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近日,山东青岛近海海域再次遭受浒苔侵袭,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监测,今年青岛浒苔数量明显多于去年,已创历史最大值。
对此,青岛市已启动“近岸海域打捞浒苔应急处置”项目,建立海上浒苔前置打捞线,遏制浒苔蔓延势头,最大程度实现前端减量,缓解近岸处理压力。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浒苔对环境和海洋生物有何危害?为什么会连续爆发15年?如何防范与治理?能否通过食用来辅助消除?
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
浒苔是一种大型绿藻,生活在近海滩涂中,形态为草绿色的丝状体,分支众多,无毒。它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繁殖能力很强,在低光照、低温等不利条件下也可以存活和繁殖。浒苔本身没什么味道,但腐烂后有浓烈的腥臭味。
实际上,浒苔并不是青岛的“特产”。它们分布在我国辽宁、山东、江苏和福建等省近海海域,在潮间带岩石上、泥沙滩的石砾上、海边的礁石上等地方,都可以发现它的身影。
浒苔的存在,对人类生存环境以及海洋中的生物都有很大影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于仁成介绍,浒苔大量堆积腐烂分解后,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影响滨海的沙滩以及景区海水浴场。另外,浒苔大量生长会吸收水中营养源,影响其他微藻的生存,从而可能会影响到鱼类。但目前,这种说法还停留在推测阶段,并无确切证据。
炎炎夏日,当我们来到某处海岸寻求清凉时,看到海水泛着绿光、飘着腥臭味,很难再把这处海岸当成旅游目的地!除了影响旅游业发展之外,如果大量浒苔漂浮聚集,甚至还会阻塞航道,对船只安全造成威胁。
青岛浒苔为何大规模爆发?
2007年起,浒苔开始入侵青岛海域。每年春末夏初,它都会在苏北浅滩海域出现,然后沿着黄海南部海岸向北迁移,慢慢漂浮、生长,最后在山东半岛近岸海域形成大规模的“绿潮”,严重时,一望无垠,如同草原。
△图片来源:中新网
“浒苔年年来,今年特别多”。今夏“绿潮”为何如此大规模爆发?
于仁成介绍,浒苔形成的“绿潮”属于大型藻类中的有害藻华。有害藻华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会威胁、危害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局部藻类在生长条件适宜又缺少捕食压力的情况下发生扩散,当某种特定藻类在爆发中达到很高的富集量时就会呈现出有害特征,导致有害藻华爆发。于仁成还表示,有害藻华爆发的成因还有很多,但根源仍在研究。初始的生物量、营养源、水温、风向等因素都会影响浒苔的生长与规模。
虽然具体原因暂时还无法确定,不过已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可能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
治理与防范
气候很难改变,但人类活动可以。面对来势汹汹,如此大规模泛滥甚至成灾的“绿潮”,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范与治理?
于仁成表示,源头是关键。“绿潮”的形成与苏北浅滩特殊的环境以及当地的养殖活动有一定关系。目前,已开始对养殖设施进行控制,包括控制筏架的回收时间、对筏架上藻类及时清除,对早期漂浮藻类进行打捞。这些措施有助于“绿潮”源头生物量控制,有助于降低其规模。
但尽管如此,目前仍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大规模的“绿潮”。
消灭浒苔,靠吃?
“绿潮”让人头疼,但正常情况下,形成“绿潮”的浒苔是可以吃的,而且营养价值比较高!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矿物质,沿海居民常会用浒苔炒菜,制作月饼、包子等。
但于仁成表示,现在很多居民已经没有食用浒苔的习惯了。浒苔经过漂浮生长来到青岛,藻体已经老化,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低,口感不太好。更靠谱的方式,是将浒苔做成化肥等产品。
“绿潮”是一种生态现象,它反映了近海生态系统长期的变化趋势。虽然已经困惑我们十多年,但从近期的现象和数据分析,它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仍将继续与我们为伴。
它的到来提醒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海洋生态系统。了解它的变化、知晓它的健康程度,积极参与到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为我们子孙后代能看到一片湛蓝的大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