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之于我们的意义,通常有两个层面:其一是个人层面,主要表现在个人对于某种色彩的喜好;其二是社会层面,表现为社会群体对某些色彩的象征意义,具有共同的观念。
《千里江山图》局部
中国古人对色彩的重视,要远远大于现代人。从社会层面来看,我国古代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为“正色”的色彩体系。正如《书·益稷》云:“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
这五种正色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五种“底色”。它们源自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
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一套复杂的系统。比如五行与五方相配:东方属木,南方属火,中央属土,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五行与五季相配:木主春,火主夏,土主季夏,金主秋,水主冬(季夏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还有五行与五色相配: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黄,金色白,水色黑;等等。
五行颜色关系
“五行”是中国古老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涵盖了时辰、气候、方位、神灵、人文社会等物质与精神的各个方面。“五行说”将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对应起来,进而解释万物万象相辅相成、相互对应的关系。
五色则对应五方,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五行与方位关系
五色则对应五方,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五行之中,木属东方,其色青;其中的青色则象征着勃发的生机。
在汉民族的文化中“青”与春季、东方等概念有明确的联系,而这些概念又与绿色有一定的关联。东汉许慎《说文》云“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青为东方之色,青帝为东方天神。”,说明青色的定位是五行里属于东方--春天--木--生发属性的颜色,而青阳一词则是春季代称。按文王作八卦时“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方法,应该是从自然界取代表性的事物,即春天新叶萌发的“青木”之色。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青色却是我们最迷惑的颜色。
1、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古人将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合想象成为龙的形象,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属木为青色,故名“青龙”。
除青龙之名外,我们也经常用“苍龙”代替,比如:
《易解》云:谓朱鸟,白虎,苍龙,玄武。四方二十八宿,经纬之文。
《洛书说》云:天之星有五宫,东宫苍龙,北宫玄武,西宫白虎,南宫朱鸟,中宫紫薇垣是也。
《宋中兴天文志》云:石氏云,东宫青帝,其精苍龙为七宿。其象:有角、有亢、有氐、有心、有尾、有箕,氐胸房腹,箕所粪也。司春、司木、司东岳、司东方、司鳞虫三百有六十,苍龙为鳞虫之长。
然而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青龙却往往是绿色的,比如下图:
2、青的同源字由描绘植物的葱茏繁茂润泽状这一义项引申开来,多表示某一具体物质的润泽明净状,如水青曰清、天青曰晴、在米曰精、在目曰睛,另还有静、靓、倩等同源字,基本都有润泽澄澈的意思。而青的这些同源字所基于的具体物质,如天、水等,其“形”虽为“青”,但其“色”更偏“蓝”,因此“青”逐渐与“蓝”建立了联系,并在一系列短语的使用中,强化了人们的这种认知。
我们常见的天空颜色蓝色或蔚蓝色,然而形容天空的词却不止一种:青天、苍天、青空、碧空、青霄、碧霄、苍穹等等;那么天空到底是哪一种颜色呢?
3、青介于绿色蓝色之间,但很多词容易让人误认为绿色,比如青草就是绿色。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銘) → 绿色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金缕衣) → 绿色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绿色
草木的颜色明明是绿色的,为何要说成青色?
除了以上例子,青色也代表黑色,例如“青青子衿”指的是黑色的古代学士衣服。“青鬓”指乌黑的头发,比喻年轻人,如唐人韩琮诗云:“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常青古无有。”;“青丝”比喻黑发,如唐人李白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古文亦有“青,取之于蓝,而青胜于蓝”的说法, 语出《荀子·劝学》。这里的青,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介于蓝和紫之间的颜色,意为靛青:【(深蓝色的染料)是从蓼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却比蓼蓝草更深】
其他如“群青”、“青莲”二色,常人通常会归为紫色,但实际上它是单独一个色系。
群青
那么古人为何“青蓝绿”不分,甚至老一辈人也迷惑不清呢?
这就要从青色的定义和色谱划分说起了!
