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说了中国文化尊崇红色的原因以及红色跟女性结合,产生的胭脂文化。今天来说一说另外一个很受中国古代人民喜欢的颜色——青色。
在古代,人们对于颜色的分类还不像我们今天这样精细。那时候的青色其实是包含了我们现在意义上的蓝色、青色、绿色等很多颜色。那么,这些统称为青色的颜色都跟古代文化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接下来,我们从中华文字的载体和中国古代服饰这两点,来为你介绍青色与中国古代文化的渊源。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我们中华文字的载体。文字的载体,简单点说,就是能够在上面书写文字的物体。比如说,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文字载体当然就是纸张了。但在古代还没有发明纸之前,文字的载体是有着这样一段发展变化的。最开始文字被刻在甲骨上,也就是古代占卜时常用的龟甲和兽骨。而那些被刻在甲骨上面的文字也就称为甲骨文,是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后来,文字的载体由甲骨转向了青铜器,然后又到了竹简,最后定型于纸张。这其中,青铜器和竹简都跟青色有着很大的关联。青色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先来说下青铜器。名字中就带有一个青字,很明显,意思就是青色的铜器了。但要真说起来,青铜器是由红铜和锡的合金做成的器具,它刚做出来的时候还真不是青色,而是土黄色的。后来因为被长期埋在土里,开始一点点生锈,才变成我们现在看起来的绿色
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是在夏朝,又在西周趋于鼎盛。但青铜最早诞生却是在6000年前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虽然中国发明青铜器要比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晚一些,但其实就论青铜器的使用范围和制作工艺来讲,还没有哪一个地方能赶超中国。
就拿青铜器中的鼎来说,它起初是用来烹煮和贮存肉类的器具,后来被视为一个国家的权力象征。比如说,有个成语叫问鼎中原。说的就是春秋时期,楚庄王北伐,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他们九个鼎的重量,来推测人家的真实势力,想夺取周朝的天下。
而鼎除了是权力的象征以外,它还是文字的载体。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的典礼时都要铸鼎,并在鼎上记载当时的盛况。像著名的西周大盂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的上面就刻着291个金文,主要记载了周王对臣子孟的教导和册封。这为中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史料。而青色也伴随着青铜器这一文字的载体,具有了一定文化的韵味。
但说起来,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其实很笨重。为了更方便地交流信息,后来的人们又发明了竹简,开始在竹简上写字。竹简,其实就是用竹子削成的狭长竹片。但在刚开始,竹子的表面其实是很油的,不方便书写,而且还很容易被虫子蛀蚀。所以,在制作竹简中,就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就是要把竹子往火上烤一烤,去除表面的油。青色的竹子在受到炙烤时,其中的油脂慢慢溢出,感觉就像在流汗一样。所以,这道工序被叫做“汗青”,也叫做“杀青”。
从出土的古代竹简来看,长的竹简常用于书写儒家经典;短的竹简常用来记载诸子事迹和史传。所以,“汗青”这个词经过演变,成为了史册的代称。像文天祥那句著名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用汗青来指代史册。而青色,也就承载下中国古代书香的气韵。
好了,说完了中国古代文字的载体,接下来说一说中国古代服饰与青色的关联。中国自西周以来就一直信奉礼制思想。汉武帝以后,更是将儒家的这种“礼”的观念推向正统。
礼制,其实就是在政治上提倡的等级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和民之间,必然存在着等级差异,而服饰的颜色,自然成为了一种等级差异的标识。红色、黄色这种受皇室推崇的颜色,成为了高级官员的专属。而青色,成为了一种代表等级较低的官员和老百姓使用的颜色。
首先,青色成为低级官员的服饰颜色,最早是在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就把绿色定为小官们所穿的服饰颜色。而这一制度后世也基本沿袭了下来。大诗人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担任九江郡司马,这是一个徒有虚名而没有实权的闲职。有一次在江边船上送别亲友,听闻一位琵琶女的悲惨身世,感同身受,流下了眼泪,便写下了千古名作《琵琶行》。其中有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便是以“青衫”一词来形容自己江州司马的衣着,感慨自己沦落天涯的处境。
而在隋唐时期,官员品级制度趋于完善,更是形成了一种品色服制度,就是用服装的颜色来严格区分官员等级。唐高祖时,将官次服色分为四等,亲王及三品以上“色用紫”;四品、五品“色用朱”;六品、七品“服用绿”;八品、九品“服用青”。而在唐朝以后,宋朝、元朝以及明朝也都继续用青绿色来要求六品以下官员的衣服。据史书记载,明代官阶共分九品,一品至四品的官服为绯色,也就是红色;五品至七品为青色,从文物上来看,指的是蓝色;而八品九品官员,就是绿色了。
其次,绿色的服饰也成为了社会尊卑的代表。在隋唐以后,随着品色服制度的建立与成熟,以服饰来标示贵贱也进一步稳定下来。一般说来,越艳丽的色彩越显尊贵。一是印染技术的容易程度决定的,二便是政治上的原因。比如:红色是明朝的国色,而黄色更是在唐、宋、清等几个繁盛朝代中被作为帝王的象征。所以,黄色与红色是最为尊贵的色彩。甚至从唐朝开始,就有了对民间服色的禁令:禁止平民百姓穿彩色衣服。而明朝的禁令更加严苛,禁止的颜色多达十余种,明黄、紫色等鲜艳的颜色都不可以穿在老百姓身上。
所以,在中国古代,青色就成了地位较低的人穿的颜色。杜甫在《佳人》这首诗中就曾写到“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描写了一幅天气寒凉时,一位身穿青色衣衫的女子,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的画面。虽然我们脑补的画面很唯美,但诗中所描写的,是一个家道中落、住在山中茅屋里的贫穷女子。
这种阶层和服饰颜色的划分发展到后来,让青色甚至成为了一些低贱行业的服饰颜色。到了元朝,政府甚至直接规定,娼妓的家长和男性亲属要“裹青巾”,也就是戴青色的头巾。这么一来,“青头巾”就与娼妓的男性亲属有了联系。由于青、绿二色比较接近,人们习惯于说“绿头巾”,于是渐渐演变成了代表妻子不忠的“绿帽子”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