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睇眄怎么读〕睇眄是什么意思

这几天开始读《古文观止》卷三国语选文,今天读到第二篇“召公谏厉王止谤”,对其中“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产生了一些疑惑。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观止》译为“百姓不敢再说话,在路上相遇时只能互递眼色。”

中华书局《古文观止》译为“从此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碰见只用眼神示意。”

岳麓书社《古文观止》译为“从此,国内的人民谁也不敢说话了,在路上相遇,只用眼神示意。”

中华书局《国语集解》韦昭注:不敢发言,以目相眄而已。

按:眄,miǎn,说文曰,目偏合也。具体如何“偏合”呢?目一闭一开审谛(“仔细端详”)而视也。

原文“国人莫敢言”,基本不存在歧义,我们逐字逐句分析一下:

国人:本指居住在国都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

莫:副词,不;

言:动词,说话;

译为----老百姓不敢说话。

问题出在“道路以目”这句上。试着分析一下:

首先,“道路”是今文的“道路”吗?按道理,文言文中很少有这种情况的。

比如,《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其中,“道”通“导”,“导”的繁体字是“導”,意思是“引导、指引”;

译为: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整顿他们,百姓免于犯罪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那么,“道路以目”会不会就是“用眼睛指引道路”的意思呢?其中,

“道”即“导”;

“路”即“道路”;

“以”即介词“用”;

“目”即“眼睛”。

但为什么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这种说法呢?

再查“道路”。先秦有没有“道路”的用法和今天一样呢?经检索,发现是有的。《孟子·梁惠王上》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一句,孟子是战国人,显然,先秦是有这种用法的,这种用法叫做“同义连文”,其作用是凑足音节,或表示强调。

如果“道路”是一个词,那“目”字就不能解释为“眼睛”,因为这个句子没有动词谓语,译为“(于)道路用眼睛”,显然不对。如果是省略了动词,则译为“(于)道路用眼睛(看对方)”,省略得太多了,仍然不妥。

再查“目”,发现“目”能作动词,意思是“递眼色”、“使眼色”等。

比如,《史记高祖本纪》中有“酒阑,吕公因目留高祖。”

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数目项王”等。

如果“目”作动词,那“以”字呢?显然,“以”不能作介词,只能是连词或副词。此处,“以”的前面是地点状语,显然不是连词,故,“以”当为副词“只”;

如此一来,则“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补充省略之后,就是“国人莫敢言,(遇于)道路以目(耳)”可译为----

百姓不敢说话,(在)道路(遇见)只(是)递眼色(而已)。

有些句子,因为意思和文字本身很接近,所以,经常会想当然地理解,而没有深入了解每个字在句子中的作用。意译大法确实能让我们快速阅读,但有点像浮沙上的大厦,水一冲,就会坍塌。要检查自己是否真读懂了文言文,就是问一问自己每个字的意思,如此一试即知。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实是同一个类型,都是平常字,意思似乎都很明显,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未必如此,其实如彼。

口诵其辞而心迷厥旨,其是之谓乎?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睇眄怎么读,睇眄是什么意思,睇是什么意思,睇眄怎么读什么意思,睇眄怎么读拼音是什么”边界阅读