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引发了互联网音频产品的繁衍,手机音乐、手机电视台都是受益者。
和互联网的发展轨迹雷同的是,当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增多以后,曾经各方都不注重的版权问题被提上了“议程”,甚至有人会因为版权问题吃亏。
据相关报道,网易云音乐、QQ音乐之间就因为版权问题闹上法院不下四五次,而双方也试图花费巨资“垄断”版权,并以此来掣肘竞争对手。和网络音乐不同,手机电台之间的竞争要激烈的多,我在《互联网历史级的“撕逼大战”》一文里统计到的数据是五家一线品牌同时发生了激烈竞争。
“诸子百家”话版权
日前,考拉FM、喜马拉雅电台、多听FM、荔枝FM几家电台产品陷入了版权“撕逼”战,事后,各方均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应,当然,事件还远远没有结束。为了了解各方对于网络音频版权的看法,我对几位音频平台的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考拉FM负责人表示:“音频发展的轨迹跟视频类似,未来内容肯定是核心竞争力。这次版权“撕逼”,肯定是把版权问题摆在台面上了,这跟视频一样,也会拉高版权成本,各个企业也会尽快圈好的版权内容。基于版权内容,产品也会有些改进。比如:会增加UGC,自媒体上传内容,会出现自制内容,这跟视频很相似。
考拉FM在内容源上,除了现在已有的PGC版权内容的订制,自制,购买,置换外,也会增加自媒体的UGC权限,增加内容,同时,未来我们会做直播和用户在线互动,真正的把广播的交互和人性需求搬到网络广播来。另一方面,我们会继续扩张使用场景渠道,比如汽车还会继续扩张,手机端,智能硬件,飞机,可穿戴设备等,让我们的内容更直接分发到目标用户。
我们在不同场景下的产品模式也开始区别,比如手机,因为发现7成以上的手机用户还是在wifi环境使用收听,所以我们的手机app产品会增加点播的权重,但也会保留我们的推荐流,在汽车、飞机、智能设备会加强数据流的推荐。”
多听CEO赵思铭表示:“我非常乐意看到音频行业的版权能够实现规范化,当然,我希望看到的是全行业的版权规范化,而不是只是针对某个平台进行版权维护,这对于其他平台是不公平的,既然是版权维护,就应该是所有平台同时来保证正版的音频内容,大家同时遵守“规则”。
这次版权“撕逼”战的爆发,也许是网络音频爆发的前夜,这对于未来网络音频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只有保证了版权,只有所有平台都开始制定规则,音频这个产业链才有机会成长起来。同时,未来会有更多应用场景的音频产品出现,音频这一介质的爆发,才刚刚开始而已。”
蜻蜓FM负责人表示:“其实我个人不太关注行业撕逼大战,目前整个音频行业规模还不够大,现在蜻蜓FM的目标是帮助这个行业能做到更大,让这个行业所有的人真正能享受风口带来的福利。蜻蜓FM 2014年就进入福特、沃尔沃等大厂商的车载终端,之后又进入三星智能手表Gear S等各类可穿戴设备中,小米也选择了蜻蜓FM作为深度合作伙伴,除了自有平台和合作伙伴外,接下去大家还会不断看到更多的合作。
我们现在还是在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让专业的内容生产者上来“玩”,我们有一套成熟的数据系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玩”,每一个专业内容生产者都可以根据用户对节目做出的数据反馈对节目进行调整。贴合应用场景的优质内容还有“百倍的成长空间”,蜻蜓fm也正在不断的创造这样一些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日前考拉FM的投诉问题,我们没有收到考拉FM的邮件,也没有收到法院的相关传票。”
自媒体人望月表示:“我认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崛起,都有一个从混战到洗牌,最后剩下两三家的过程,团购如此,音频也是如此,当前的与其说是一个版权大战,不如说是生死大战。版权只是一个引爆点,一种武器,但这个武器是把双刃剑,在当下的环境来说,攻击了对手,也会被对手攻击,最后两败俱伤。好的做法应该是创新把市场做大,像当初团购的0元抽奖等活动。
音频当前应该做的,是吸引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入驻,改善体验,并且挖掘商业模式,让用户受益,也让资本认可。美国的一档音频节目就获得了150万美元融资,国内的微信自媒体已经有不少获得资本认可了,但音频自媒体貌似还没有。”
