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白菊报道
“我来自南方,但也有冰一样的表情。”
这是一句歌词,来自于陈升一首传唱度并不高的作品《青鸟日记》。如果把南方比作火,北方比作冰,那么早早离开长沙的黄博文内心还是喜欢“像冰一样”的北方。
毕竟北方在他身上,刻下了最深的烙印……
长沙1103工厂,这个军工厂是黄博文父母工作的地方。
黄博文作为一个厂矿子弟,从小就是在一群孩子中玩出来的。父亲倒不去喜欢足球,喜欢的是篮球,在宿舍大院里,孩子们也是打篮球居多。但黄博文天生对足球感兴趣,拿着球就喜欢往墙上踢。
毕竟,长沙不是传统的足球城市,父母也不知道黄博文这种对于足球的喜爱来源于哪里。踢球之前,母亲“诱惑”他去跳舞,每天去压韧带,练动作,黄博文“苦不堪言”,母亲用巧克力诱惑他,“好好跳,给你巧克力吃。”黄博文却一次又一次地摇头。
▲十岁的黄博文。
小学,那是在仰天湖小学,就在贺龙体育场旁边。黄博文一边踢球,一边还要在体校接受田径训练,练的是中长跑,这项枯燥的运动又成为一种烦恼。“那时候踢球的教练和田径的教练互相商量好,哪几天练踢球,哪几天练田径,练田径那几天,我的头都是大的。”
什么叫天赋,大概专一的喜爱也算,最终,足球打败了篮球、舞蹈和田径,成为黄博文一生的喜爱和职业。
家长总是拗不过孩子的,黄博文在仰天湖小学,在他的启蒙教练梁惠湘的带领下一天天成长,踢球也是需要花钱的,家里情况一般,母亲的身体也不太好,重任基本落在父亲身上。
“业余时间父亲去开出租,开摩的,找人借钱让我踢球。”夫妻之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孩子既然喜欢足球,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别让他长大以后埋怨我们。”
▲童年的黄博文(第二排右二)和伙伴们。
家庭情况如是,黄博文能做的就是,从小自己照顾自己。从一年级开始,他就习惯了自己坐公交车回家,4路或者104路,黄博文还要比较两条公交线路的优劣:4路,要走一段才能上车,但能直接到家,104路嘛,就在学校门口,但下车以后,走的路会更远。
“踢球脑子灵活,”这是从小到大,所有教练对黄博文的评价,这种“灵活”,也许来源于小时候的一次次计算。
等到小学毕业的时候,长沙重点中学雅礼中学(足球传统学校)已经给黄博文预留了学位,但黄博文的父亲却决心带黄博文离开长沙,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理由是:“如果他一直留在长沙,也就是个足球爱好者,实现不了成为球星的梦想。”
是啊,小时候的黄博文,梦想简单而直接,他的小学毕业留言就是,我想成为一名球星。这个带锁的本子至今仍留在长沙的家里。而长沙,这个“小池子”,想出一名球星,实在是太难了。
白白浪费了一个雅礼中学的名额,2000年9月,父亲带着黄博文直接奔往秦皇岛中国足球学校。
“这就是一次赌博。”黄博文说。所幸的是,他们赌赢了。
▲黄博文在秦皇岛中国足球学校。
这个怯生生的长沙伢子,在去秦皇岛的路上,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虚惊。
在从长沙前往北京的卧铺上,快开车的时候,黄博文的父亲突然发现在口袋里的一万块学费找不到了,两父子急得就如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是在旁人协助下才在下铺的某个角落里找回了这笔钱。
“如果当时找不到这笔钱,我想我们可能连秦皇岛都去不了啦!那一刻感觉到,真是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啊。”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总是兴奋的,况且考试当天,黄博文意外地发现,天津泰达就在足校训练,哇,于根伟、江津和张效瑞,那都是球星,这个机会怎么能错过?
于是,黄博文有了第一张与球星的合影。
▲黄博文与张效瑞。
父子俩在秦皇岛住了七天,黄博文在一百多人的报名考试中排名第三,顺利就读。
兴奋劲总是会过的,父亲离开的那个晚上,黄博文开始掉眼泪了。
离开父母的怀抱,以后的路就靠自己走了。
其时的秦皇岛中国足球学校处于鼎盛时期,学校有1300左右学生,操场上乌泱乌泱一片,空闲的时候,孩子们就数着地上一格格的方砖,每3平方米就是一个场地,开始由米卢提倡的风靡一时的网式足球。
这是黄博文展示身手的好机会,毕竟那时候他又瘦又小,身高1.56米,毫不起眼,而且他还不是重点班的球员,带他的教练是杨锡林。
那时候,学校名气最大的是83年龄段的王珂(后来效力于上海申花)。比黄博文大一岁、早一段时间进来的郜林也已经是名声鹊起。
“我认识郜林,但郜林不认识我。”所以,上海申花来挑人的时候,“球星”郜林自然很快被挑走了,黄博文能被国安挑走,完全是因为当时国安的梯队教练吕军不经意的一瞥——吕军在看完重点班的孩子以后,不经意看到黄博文在比赛。
▲如今,两人成了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双料队友。
“我后来问吕导,当时为什么挑中我。他说,没什么,就感觉你踢球挺机灵的。”
吕军这一瞥,彻底改变了黄博文的命运,在秦皇岛进行足校杯比赛的时候,吕军特意和黄博文的父母进行了一次谈话,然后就把黄博文带到了国安集训队去试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