球失误;

还是吐槽郭艾伦关键比赛全场只得一分;

范志毅爆棚的综艺感,将怒骂藏于嬉笑中,不管周琦与郭艾伦脸色如何,反正球迷的痛点与笑点是被狠狠戳到了。

而彻底点燃全场的那句“就在家门口打成这样,脸都不要了!”

这是范大将军自己复刻自己的巅峰吐槽。

2013年国足1比5输给泰国后,范志毅在采访中痛批“中国足球脸都不要了!”

那个采访视频一度相当火爆,当时,范志毅同样剑指具体球员:

“赵鹏什么人?也在踢中卫,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他后来解释,他与赵鹏不认识,没有个人恩怨,只是觉得赵鹏作为国家队队长,怎么能“那么轻易地被人摆脱(防守)。”

“我也踢比赛,(被摆脱)一定是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否则)我一定想办法把这个球破坏。”

这就是范志毅,他的吐槽不是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而是讲常识、讲专业、讲职业精神。

如果《吐槽大会》还有提词板,那绿茵场上的范志毅,对待足球,从来是玩真的,搏到尽。

从上海申花开始职业生涯,从后卫到前锋,15个进球,当选中国足球先生;

1998年,在英国水晶宫队获得年度最佳球员;

2001年,当选亚洲足球先生;

2002年,踢进世界杯。

......

走进范志毅传奇的足球人生,并将其和中国足坛的大环境相联系,你会惊觉:

如今他的吐槽,嬉笑之外,更像是绝望中的一声呐喊。

从不是菜鸡,总是在战斗

1969年,范志毅出生在一个体育世家。母亲黄炜是上海田径队的运动员,酷爱足球。

而父亲范九林,年轻时因球技出众,1965年差点被选入国家队集训。

但因为范九林家庭背景有问题,在那个年代,便永远错过了披上国家队战袍的机会。

范志毅与父亲母亲

后来,范九林留在上海队,1970年,又遭遇球队解散,他被分配到上棉十七厂当铜匠,业余帮单位搞搞足球。

再有天赋的运动员,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青春短暂,对运动员尤其如此。

所以,当范志毅小时候,初显足球天分时,父亲就对他说:

“要珍惜自己的足球生命,要珍惜每一个机会。”

小范志毅也的确不负众望。从小学开始,他和父亲的业余时间就全扑在足球训练上。

但一个运动员想获得真正的荣光,还是要付出太多代价。

1982年,在大连举行的全国少年足球大赛上,13岁的范志毅代表上海少年队,迎战西日本少年队。

意外发生了。

范志毅在比赛中做了一个铲球动作,左腿内侧在草坪上擦了一下。

当时他只觉左腿有些刺痛和发麻,但依然不管不顾,跑得飞快。

结果,比赛结束后的一个星期,伤口仍在化脓,小范志毅被带到了骨科问诊。

连拍7张片子后,医生的诊断如一声惊雷:

骨癌。

可想而知,范父听到这个诊断结果时的心情。没过几天,他和球队指导,匆匆带着儿子去瑞金医院求诊。

这一次,主诊医生盯着片子看了好久,吐出一句:

这是骨质增生,癌在哪里?癌在哪里?

再后来专家会诊,确认“骨癌”不过是虚惊一场。

范父心中的石头方才落下。但是,儿子的伤痛却是真的。

每一次换药,厚厚的纱布扯下,医生用一把小勺子在伤口的肉上刮,把溃烂的部分全部刮掉。

这样钻心的疼,疼得小范志毅把父亲的手咬得紫青。

就是这样一路疼过来,多年之后,当身披上海申花队战袍,面对来犯的川军时,范志毅用一记鱼跃的头球攻门,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代表作。

那一年,范志毅帮助上海申花队,夺得队史唯一一次联赛冠军。范志毅本人更是蝉联95、96连续2年中国足球先生。

后来,专业解说在评析那粒进球时说:

这个进球,居然能完美诠释范志毅的所有技术特点。顶级后卫的身板,惊人的爆发力,对落点完美的判断,前锋的嗅觉、果断......

