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制电扇到智能空调
梁 奕
应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记忆中那年的夏天没那么难挨了。我家那张铺在地上睡了三代人的红亮的篾席边多了一台绿得让人发笑的电风扇。它的底座是父亲从大学校办工厂拿回的不知是哪个大家伙的零件,里面放置的大马达,吼声如雷;它的头部是父亲找来的小型排风扇组装上去的,精巧得像个玩具。因为底座太大,叶片太小,一启动,整个风扇摇晃得像拨浪鼓。睡下时明明在脚边的风扇,一觉热醒,发现它已挪步到门边,对着墙角一个劲地摇头晃脑。
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母亲心痛我大热天里艰苦备考,允许我开着电扇复习功课,但我讨厌那些枯燥的数学方程式,常偷出小说或唐诗来读,往往是在电扇送来的微风中正进入“天街小雨润如酥”的佳境时,电扇叶片却“哼哧,哼哧”地慢下来,虽未完全罢工,却没有一丝风过来,借着日光灯抽风似一明一暗的光线,一看时间,晚八点,正是用电高峰,电量不足,电压不稳。一时间,房间里蒸笼一样地热,只好放下书本直呼:“扫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家用电器已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与父母举家迁往市中区的高地——曾家岩。搬家不久,装上了一台窗式空调。一夜能睡个完整觉,这在当时觉得非常享受,虽然那搁置在窗台沿上的风机震得玻璃“嘎嘎”地响。夜晚,一家人丢开所有的避讳,挤在十几平米的一间空调房里,只求能睡个囫囵觉。
那些年,缺电,商业与动力用电不仅让位于居民,城市电网陈旧,晚上负荷高峰时常断电。电力抢修人员二十四小时四处奔忙,成了消防队员。
一天夜里,突然停电,半夜里满街都是被热浪逼出房间的居民,老太太抱着熟睡的孙子,蒲扇拍得“啪啪”地响,男人一律赤裸着上身,在街灯下晃成一片。
“通知电力局没有嘛?”“通知了,搞不赢,马上来!”
“来了,来了,电力抢修车来了!”人群开始涌动。有人喊:“好了,这下好了!”有人念:“阿弥陀佛!”电力工人冒着杆上六、七十度的高温,登杆、拆线、接线、调试、通电......
“有了,有了,一个男子在窗口欣喜地喊一嗓,居民们拿来矿泉水、藿香正气水,再三谢过抢修人员,然后带着哈欠回屋,关门,熄灯,空调的嗡嗡声夹着均匀的鼾声,重新又在居民楼里响起。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城网改造开始大规模展开,作为城区供电宣传工作者,我亲历并见证了解放碑CBD电网改造,亲历并见证了电力工人战酷暑、抢时间,中四路一夜之间电线全部改电缆下地,渝中区干道再看不到一根电杆和电线,古老的渝中天更明亮、风更清朗,烧变压器、断线、停电的事已经鲜有所闻,甚至连记忆都模糊地走远。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的家从两居室换成了三居室,又从三居室换成了一百八十平米的大平层。空调也从窗机换成了分体式,再从分体式换成了柜式,如今用上了最时尚的中央空调。
说起这中央空调那真的有点牛!在重庆四十度的高温中走进室内,总开关一开,要不了十分钟,整个室内便悄然进入秋的凉爽,春的清新,真的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自在。
听说还有更牛的。将来的居家智能中央空调,实行全屋空调的统一控制,系统可对家居冷暖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据室内外环境自动设温,利用手机APP远程遥控家里中央空调---在酷热的回家路上,只需动一动手指,我的家就已魔幻般地进入清凉世界,所有的家电也可随之进入工作状态。一部手机变成了马良的神笔,任我描画出未来家居生活的美好前景;智能空调快捷方便的运用,使我的家成为美丽舒适的避暑地。
都知道今年天气热出了奇吧?一只非洲雄狮在杭州动物园树荫下热得直吐舌头;要面子不打太阳伞的日本男人纷纷把老婆的花伞撑在头顶......有人说:躲热还不简单,wifi、西瓜加空调,屋里一躺就ok啦。要知道经济如此发达的欧洲空调普及率才6%,在意大利安装一个普通的分体式空调要10000多元人民币;德国1度电1.5元;意大利7月份电费飙到4元1度。
来看看我们:电力高峰时1度电仅0.6元,低峰时0.3元。我们国家的发电量占了全世界的1/4,水电、火电、光伏、风能发电我们都无悬念地居世界第一。我们的电能,输送中有特高压电网作为载体,通过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把电能从几千里外送到每个家庭;落地后有格力、海尔、美的世界最价廉物美的“中国造”空调作为支撑。中国电力用20年的奋斗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人用空调用得心里有底,用得特别“任性”!
可以骄傲地说:
——我们的电能发得起,送得出,落得下。
——智能电网技术的全方位运用,近在咫尺;电力物联网保障电力更加高效清洁安全,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