某匿名人士透露,网络音频行业的版权问题存在非常多的潜规则,比如日前某网络音频平台宣称花费巨额来买断主播的独家版权,主播收到的并不是真正的钱,而是平台用自己制定的“推广费”来折算的,主播所得到的是“可观”的流量和一定量的粉丝,很奇怪的是,粉丝是一夜之间增加的,所以这些粉丝的真假是很难判定的。主播的内容被买断后,是不能进行自营广告的,平台方会分配一些广告给主播,并宣称是五五分成,但实际上平台会想尽办法克扣主播的广告费用,个中详情远远没有用户想象的那么简单,潜规则太多。
还有很大的一个问题是,网络音频的版权界定,因为它是语音形态的,非文字形态的,比如A主播的内容火了,B主播将同样的内容换一个说法传播出去,这算不算侵权?当前不少数字音频平台都有听书栏目,将文字的内容通过音频形式传播,这算不算侵权?UGC方向的音频内容,很多都涉及到版权问题,但是究竟要如何问责,当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重要,但非“法宝”
按照网络视频的发展轨迹看,爱奇艺2014年花费2亿购买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百变大咖秀》及《我们约会吧》的网络独播版权,2014年腾讯视频花费2.5亿购买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网络独播版权,湖南卫视更是直接下了一个狠招,宣布湖南卫视的内容不再进行网络分销,而是在自有平台芒果TV上进行独播。
从上面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到,基本上各大网络视频平台都在版权上下功夫,但有一个问题是,有没有哪一个平台是因为有了版权而独占鳌头呢?有没有哪一个平台能够土豪一把,把所有网络视频领域的版权内容全部买断呢?
同样的道理,即使网络音频平台的版权变得奇贵,《罗辑思维》、《凯子曰》这些内容被某个平台独家买断,但是否意味着该平台能够一马领先于其他各个网络音频平台呢?答案是否定的。
网络音频的版权固然能成为平台的优势,能带来一定的用户和流量,但是绝逼不可能引领整个网络音频行业的走向,不然,芒果TV不飞上天了?很明显,网络视频还是爱奇艺、优土、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的天下,芒果TV仅仅依靠版权还差的太远。
据我了解,目前网络音频方面的版权价格并不低,特别是优质的音频资源,要想垄断网络音频的版权无异于痴人说梦,就各个平台融资的那点钱,要想买很多很多的版权都不可能,所以依靠版权来构筑一道“护城河”明显是不可能的。
当然,网络音频的版权问题肯定是重要的,只有保证版权,才能够让主播,让内容制造者获益,正版是保证优质音频内容源源不断输出的重要因素,只有内容优质了,网络音频才会有更多的人喜欢。
未来,才是“制胜法宝”
根据几大网络音频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用户量少则破5000万,多则达到1.5亿,这其中的水分不言而喻,要知道中国的汽车用户也才1.5亿,而网络音频的主流用户正是汽车。从融资方向来看,融资额也在千万美元左右,整个市场的融资额都不到1亿美金,所以说网络音频相对于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相比,太小了。
网络音频目前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替代原有手机里的收音机功能,另一个是替代汽车里的调频电台。前者几乎被人遗忘,后者虽然算是需求,但很难成为像文字、图片、视频这样的主流介质。日前,挪威文化部宣布,2017年1月开始,挪威的FM广播将逐步停止,切换到数字广播。这对于国内的广播业来说,也是一个警告。而对于网络音频来说,也是他们的机会。
我认为,网络音频的真正机会在于,如何引领未来网络音频的真正在玩法,一种主流的被大众接受的新型介质,而不只是一台收音机,或者是一个手机电台,这些都太“小”了。版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彻底激活音频市场的巨大空间,彻底激活音频的应用场景,让更多的人、用户接受、了解到音频的重要性。
目前来看,没有一家网络音频平台能够做到这个效果,更多的还是“收音机”的玩法,亦或是免费吸收大量垃圾音频内容进平台上来,内容固然能够堆积,形成一定的效应,但如何形成更大的一个传播介质圈呢?
版权固然重要,但互联网交给我们的经验是,内容只是第一步,运营、创新才是真正的“导火索”。
文/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ID:guojingdequanzi)用心做一个互联网领域的原创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