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周期之王”中原海控(601919)。SH)居高不下,获得25.88韩元,上涨3.4%,交易112.7亿韩元,位居2点3位,总市值为3173亿韩元。
中远海控走势图(日K线)
在本轮周期股狂欢行情中,其实涨幅最大的并非熟知的钢铁、有色、煤炭、化工之类,而是航运龙头中远海控。一年前的今天,中远海控股价还不到3.50元;如今股价已暴涨逾7倍,并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其爆发力之强可见一斑。
虽然股价涨了这么多,但仍有券商高调看好,其最高目标价已上调至38元/股。为什么中远海控可以涨幅这么大?其背后上涨的逻辑是什么?未来是否还有持续的空间?
曾经股民的痛苦回忆
如今创13年新高
说起中远海控很多人还不熟悉,但一提起当年的曾用名“中国远洋”,很多股民立刻有了痛苦的回忆,也曾让无数投资者对“周期股”谈之色变。
中国远洋曾经号称“周期之王”,最大原因无它,实在是周期性太强。集装箱船队运力仅次于马士基、地中海航运,稳居世界第三,其业绩、股价表现也和全球航运行业景气度息息相关。
图据官网
中国远洋当年是周期股幻灭的典型。2007年6月,正值航运业巅峰时中国远洋上市,发行价8.48元/股。上市当年股价最高攀升至68.4元,然而很快航运业“周期衰退”。从2009年开始,中国远洋进入衰退期,股价暴跌,从68.4元之巅飞流直下,一直跌到最低2.68元,跌去95%。
亏损最惨的人有多惨?看过中国远洋就知道了,95%都跌没了!最高时6500亿市值蒸发,创下A股最大毁灭值,也让无数投资者伤透了心。
而在最悲惨的2011年、2012年,中国远洋分别巨亏105亿元、95亿元;2013年还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变为“*ST远洋”。
如今风水轮流转,航运业周期重新到来,中远海控又被资本市场热捧,回到了中国远洋2008年的价格区间,股价创出13年来的新高,年内涨幅已达103%,但距离巅峰时期还早。
2015年中国远洋重组,中远海控成为中远集团核心产业中最重要的部分,更加专注于集装箱运输业务。2020年财报显示,集装箱航运业务贡献了约97%的营收、93%的净利润,是中远海控的核心业务。
截至2020年末,中远海控共经营278条国际航线、54条中国沿海航线、80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支线。集装箱船队规模达536艘,在全球约105个国家和地区的352个港口均有挂靠。公司自营集装箱船队运力超过307万标准箱,仍居世界第三。
周期反转,一季度业绩暴增52倍
从近年业绩来看,随着航运行业迈入景气周期,2019年中远海控开始出现反转,其盈利能力持续增长。进入2020年后虽有新冠疫情影响,但影响不大,公司2020年营收达到1712.59亿元,同比增长13.37%;实现净利润99.27亿元,同比增长46.76%。
进入2021年后,公司业绩更加“亮瞎了”眼睛:一季度实现营收648.43亿元,同比增长79.58%;实现净利润154.52亿元,同比暴增52倍!
中远海控一季度盈利暴发的原因,主要为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向好,公司实现了“量价齐升”。在集装箱运力需求方面,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制造业加快复工复产,加之欧美国家疫情后补库存需求强烈,很多航线货运量明显增长,导致了集运价格高位运行。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1年一季度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1960.99点,较去年同期大增113.33%,与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长53.8%,特别是地中海航线、欧洲航线运价大幅抬升。而5月份CCFI指数趋势显示,除东南亚航线集运指数偏弱外,欧洲航线、美东航线、美西航线CCFI指数都大幅增长。
随着航运业重要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连续上涨并屡创新高,中远海控这个“周期之王”仿佛又回来了。
图据官网
但历来“周期股”需要当心,正如老百姓熟知的“猪周期”一样。每当高景气周期来临时,众多航运企业便开足马力扩充运力,而现代航运业动辄数十万吨的巨轮,建造周期长达数年,结果高景气时下订单,交船时却可能赶上衰退,节奏一旦踩错足以要命。同时,这波航运高景气最重要的原因是疫情影响,打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节奏,所以航运高景气是否能持续还有待市场检验。
券商研报“放卫星”,基金忙抱团
中信建投交运首席分析师韩军6月9日发布研报,将中远海控上调至38元/股,意味着该公司虽然涨了这么多,但仍有超过60%上涨空间,此份研报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韩军作为长期跟踪中远海控的研究员,此前曾多次发布中远海控的研报。今年1月5日研报显示,韩军提出中远海控目标价为18.3元,并在3月底将公司利润预测值上调至433亿元。4月份韩军再发两份研报,维持中远海控433亿元的利润预期值未变,对应目标价上调为28元。
不过受近期海运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韩军6月9日再次大幅上调中远海控全年盈利至774.79亿元,如此“放卫星”式预测也让市场大吃一惊。同时,韩军将对应股价从28元上调至38元。韩军的理由是:“需求端政策周期叠加库存周期,奠定需求持续上升基础,供给端手持订单增加,长期供给增长有限,运价持续创新高,持续性或将远超市场预期”。
也许受此影响,6月10日,中远海控以涨停报收。
与韩军得出类似结论的是东北证券交运分析师瞿永忠,他在5月11日时便已经将中远海控全年利润预期上调至658.12亿元,目标价为24.9元/股;6月11日,瞿永忠再次将中远海控全年利润预期上调至761.07亿元,目标价则为31.4元/股。
瞿永忠认为,受今年新造船订单增速放缓影响,运力供给维持紧张态势。海外多国疫情仍严峻,港口人工不足,集装箱港口积压问题仍然严重,不断推动集装箱运价续创历史新高。从不同航线来看,欧洲航线、南美航线、波斯湾航线、澳新航线等运价均保持上涨。“供需因素叠加影响集运价格有望持续上扬,高景气预计将跨越三季度,对中远海控全年盈利预测进一步上调。”
如果拉长时间,今年以来中远海控股价的上涨,一路伴随众多券商的集体唱多之声,甚至上调中远海控目标价达到了三天一小调、五天一大调的的地步,一涨再涨,让人目不暇接。
据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从去年5月以来,中信建投针对中远海控发布的研报超过15份,贯穿了此轮股价上涨的全过程。其目标价也先后进行了多次上调,从5元一路攀升至38元的高峰。而东北证券发布研报5份,目标价从13.44元也攀升至34.8元;华创证券发布研报5份,目标价从14元升至23.2元;东方证券发布研报4份,目标价从19.36元升至26.8元。
伴随券商大举唱多,各家机构资金也蜂拥而入,渐有“基金抱团”之势。从一季度末持仓看,各路基金纷纷大举加仓中远海控,一季度末华安沪港深机会、华安核心优选第一大重仓股均为中远海控;而“华夏系”基金更是抱团,包括华夏红利混合、华夏收入混合、华夏兴华混合、华夏策略精选、华夏沪深300等均持有中远海控。
有意思的是,排名居前的华安沪港深机基金管理人陆秋渊、华夏红利混合基金管理人林晶、华夏收入混合管理人郑煜均为女性,在中远海控这一波大涨中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那些男性基金经理呢?据说还在抱团“喝酒吃药”呢。
红星新闻记者 李伟铭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