青色定义:一种介于蓝色与绿色之间的颜色,由绿色光与蓝色光等量混合,如果无法界定一种颜色是蓝色还是绿色时,这个颜色就可以被称为青色。
在色相环中:青色则指一类带绿的蓝色,高等深浅,高度饱和;特指三补色中的一色,三原色之一,红的补色。
按照光谱的颜色顺序:赤青应该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一种颜色,即发蓝的绿色或发绿的蓝色。青色是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有点类似于天空的颜色。
光谱图
在颜料三原色中:青色本义是蓝色,但在绘画颜色中,如果是蓝色中混有少量的绿色(是减法三原色之一),有多个级别。类似于翡翠玉石的颜色。
玉石灯照下的荧光
至于“青蓝绿”三者不分的原因:
则是人们对色彩与文字抽象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清楚,而并非色盲 ( 但不排除色弱 ) 。按照光谱的颜色顺序:赤青应该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一种颜色,即发蓝的绿色或发绿的蓝色。
青蓝绿分色
至于蓝色和绿色,我们可以做以下猜测。
比如下面RGB色谱中,我们对暖色系分得非常细腻。而中性色、冷色方面就划分得不那么细。
“青”原本指的是从蓝紫色系到绿色系这一大类的颜色,对应的是“赤”也就是红、橙色这一类颜色。实际上,中国人最早的颜色是根据五行区分的,“黑、白、赤、青、黄”,黑白是跟亮度相关的,真正容易分辨的颜色也只有赤、青、黄三个(与今日指定三原色类似),所以这三个颜色在色谱上指代的范围都要比今天的大一些。下图是一个环形色谱图。
色彩圆环图
而在我所看到的各种色谱上,蓝、绿所占的“面积”特别大,类似荧光笔那种绿、青草绿、蓝绿、天蓝、湖蓝、普蓝、蓝紫,其实是内部差异非常大的颜色。我们当代没有再去单独造字,没有再设“一级分类”。古人也许有“靛”这个单字,但今人却不清楚“靛”到底是哪一种蓝。至于古人用的“青”字,则更不清不楚了。
如上图比较正规的色谱中,黄色是很小的一瞬,却独享一个“黄”字,被认为是单独的一大类。而蓝色绿色之间类似“荧光蓝”(比天蓝色更靠近绿色的部分)的那一大块,却没有单列,只是简单归类为蓝色或蓝绿色。感觉内部差异,不比红橙黄紫小,这使得很多人难以判断其分界。
根据古人的说法,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上图冷色系(下半部分)都可以理解为“青”,上半部分左边四分之一可以理解为“赤”,右边四分之一可以理解为“黄”。这就是古汉语语境下的色谱“三分法”(类似于颜料三原色分类)。所以古诗当中“青天”、“青草”的说法都是对的。
右边为颜料三原色
而现代细分的青蓝绿则来源于“彩虹七色说”(来源于光色三原色),这种说法是明清时候随着西方的光学知识的普及而流行下来的。“红”“蓝”“绿”等都是来自于染料的名字,被逐渐的运用到颜色抽象概念的称谓上。“蓝”和“绿”在古代都是可以形容“青”这一系列颜色的,后期才开始分化。“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绿”已经形容词化,而“蓝”还是指蓝草,染料的名称。正因为“青色”指代的色系过于宽泛,再后来细分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指代错误的情况。
总结:
在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的早期词汇中,所能界定的色彩都只有黑、白、青、红、黄这最基本的五种颜色,这其中,古人最难区分的是蓝绿色系。“青”长期以来泛指蓝、绿、苍、碧乃至青白、青黑等所有属于这一系列的颜色,这在很多词语中都留有痕迹,如“青山”,唐宋以来读书人的家常服饰“青衫”也称“蓝衫”。中国人惯称的“绿灯”,在日语中却作“青信号”;法国民间传说中的“蓝胡子”,法语Barbebleue和英语Bluebeard对应的都是“蓝”,但日语却译为“青髭”,而我国也有一种译法称为“青须公”;我们现在惯于说的“蓝天”,古人却习惯说“青天”“苍天”。欧洲直至17世纪才开始固定使用蓝色表示水体颜色,此前更多使用的是绿色。
卓美剧团儿童英文戏剧《蓝胡子》
人类对颜色的认知具有某种普遍性,但在不同地区中具体进程不同,这显现在语言中。如我们方言词汇里不存在“蓝”及相关习语的,“绿”或“青”是常用词汇,而在具体认知过程中更加固了这种认知现状。其实我一直也搞不懂老一辈人口中说的“靛青”、“藏青”等等究竟是什么颜色,关于冷色系的细分方法,他们似乎和我们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不太同步。
目前人类可以看到的颜色约有七百万种,在化学染料发明之前,人们更多的是从大自然中寻找适合的动植物、矿物质或者金属来萃取颜料。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人们还为颜色赋予了不同的特殊含义,对颜色的运用也在不断发生着有趣的变化。
参考资料
《尚书·益稷》
《汉书·律历志》
《易解》
《洛书说》
《宋中兴天文志》
沈亚明. “青”是什么颜色. 疑难字词辨析集. 1986
张清常. 汉语的颜色词大纲.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
徐朝华. 上古颜色词简论. 汉语研究论丛. 1999
董为光. “青”色考源. 汉语研究论集.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