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119天的分享
全文共1700字左右,读完大约需要5分钟
为什么很多人在学校学习期间学习进步效果很快。
可一旦步入社会,就屡屡碰壁?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除去自身原因,在外部原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反馈。
01
前进的“导航仪”:反馈
是否具备及时、有效的反馈是拉开两人长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及时的反馈可以让你快速地调整的行为,有效的反馈可以让你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果反馈只具备及时性,缺乏有效性,则会帮助你快速走弯路,甚至是下坡路;如果反馈具备有效性,但缺乏及时性,则会延长你收获成果的时间。
我们的求学经历天然具备这两点。想一下你在学校的经历,每天都有各种“反馈”:
上课时,当你回答完问题之后,老师会告诉你正确与否,这是一种反馈;
通过试卷上的通过作业、试卷等检测的批改情况、成绩,你可以了解到你最近的掌握情况,这也是一种反馈;
习题册、试卷等上面的解析会告诉你比较正确的思路是什么,这些都属于反馈。
所以,学生时代是幸运的,这些宝贵的反馈,几乎是直接送到了你眼前。
可是,当你步入社会之后,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在学校,你是主角,老师们围着你转。可是社会是一个巨大的修炼场,你只是里面一个普普通通的玩家,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升级闯关,突破自己。
社会可没有义务给你任何反馈。不论是“成绩”、还是“忠告建议”,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得需要你去摸索。很有可能你摸索了很长时间,发现,原来这是一条“死胡同”。于是你得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等等,重新“开局”。
贵人,就是那个愿意给你提供“反馈”的人。好好珍惜那个愿意给你提供反馈的人吧,因为他本可以不那么做。
我算是一个比较幸运的职场人。在我的职场每一个阶段,我的前辈,同伴都会定期给我“反馈”,让我能快速准确地看到我哪里需要加强,可以怎么加强。
02
“反馈”可以助力你加速成长
关于执行力,有句很经典的话,叫:“在行动的过程中逐渐完美。”
很多人只记住了“行动”这两个字,却没看到这句话背后隐藏的两个字——反馈。
那些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借助各种反馈,逐渐修正自己的成长路径的。
1. “快速试错”
“快速试错”其实是一种借助外在效果的反馈。
几乎所有的新项目在开始上线之前,都会进行小范围的内部测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一种“快速试错”的策略,这种“小范围的测试”有两点好处。
首先,范围小,消耗的人力与其他成本小,所需要的“启动力”就小。启动力越小,你就越容易行动。这对于那些“拖延症患者”来说,可是一大福音。
其次,“小范围测试”可以带来既快又准的反馈。如果项目出现问题,很快就能发现,这时你“回头重做”也不会很痛苦,因为沉没成本很小。(沉没成本:已经投入的不可再收回的成本,比如时间、精力等)
2. “从谏如流 ”
“从谏如流 ”其实是一种借助他人忠言的反馈。
周围人的评价也是一种反馈,只不过这种反馈有时候可能会有让你接受不了。
对于“逆耳”之言的抵触,其实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但是如果你想要获得成长,有时候就必须主动从内而外打破这种“鸡蛋壳的保护罩”。
根据调查显示,那些愿意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他的“试错”周期更短,成长幅度更大。所以,如果你想突破自己,就从开放自己的心态开始吧。
03
反馈与刻意练习
如果让我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刻意练习》,我首先说出的词就是“反馈”。
普通人与高手其实智商差别并不大,为什么后天取得的成绩可以相差那么悬殊?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高手的身边一直有反馈,而普通人几乎没有。
在那些高手的身边,一直有各种各样的反馈。有来自教练的,有来自杰出人物的,有来自自己设置的“纠错体系”的。
那么我们作为普通人,这些反馈都没有,就注定一辈子一事无成了吗?当然不是。
我们也可以通过找到属于我们的导师、制定自己的刻意练习体系等方式,让自己逐渐成为大师。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属于的导师,如何制定出属于自己的“刻意练习体系”呢?在明天的分享中,我会逐一为你解答。
以上是我今天的学习分享。我是润东,我们一起,向上生长。
参考资料:
1.《刻意练习》 作者 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