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偶尔不小心摔倒受伤,导致出血的时候,血液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凝固。而参与过献血的小伙伴,都会发现,我们献血时,采血袋里面的血液却能始终保持不凝固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
流出体外的血液为何会凝固?
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即为血液凝固。这是由凝血因子参与的一系列蛋白质水解的过程。
当血管壁受到损伤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液就会凝固成块,这是因为血浆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首先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又把凝血酶原催化为凝血酶,最后导致纤维蛋白形成,网住血细胞,使血液凝固。
采血袋里的血液为何不会凝固?
1.不断摇摆的电子采血称
细心的献血者朋友们会发现,平时工作人员在为我们采血的过程中,装着献血者血液的采血袋都会被放置在一个类似电子秤的机器上,并随着机器不断地摇摆。实际上,采血时电子采血称不仅起到精确称量血液重量的作用,在献血时不停的摇摆,还会使采集的血液和采血袋里的血液保养液充分混匀,起到防止血血袋里的血液凝固的作用!
2.采血袋里面的血液保养液
在采集血液之前,每一个采血袋内都会根据不同的规格装着一定量的抗凝剂。这种抗凝剂又称为血液保养液,含有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和腺嘌呤等物质,按一定的比例配置,它起着防止血液凝固和红细胞被破坏的作用。由于钙离子是血液凝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子之一,通过利用枸橼酸盐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可溶而不可电离的枸橼酸钙,使游离状态的钙转变成结合状态的钙而失去其生理功能,血液得以保存不凝状态。
目前应用最多血液保养液为CPDA-1:C为枸橼酸盐、P为磷酸盐、D为葡萄糖、A为腺嘌呤。枸橼酸盐、磷酸盐主要起到抗凝,防止细胞溶解;葡萄糖为血液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营养,保护红细胞免受破坏和溶血;腺嘌呤会使红细胞活力显著延长,使红细胞的保存期可达到35天,并使红细胞放氧功能增强。
所以,为了使采血袋里面的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在采血过程中,将采血袋放置在电子采血秤的托盘上,按一定角度、一定频率不停摇摆,从而使抗凝剂在整个采血过程中始终保持和血液迅速均匀混合,以达到不使血液凝固的目的。抗凝剂+电子采血称的完美结合,这就是血袋里的血液不凝固的原因。
欢迎大家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拯救生命!
我是小杨,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知识,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