岂知看似天赋过人的背后,全是从幼时起,便牙关咬紧的坚持。

凭什么不能做国家队教练?

随着申花在甲A联赛卫冕失利,国足在96年亚洲杯,97年世锦赛又表现窝囊......

作为核心人物的范志毅,在球场上火爆的性格开始饱受诟病。

范志毅常在球队失误后,对着队友大声咆哮,很多人对此不理解。

范志毅在传记中曾写到: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生活中经历过足球竞技场上的那种大喜大悲,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受得了那种转首成空的悲凉和永劫不复的沉重。”

“中国足球已经让人失望太多了,而失望的原因,除了技战术之外,我认为,在中国的足球场上,还缺少一种真正的疯狂,一种舍生忘死、肝脑涂地的个性,一种舍我其谁、唯我独尊的激情......”

说到底,这份火爆脾气,其实还是源自他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热爱。

退役后的范志毅,从球员变为教练,但脾气未改。

对中国足球现状,他仍是有啥说啥,火力全开。

他带领申花青年队打比赛,面对比赛的不公正判罚,他甚至动手打裁判。

他说:我不想球员因为判罚的不公正,失掉信心。

他还怼过曾经的国足教练里皮,拿高薪不做事,174天拿了7600万薪酬,但却不见队伍的进步。

至于中国队1比5输给泰国后,范志毅直接炮轰足协:

“足协主席换了一届又一届,结果换汤不换药一地鸡毛。”

看起来,范志毅取得了父亲不曾取得的荣光,但似乎,他也面临同父亲一样,与体制相龃龉的命运。

范志毅常把自己和韩国同时代的球员对比,洪明浦,黄善洪,崔龙洙......

意思是,这些人在干什么,他自己又在干什么?

曾征战英甲的他,回国后当球员,之后做教练,屡次想上位,却屡遭打击,如今默默培养青训队伍。

虽然初心让人感动,但又让人觉得很不是滋味。

就像白先勇曾见到做将军的父亲白崇禧,晚年被下放中学,对着一帮小学生训话,像在指挥千军万马。

英雄暗老,年华易逝。

范志毅问:我凭什么不能做国家队教练?

有“业内前辈”劝他:“你可以批评足协,但你批评完了谁去给你平台啊?你没有平台怎么证明你是对的?

你必须取得这些掌控、使用你的人的信任。

你必须要尊重人家的这种权力啊。”

换句话说,你先得自废武功,才能进入江湖。

逻辑吊诡。

职业球员追求的运动精神本质,就是不屈服。显然,这与恪守中庸之道的理念格格不入。

况且,“业内前辈”说的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

网上盛传王健林的一个视频,1998年足协杯半决赛,辽足两回合点球淘汰大连万达。

彼时,一向意气风发的老王,罕见地发了火:

“中国足球搞了5年职业联赛,虽然水平有进步,但是,足球场上黑暗的东西很多。”

“鉴于中国足坛目前这种现状,搞足球,怎么搞,我看中国足球也不会好的,也冲不出去。”

“因此万达集团今天正式宣布,今年联赛结束后,我们永远退出足坛,以示对中国足球黑暗的抗议。”

20多年过去了,这段话仍然刺耳。

王健林放弃了,但范志毅还在坚持。

当一个领域与行业万马齐喑,黑幕重重时,所幸还有一个人站出来。

只不过,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范志毅选择用嬉笑藏怒骂,用悲歌换掌声。

正如他回应节目争议时提到的,“如果因为我的吐槽,中国足球和篮球的水平有提高,那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视频中的他,一反舞台上的神情飞扬,脸上挂满了疲惫、倦怠,甚至委屈。

这,可能才是他在生活中的真实状态。曾经的亚洲足球先生,一代中国足球的名片,在面临一个更强大的体制时,他一直在与之周旋。

即使没有真正胜利过,但也从未真正被打败。

就像他曾被命运摆布的父亲,在范志毅年少时,一遍又一遍训练他脚法、停蹚球、盘带、移动步伐......

父亲一定在儿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影子,乃至,中国足球的希望。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