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在今天(27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COP26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之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大会,中方主张此次大会首先应当发出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尊重多边规则强有力的政治信号,各方要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和“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制度安排,在尊重不同国情的基础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中方期待与各方一道在本次大会就如下任务取得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的谈判。《巴黎协定》已达成近六年,但是有一些实施细则仍然迟迟没有完成谈判。刚才有个问题,是第6条实施细则的相关问题,就是指的这方面。国际社会对于本次大会能够完成此项任务充满了期待。在《巴黎协定》进入全面实施之际,大会应当积极推动完成第6条实施细则的核心遗留问题谈判,这是各方全面有效实施《巴黎协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维护国际社会对多边机制信任的重要标志。
二是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高度关切的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等问题上取得有效进展。在此前的会议上,发展中国家对于一直以来关切的资金和适应问题不能得到认真对待和有效回应感到失望,对发达国家是支持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还是仅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减排责任心存疑虑,这已经成为多边进程持续向前的最大障碍。在《巴黎协定》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背景下,这些问题事关政治互信和发展中国家采取气候行动的现实能力。本次缔约方大会应对此作出安排,全面推进减缓、适应和支持方面的雄心。
三是要在本次大会上突出“落实”。积极倡导各方切实落实目标,将目标转化为落实的政策、措施和具体行动,避免把提出目标或提高目标变成空喊口号或差别化指责。比如,发达国家应当抓紧弥补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的缺口,这是事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互信的重大问题。多个发达国家在未落实已有承诺的背景下仍推动进一步提升气候目标,对此,各方应认识到不付诸行动的气候目标无异于空中楼阁,唯有通过共同行动全面落实《巴黎协定》的要求和目标,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和挑战。(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 孔禄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